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手開合 2秒搞定 開箱評測網紅汽車遮陽簾

2011年的夏天,那時我剛買小奧拓半年。我發(fā)現,中午是絕對不能開車的,因為車里的溫度極高,方向盤、儀表臺、座椅等等被觸摸到的地方都會非常燙。于是我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遮陽擋,一用就是8年。

2018年9月換車后,我為車車添加各種新奇實用的小玩意,新的遮陽擋自然少不了。傳統(tǒng)遮陽擋管用,但就是不方便,你要花較長的時間展開和收納,而且還沒有順手的地方放,只能扔在后排座椅上。如果有人要坐后排,他一定又會把遮陽擋往后備箱置物板上扔,你要用的時候發(fā)現“沒有了”!只能跑下車去后排拿,再跑回前排來裝,幾分鐘下來一身汗。

這款遮陽簾就不一樣了。


可以通過兩個吸盤固定在擋風玻璃上,再也不用擔心收納問題了。

使用非常簡單方便,2秒看懂,2秒搞定。

所謂“自動”就是線盒里的發(fā)條會自動把簾子拉回去,但你還是要手動松開左側的掛鉤,并送它一程,否則會“peng”!具體可以看我拍的完整視頻,內有與傳統(tǒng)遮陽擋的體驗對比:

細節(jié)

吸盤的質量不錯,橡膠柔軟光滑,盤面較大,與玻璃輕輕一碰就能吸住,用力按下后非常牢固。高溫和紫外線會加速橡膠老化,橡膠的材質很關鍵,從我用過的N多吸盤支架和各種吸盤掛鉤來看,這個吸盤的質量應該屬于中上水平。

左側的吸盤用來固定簾子,開車時并不會遮擋視線,但如果你覺得難受,可以隨時把它摘下來。

百褶簾一面是隔熱棉,另一面是反光鋁膜。裁剪的時候發(fā)現,中間還有一層塑料薄膜,可能是兩層之間的黏貼層。

支臂是非常輕的鋁合金材質,表面拉絲裝飾,兩端有塑料保護套,防止劃傷手或車。靠近兩個支臂的第一個褶里還有一個塑料骨架,可以摸的出來,進一步延展了支撐性。

自動收回的關鍵就是藏在線盒里的發(fā)條,發(fā)條會有一點點緊,這是正?,F象,因為要確保顛簸時也能牢牢拉住簾子。線盒很牢固,而且沒有一顆裸露的螺絲。

使用時,拉住這個皮革拉手,可以輕松完成展開→固定、松扣→收回的全過程。這里有唯一兩個可見的螺絲,把拉手固定得很結實。

簾子本身是完全不透光的,只有穿尼龍拉繩的兩排小洞和四周邊緣透進來的一些光。如果想要更好的遮光效果,可以自己裁剪一下,讓出后視鏡支架和記錄儀的位置。也可以翻下兩個原車遮陽板壓一下。
視線
視線遮擋是免不了的,但不必過分擔憂。首先,支架是裝在前擋右側,右側盲區(qū)本身比左側小很多。其次,支架只是一部分會阻礙視線,另一部分則與A柱重合。
剪裁

如果你的前風擋跟我的蔚領一樣比較小,可以進行適當的剪裁,但剪這種百褶簾需要技巧,我的心得是:先測量好要剪的長度,然后將簾子放在腿上,鋁箔面沖著自己,從上往下開始剪(最好用尖頭的剪子);每次最多剪兩個褶,貪多的后果就是有很多毛邊而且剪不齊;剪子緊貼上面剪掉的截面剪。這樣可以保證一次成型,而且非常齊平美觀。
后窗

后車窗支架只有一個線盒,簾子的高度隨之降低,畢竟后車窗一般都小嘛,只要安裝到位(盡可能靠邊頂住窗框),也很牢固。

后窗拉上的效果也不錯,但由于當時沒有裁剪,所以還是有較大空當。
總結
這款遮陽簾并不是高科技產品,但卻非常方便實用。你看到的這款,是廠家在第一代的基礎上做了很多升級優(yōu)化后的新款。但我還是給商家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比如:通過調整拉手的位置,可以獲得更平衡的拉力,商家欣然接受。我順水推舟從商家那爭取到一個小福利:任何人無論買幾個遮陽簾,只要給客服留言且訂單備注暗號:佛系老司機,就可以免費送你一套(4個)側窗遮陽擋,總數不限量,也不限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