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耶倫訪華,旨在為中美經濟競爭豎起“護欄”

美國財長耶倫結束了備受關注的訪華之旅,與中方高級官員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會談。這
為中美兩國提供了一條途徑,以遏制兩國日益加劇的競爭對各自經濟造成的損害。
美媒彭博社評論稱,雖然在軍事方面,中美沒有恢復雙邊溝通。但耶倫的高調訪問表明,經濟競爭中有了護欄。
在周五和周六的10個小時的會議中,耶倫表示,她試圖說服中國新成立的經濟團隊,美國并不打算尋求對中國的“經濟優(yōu)勢”。雖然拜登政府加強了對關鍵出口的管制,并正在考慮限制美國企業(yè)的對外投資,但耶倫強調說,華盛頓采取的措施是“有針對性的”,只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
美國已將1000多家中國企業(yè)列入制裁名單或實施出口管制,并正考慮對美國在華投資實施新的限制。
耶倫周日在北京表示:“沒有人能在一夜之間解決我們的挑戰(zhàn)?!薄暗翌A計這次訪問,將有助于與中國新經濟團隊建立一個有彈性和富有成效的溝通渠道?!?/p>
彭博社認為,出口管制問題,可能是對耶倫尋求建立的護欄力度的初步考驗。預計拜登政府將在未來幾周內公布一項行政命令,該命令將對美國在半導體、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領域的投資進行審查,并最終限制這些投資。
根據中國財政部周一的一份聲明,在耶倫訪問期間,中方要求美國采取具體行動,解決對經濟制裁和遏制的擔憂。聲明稱,中方還重申了對關稅、出口管制和禁止新疆生產的產品等問題的關切。聲明還稱,“分歧不應導致疏遠,而應成為促進更密切交流和溝通的動力。”
美國的投資新限制,可能會切斷在半導體、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領域的對華投資。
耶倫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我相信他們會密切關注我們的行動。”“我們希望打開渠道,這樣他們就可以表達對我們行為的擔憂?!?/p>
這家美媒認為,耶倫的言論是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聲明,即華盛頓在實施或設計針對中國的措施時,可能會考慮北京的觀點或反饋。
她在北京發(fā)表的這番言論還暗示了一個新的術語即多元化,用來描述美國在中國以外地區(qū)促進貿易和投資的努力。
耶倫表示:“我們尋求多元化,而不是脫鉤?!彼f:“我聽到我的中國同行表達了對脫鉤的懷疑,并表達了一些擔憂,認為去風險等同于脫鉤。我覺得解決這個問題對我來說非常重要?!?/p>
她強調,“去風險涉及到對明確表達的、針對性較窄的國家安全問題的關注,以及對供應鏈多樣化的更廣泛關注”,這些關注只適用于“少數幾個重要行業(yè)”。
新華社星期五發(fā)表的一篇評論說,“短視行為和冷戰(zhàn)思維,很容易破壞兩國為重新點燃雙邊關系所取得的任何進展?!彼€表示,推動去風險“不會愚弄中方,讓他們相信美國已經放棄了遏制中國的努力”。
可以說,真正的和解,需要美國廢除特朗普政府期間征收的大量貿易關稅。
耶倫周六表示,在北京的會談中提到了關稅。美國目前正在對這些措施進行審查,“結果還沒有出來”
彭博社認為,任何廣泛的關稅削減,都將涉及到拜登的政治風險,他將在2024年11月尋求連任。共和黨候選人已經表明了強烈的反華立場。
美國前財政部高級官員馬克?索貝爾(Mark Sobel)表示“認為經濟可以與國家安全問題分離是不現(xiàn)實的”。他表示,“耶倫的北京之行,不太可能改變兩國經濟關系的潛在動態(tài)”。
《紐約時報》援引專家的觀點稱,“除非拜登政府改變對華政策,否則耶倫的訪問不會帶來兩國關系的實質性改善。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跡象表明,拜登會重新考慮他的對華經濟政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