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陽游第250篇 白沙羊肉湯 白沙火燒饃
今天說的白沙是河南洛陽伊川白沙鎮(zhèn)。白沙鎮(zhèn)位于伊川縣東南部,距伊川縣城12公里,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zhèn)。白沙鎮(zhèn)西十公里左右就是聞名世界的土門遺址,這里是伊川缸的發(fā)現(xiàn)地。白沙的來歷與大禹有關(guān)。據(jù)傳說,大禹時期,發(fā)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洪水,洛陽盆地,伊川盆地都是一片汪洋。大禹治水時,鑿開龍門口,五洋江水退去,龍門以南形成千里沃野,白洚河灘成了一片白色沙地,,后百姓在此聚居,形成村落。大家據(jù)此取名白沙。1927年,馮玉祥主政河南時,白沙是自由縣政府所在地。
白沙鎮(zhèn)正街是興隆街,東西長約三華里。這里地處白洚河谷地,土地肥沃。白沙鎮(zhèn)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洛陽、汝州、汝陽、嵩縣、登封、南陽的交通樞紐,在白沙街形成天然集鎮(zhèn),客商云集。白沙街兩邊商業(yè)門面房林立,至少有500余戶。商戶們經(jīng)營的品種五花八門,幾乎涵蓋我們?nèi)粘I畹乃行袠I(yè),有時尚成衣、飯店、床上用品、化妝品、照相、醫(yī)藥、五金、交電、布匹、百貨、水果、糕點、種子、化肥、糧油、牛羊豬肉、理發(fā)、運輸,煤炭等行業(yè)。每到集市,白沙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白沙羊肉湯因湯鮮味美,食用方便快捷,成為過往客商的首選之食。羊肉湯甘溫,能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強壯身體。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以及鈣、鉀、鐵、磷等。羊肉湯中鐵、磷等物質(zhì)含量非常高,適于各類貧血者服用。婦女、老人氣血不足、身體瘦弱、病后體虛等,多吃羊肉湯,可以滋養(yǎng)氣血、補元陽、益氣、療虛安神、健脾胃、健體魄。
白沙羊肉湯從選材到熬湯都有嚴(yán)格的程序。第一步,食材的選用。山羊的最佳年齡是一到兩年的雄山羊,體重在四十斤左右。這個階段的羊肉質(zhì)好,體內(nèi)脂肪少,肌肉纖維多。第二步,殺羊時要充分的把血放干凈。第三步,熬湯時要用羊腿骨和脊椎骨,千萬不能用頭骨,用頭骨會有變味。第四部,用大火和小火煮幾個小時,羊肉湯呈白色時,羊骨里的骨髓才煮出來。第五步,把蔥花斜切成馬蹄形狀,湯才能更充分的融入蔥花中。盛湯時,在碗中放入少許鹽,香料,香菜,蔥花,再放入適量的熟羊肉和羊血、羊雜,這樣,一碗熱氣騰騰,香味撲面的白沙羊肉湯就可以食用了。

有白沙羊肉湯,就不能不提白沙火燒饃。白沙羊肉湯和白沙火燒饃是絕配。白沙火燒饃經(jīng)特殊工藝加工而成,外焦里嫩,可存放半月不變質(zhì)。更絕的是,存放時間長后,會變硬,但遇開水或湯類既軟。古時交通靠腳,行動不便利。白沙火燒饃成為行腳商人必備之物。
索易帶你刨根問鼎,聊聊洛陽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數(shù)千年歷史的河洛大地,不經(jīng)意間,一個石器,一點獸骨,一團(tuán)青銅,一塊秦磚,一片漢瓦,一棵古樹,一座石橋,或者一條老街,都是一段歷史,一個優(yōu)美的故事。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視頻留住每一個瞬間。深度洛陽游之系列照片、視頻和文字,均為本人原創(chuàng)。歡迎瀏覽、提供線索并提出建議。深度洛陽游第250篇 白沙羊肉湯,白沙火燒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