二戰(zhàn) 日本海軍 J7W1 Shinden 震電 戰(zhàn)斗機

J7W由日本帝國海軍針對B29開發(fā),作為一種短程陸基攔截機,1945 年 8 月 3 日,原型機在鶴野的操控下從蘑菇田機場首次試飛。日本海軍準備大量生產(chǎn),在第一架原型機升空之前,海軍就已下令 J7W1 投入生產(chǎn),九州的雜松熊工廠每月生產(chǎn)30 架,中島的半田工廠每月生產(chǎn) 120 架。據(jù)估計,1946 年 4 月至 1947 年 3 月期間可生產(chǎn)約 1086 架。
其4門30mm炮和750knm的時速看上去確實比較合適攔截B29,然而現(xiàn)實是鴨翼布局在計算機沒有普及的當時,其靜不穩(wěn)定性很難靠人力解決









?
以下為架空
在海軍有原型機試飛過設計指標在700km以上的戰(zhàn)斗機實在是屈指可數(shù),就只能拉來湊數(shù)了
1.?加掛副油箱增加航程
2.?折疊機翼,由于前3點外加大直徑螺旋槳,機翼單折疊超高,雙垂尾有限制了向內的角度,固采用雙折疊
3.?大淀的彈射器完全可以彈射,固起降性能也勉強湊合
?
?
乘員:?1
·長度:?9.66 m(31 英尺 8 英寸)
·翼展:?11.114 m(36 英尺 6 英寸)
·高度:?3.92 m(12 英尺 10 英寸)
·機翼面積:?20.5 m?2?(221 平方英尺)
·空重:?3,645 千克(8,036 磅)
·毛重:?4,928 千克(10,864 磅)
·最大起飛重量:?5,228 千克(11,526 磅)
·動力裝置:?1 ×三菱 Ha-43?Model 12(統(tǒng)一)(MK9D?- IJNAS)18 缸風冷徑向活塞發(fā)動機,起飛功率 1,590 kW(2,130 hp)[16]
0 米(0 英尺)處 1,730 馬力(1,290 千瓦)
2,000 m(6,600 英尺)處 1,850 hp(1,380 kW)
8,400 m(27,600 英尺)處 1,660 馬力(1,240 kW)
·螺旋槳:?6葉金屬恒速推進式螺旋槳
表現(xiàn)
·最大速度:?8,700 m(28,500 英尺)處 750 km/h(470 mph,400 kn)
·巡航速度:?4,000 m(13,000 英尺)處 422 km/h(262 mph,228 kn)
·航程:?852 公里(529 英里,460 海里)
·服務上限:?12,000 米(39,000 英尺)
·到達高度所需時間:?10 分 40 秒內到達 8,000 m(26,000 英尺)
·機翼載荷:?240.4 kg/m?2?(49.2 lb/sq ft)
·功率/質量:?3.1 千克/千瓦(5.1 磅/馬力)
武器
·火炮:?4 × 30 毫米(1.181 英寸)5 型加農(nóng)炮,彈力 60 枚
·炸彈:?4×30公斤(66磅)或4×60公斤(130磅)炸彈
模型展示的是加掛副油箱,外加7挺7.7mm訓練(瞄準機槍,30mm炮彈太少)






















關于模型
1.?座艙后面修正改為不透明(考證原型機)
2.?垂尾上下高度調整,并修正UV貼圖,并增加防螺旋槳刮地輪子(考證原型機)
3.?座艙透明化,并座艙打開狀態(tài)修正UV
4.?添加座艙(中模)添加飛行員(低模)
5.?添加起落架倉
6.?螺旋槳換成6葉(考證原型機)
7.?加掛副油箱
8.?添加起落架收起和螺旋槳旋轉的飛行狀態(tài)(修改u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