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把自己的不良的情緒給釋放出來
為什么當自己愿意騰出時間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孩子經常會很任性并亂發(fā)脾氣?為什么很多時候明明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當媽媽在身邊的時候,孩子非要媽媽去做?

而且更讓媽媽們疑惑不解的是,當媽媽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比如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或者當爸爸負責帶孩子的時候,就不會發(fā)生同樣的情況。也就是說,只要媽媽不在,孩子就能像天使一樣的「乖」,孩子就能一整天都會表現(xiàn)得很開心。
難道孩子不愛媽媽嗎?難道孩子喜歡有意識地針對媽媽,故意地耗盡媽媽的耐心嗎?為什么只要媽媽在,孩子就會表現(xiàn)得不一樣呢?
?

這是因為,孩子需要
把自己的不良的情緒給釋放出來
很多成年人都會在經過忙碌的一天之后,積攢了悲傷、沮喪、憤怒、羞愧、恐懼等負面的情緒。
同樣的,孩子們也會有負面的情緒,尤其是當孩子們懂得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的時候,當他們在開心地探索的同時,也會因為與父母的短暫分離而產生恐懼、不安全的心理狀態(tài)。
而孩子們由于他們的情緒表達能力并不強,心理防衛(wèi)機制也遠遠沒有成年人那么成熟,所以他們會頻繁地使用第一個學會的防衛(wèi)機制——「抑制(repression)」。
也就是說,孩子們會通過把負面的情緒暫時地壓到內心深處,以此來調節(jié)自己的內心情緒。
而如果這時候,父母不懂得或者不知道怎么及時地、頻繁地幫助自己的孩子把情緒釋放出來,這些負面的情緒就會一直在孩子的心里逐漸地積攢起來,直到忍不住的時候像氣球一樣炸開,一次性地全部泄露出來。
所以,孩子們之所以有時候會情緒暴躁,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在試圖傾空自己的負面情緒,其實就是他們?yōu)榱俗屪约旱膬刃谋3纸】刀鴪?zhí)行的「一鍵清理」呢!

這樣說我可以理解~可是,
為什么「針對」的總是媽媽呀?
原因很簡單,媽媽才是那個能夠讓孩子真實地、自然地展現(xiàn)自己的安全港?。‘吘?,當孩子在媽媽的子宮里「住了」9 個多月的時候,聽見的第一個聲音就是媽媽的聲音。出生后得到的懷抱、需求上的滿足和心靈上的滋潤,也是媽媽提供得最多。
這么長時間的、這么持續(xù)的母子親密關系,正是孩子內心的安全感的來源。孩子不僅知道,他們可以跟媽媽傾訴他們今天過得有多辛苦,他們也知道,媽媽永遠都可以為他們提供理解、支持和無條件的愛。正是因為孩子深深地愛著媽媽,所以只有在媽媽的陪伴下,孩子才能夠把自己最好的和最壞的都保留給媽媽;只有在媽媽的陪伴下,孩子才能顯露出自己真實的那一面。
?
?

?
?

那我該怎么幫助孩子釋放情緒呢?
?
一旦我們理解了孩子的這種行為的背后原因,很多媽媽們就能立刻發(fā)現(xiàn),在孩子這么迫切地需要自己的時候把孩子推開是多么錯誤的行為!雖然我能理解,媽媽們在經過筋疲力盡的一天后還要「應付」孩子的依戀和哭鬧是多么的困難。
但是,推開孩子不僅不會讓孩子停止哭鬧,反而會讓哭鬧變本加厲。畢竟,這樣做,孩子的情緒不僅不能得到釋放,還會因此感到不安:為什么媽媽推我?難道媽媽不要我了嗎?難道媽媽不愛我了嗎?求求你不要這樣!
這時候,孩子再也顧不上自己的負面情緒了,孩子唯一希望的就是與媽媽重建關系。這也就是為什么孩子會不停地大聲哭著、不停地大聲喊著「媽媽,抱抱!」……
因此,緩解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并不是推開孩子,而是把自己所有其他的事情擱在一邊,反客為主地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給孩子一個大大的吻,并給予孩子幾分鐘的高質量的、全身心的陪伴。
這意味著,當媽媽回到家把手機接上充電線后,就應該用自己的身體去抱孩子,用自己眼睛去注視孩子的眼睛,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只有當身體、思想和心靈都與孩子在一起,那才叫做高質量陪伴。
在媽媽的陪伴下,孩子也許會因此開心地哈哈大笑,也許會突然失控地大哭。媽媽要知道,無論孩子如何反應都沒有關系,只要孩子能夠把自己的積攢起來的種種負面情緒給傾瀉出來,孩子就有空間來積攢更多的愛了。
所以,當孩子正在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的時候,千萬不要推開孩子。請緊緊地抱住孩子并接納他的情緒吧!

注明:文章以科普為目的,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