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9第16集
第16集我真的是9號夜里完成重刷的,觀劇日記本打算15、16集合起來寫,都是武林大會的故事,但是卻一直無從落筆,想說的太多,能說的太少,能說清楚的更是鳳毛麟角,所以只好先揀能說的好說的發(fā)了一篇。今天這一篇耗了三天,重刷四五遍,一直找不到切入點。白天偶然聊到氣場這個話題,要不然,就從這里說開去吧。
我對佛教文化并不熟悉,只是看到有人將氣勢、氣場這些概念用于解釋古代文學理論,所以就隨便用了一下,不成體系,也禁不起推敲,湊和看吧。
近些年經??吹接蟹N“好氣場”、“壞氣場”的說法,我以為,“氣場”這個東西可能并沒有什么好與壞,它只是一種客觀存在,可以被觀察,難以進行量化分析。好氣場指什么?當然是對氣場中的人有利的氛圍,但這也無法絕對判斷,一種氛圍對一些人可能是好的,對另一些人則可能是壞的,所以,當我們劃分氣場好壞時,要以什么立場和角度去判斷呢?
比如說,在15集中,我們看到以黃鶴為首來砸場子的眾人,與高崇等人是過了很多招的,有非常清晰的回合感,往往是黃鶴發(fā)難,高崇化解,并因勢利導,激發(fā)眾人的同仇敵愾,將局面轉化為對自己有利。比如歃血盟誓那段,如果黃鶴不再轉移話題繼續(xù)發(fā)難,那這個氣場是好的還是壞的?對于高崇來說,無異于討伐鬼谷的誓師大會,自然是好的氣場,但對于黃鶴而言,則不能算是好的吧。所以我覺得,氣場就是個客觀存在的現象,它對其中的人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固定的,會相互轉化,最著名的論述是“福禍相倚”論。
氣場之說只是個引子,既然是個“場”而不是一股風,就說明這其中包含著多種力量,相互依托也相互制衡,達到一個較為平衡的穩(wěn)態(tài)。氣場里會有風向,但形成的原因一定是多股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絕對不會是單一動力造成的。
比如高崇之死,這個悲劇是由當時場中的風向所致,但這股風究竟應該算在誰的頭上呢?恐怕就沒那么好厘清了。是黃鶴嗎?表面看,他是出頭挑事的人,是慫恿眾人發(fā)起攻擊的頭部人物,但若說他陰謀害死高崇,那就太高看他了。黃鶴不過是一個因勢而動,因時而出的投機者,蹭了大大的一波流量,讓自己大大地出了回風頭,儼然成了眾人的主心骨。但是,謠不是他編的,真相他也并不掌握,雖然以他的江湖閱歷和智商,應該能察覺出事情不太正常,但確實沒有證據顯示他知道真相,最多就是個揣著明白裝糊涂的攪S棍,趁火打劫的小人。那是趙敬嗎?誠然整個陰謀是趙敬策劃的,絕大部分也是他安排實施的,但做為急先鋒的黃鶴真的沒有和趙敬暗通款曲,他們是各自為戰(zhàn),最終共同導致了高崇的死亡。還有那個純粹蹭流量搏眼球的封曉峰,五湖盟內脫粉回踩的大粉穆思遠,以專家面目出現進行不利背書的龍孝,作為親信內部人出首舉發(fā)的鄧寬等等,都是形成一股風的合力,他們真是各有各的情況,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作用好復雜啊。所以,但凡那種宇宙的盡頭皆XX的說法,肯定是不對的,誰持這種想法,只能說明他在盲人摸象。
英雄大會以鬧劇開場,以悲劇收場,有誰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嗎?可以說,一個都沒有。大部分人覬覦的琉璃甲,毀了。想撈點不義之財的丟了命,想借勢上位異軍突起撈個地位的,壞事做了好處沒得到,根本忽悠不住這些烏合之眾。趙敬真的“功行圓滿”了嗎?也沒有。你以為他跟蝎人感慨高崇的弟子忠心不貳,只是為了引出蝎兒殺害宋懷仁的劇情嗎?不止,那是他發(fā)自內心的遺憾,若岳陽派弟子都能聽他的號令,后來又何必在大庭廣眾用毒蝎做事呢?徹底把上不得臺面的毒蝎隱于暗處不是更安全?他是沒辦法,不用毒蝎,他根本指揮不動高崇留下的人。試想,周子舒準備了至少三年半的時間,應該是更多,放手讓段鵬舉接手一切,到最后也還是有人愿意做他的死士,更何況高崇含冤突然暴斃,留下的爛攤子趙敬怎么可能一把接得過去?
曲終人散,誰是追尋真相的人,誰是奔著利益來的,此時看得格外分明。局中各色人等所求皆不相同,趙敬也要琉璃甲,但他要的不是形式上的破玻璃,而是這背后所代表的東西,他要的是人心所賦予的武林至尊的權利。只專注于琉璃甲本身的人,或許會因為看不懂趙敬所求,而忽略了他在局中所起的作用,他要的東西不在表面,所以有一定的欺騙性,可能這也是審慎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暫時逃避真相的原因吧。
阿絮和葉白衣都是追尋真相之人,他們所關注的點從來不在具體的物,比如琉璃甲上,而是看哪些人的出現不尋常,哪些人的參與程度異常地高,那么這些人,就一定是破局的關鍵線索。
說起白木耳葉白衣,有個細節(jié)前面忘了說了,就是在溫周從毒蝎分舵救出成嶺后,老溫講的容炫的故事里,再刷時我發(fā)現,容炫去人家圖書館偷書受傷,救他出來的人雖然蒙著面,但一眼就能看出是葉白衣,只是當時這個人物還沒有正式登場,所以未被注意到。這說明,導演從那時就在向觀眾暗示,這個老頭不是一個極端的衛(wèi)道士,他是嘴硬心軟的,嘴上說得響亮,我要剿滅鬼谷!真到做時,于人情世故倒也不會過于刻板,跟秦懷章師徒是一掛的,用碎碎的話說,怪不得這倆能聊到一塊去呢。這個劇,我最喜歡的一點就是,它不會給人物強行上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原則,每個人也各自有自己的變通方式,展現了很真實很復雜的人性各側面。
關于上價值這件事,年輕的時候可愛干了,沒事兒給自己上一大堆價值,要對得起這個,要對那個負責,要預防這個受到不好的影響,要盡量引導那個向善等等等等,搞得自己累得一批,毛事兒不頂,就像葉白衣說的,你替老天爺操什么心,老天爺給你好臉色了嗎?我們都是凡人,替老天爺行不了道,也做不了主,每個人能把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整明白了,理順了,就已經是個天才。替天行道,哪來的自信?行壞事、長壞心害了人,是錯,是罪;秉著一顆沖動的好心,打你認為是壞的人和事,害了好人,就不是錯不是罪了嗎?別把自己都當大聰明,全是小蟬蟬。穆思遠是壞人嗎?他兒子讓人殺了,他想報仇沒錯吧?他認為高崇是兇手要殺高崇,也可以理解吧?高崇死了,他就沒有錯嗎?好心殺人一樣是殺人,而且可恨之外還多了一重可悲。所以隨便上價值這事,不見得是什么好事,都省省吧。
說到上價值,實是一把雙刃劍,的確可以導人向善,為起惡來,也恐怖得一批。劇里趙敬有句話:奴役人心的不僅僅是貪婪,還有恐懼??謶?,可以由毒蝎這樣的手段達成,也可以用看似無比正確的手段達成,甚至更讓人難以擺脫,也是一種PUA。
山人們常說,小破嶺費老頭,的確,這劇里死掉的角色可真不少,做為起點大男主的成嶺,有人戲稱他每年都有掃不完的墓,謂之掃墓之旅。我們開個腦洞,試想一下,如果要PUA成嶺,可以怎么做?要知道,成嶺有著很像周子舒的一面,這傻小子不該告狀的時候一個字都不會說,該告的狀可從來沒一句廢話,PUA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用掃墓來“綁架”他?讓他不管出現什么情況,都必須自覺自愿地按時按點進行掃墓之旅,風雨無阻,不然就吃不好睡不香,好象犯了十惡不赦的大罪,怎么樣?如果真的能做到,那絕對不是靠貪婪驅使的,也并非純出自覺自愿,盡管他自己可能認為是。這也是一種恐懼,恐懼自己達不到內心給自己加上的那些價值,被這些形式上的東西所禁錮,到那時,你的心靈便也已經被人所奴役。
行,廢話說得夠多了,都不知道能不能被人看到,就這樣吧,我要去醫(yī)院了,如有錯別字或者其他錯漏,我也管不了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年3月13日,三國史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