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誕每天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讓我終于明白了《脫口秀專場》輸在哪
要說觀眾最喜歡看的綜藝節(jié)目,那永遠都有搞笑綜藝的一席之地。
什么小品、相聲、脫口秀等等,喜劇的形式太多了,而且發(fā)展也是相當不錯。
當然,要說這兩年最受觀眾喜歡的,那還是德云社的相聲和笑果文化的脫口秀,這兩個團隊在各自的領(lǐng)域都已經(jīng)做到了一家獨大的水平。

相信大家還記得,德云社在爆火之后搞了一個團綜,而且收視成績相當不錯。
看著郭德綱搞團綜火了,其他喜劇天團也有點坐不住了。
本山傳媒緊跟著也推出了一檔團綜,只是熱度和收視都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罷了。
同行之間都是要互相競爭和比較的,既然這兩家都出團綜了,那李誕也自然不甘落后,于是他也出了一檔團綜,那就是《怎么辦脫口秀專場》。

當我一開始看到這檔團綜的時候,心里是比較興奮的。
畢竟這兩年的脫口秀發(fā)展是真心不錯,一個《吐槽大會》,一個《脫口秀大會》,李誕真的都做到了極致。
說實話,一開始沒看脫口秀的時候,我覺得一個人站在那里嘚吧嘚能有什么意思呢?
直到看了一期《脫口秀大會》之后,我真的被這些人的搞笑天賦深深吸引了,從那以后只要有脫口秀就必追。

《怎么辦脫口秀專場》這檔團綜和德云社團綜是非常相似的,每期節(jié)目一共分為上下半期。
在上半期的時候是團建時間,這些脫口秀演員聚在一起玩玩鬧鬧,開開玩笑,下半期的時候講脫口秀。
這個模式其實挺好的,而且在《德云斗笑社》中也已經(jīng)得到了驗證,觀眾是絕對會喜歡的。

除了模仿德云社團綜的模式之外,李誕在自己的團綜里還有不一樣的玩法,那就是每期都會請飛行嘉賓。
這檔節(jié)目的飛行嘉賓一共有兩種,一種是明星嘉賓,另一種是專業(yè)嘉賓。
當然,每一場都是有主題的,請來的嘉賓也都是和這個主題有聯(lián)系的。
說得直白一點,那就是嘉賓和主題肯定是對口的。
比如這期的“社交專場”,請到的明星嘉賓是汪蘇瀧和熱狗,專業(yè)嘉賓請到的是姜振宇和脫不花。

在幾期節(jié)目看下來之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這檔綜藝有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你要說節(jié)目不搞笑吧,好像還有那么一點意思,你要說非常搞笑吧,那真的也談不上。
那么問題來了,到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李誕每天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讓我終于明白了《脫口秀專場》輸在哪。

李誕經(jīng)常會說一句話,那就是“每個人都能當五分鐘的脫口秀演員”。
只要是喜歡看脫口秀的觀眾肯定都聽過這句話吧!或者說都快要聽膩了吧!
其實正是因為李誕經(jīng)常說的這句話,讓我徹底明白了這檔團綜為什么火不起來。


每個人都能說五分鐘的脫口秀,李誕這句話說得沒錯,或許也正是因為有這個理論,他才敢做這檔團綜吧!
不過,這五分鐘的脫口秀真的每個人都能說好嗎?
縱觀已經(jīng)播出的這幾期節(jié)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那就是脫口秀演員一上場,所有的包袱都能抖響,笑點也是瞬間翻倍。
比如這期的徐志勝,他上場之后真的是火力全開,現(xiàn)場效果一點都不輸他在《脫口秀大會》的風采。

除了徐志勝之外,鳥鳥、龐博、楊蒙恩、楊笠,他們的表演也都是很有笑點的。
然而,只要是到了飛行嘉賓一上場,那就徹底完蛋了,說得直白一點,是真不搞笑?。?/p>
七期節(jié)目下來,明星嘉賓里也就是宋小寶的表現(xiàn)不錯,畢竟是喜劇演員,節(jié)奏掌握得非常好,剩下的就都很一般了。
至于專業(yè)嘉賓,那就更尷尬了,知道的這是在講脫口秀,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在科普呢!

每個人都能說五分鐘脫口秀,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說好五分鐘脫口秀。
或許有些人要說了,這些飛行嘉賓的稿子都是脫口秀演員寫的,難道不是他們寫的不搞笑嗎?
實話實說,這個鍋還真不該編劇來背,因為誰來說比誰來寫是更重要的。
簡單來說,徐志勝的脫口秀每次都能讓人笑噴,但要是把徐志勝的稿子給飛行嘉賓,那將會呈現(xiàn)出全程無笑點的尷尬。

每一場都請飛行嘉賓,李誕這個想法不錯,畢竟明星是能帶來流量的,但是他們的不專業(yè)也讓節(jié)目變得非常尷尬。
看了這檔節(jié)目之后我覺得李誕的話應該加一個“但是”,每個人都能說五分鐘脫口秀,但是一場表演中最多只能放一個不專業(yè)的人,要不然整體的笑點會大打折扣。

如果要是不請飛行嘉賓,脫口秀演員能根據(jù)主題自己給自己寫稿,那效果肯定能翻倍,這檔綜藝也有可能會火,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