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律師禹英雨》自閉癥浪漫化?三部鯨魚紀錄片,拒絕鯨豚表演!
上篇劇評:樸恩斌飾自閉癥天才,像深海鯨魚一樣寧靜清涼的《奇怪的律師禹英雨》
本周《禹英雨》刷新自身最高,5.7%的收視達到首播時的6倍,收獲了一眾好評,豆瓣9.3分高口碑的同時,我也注意到一些不同的聲音。
部分觀眾看過前2集,認為這部劇有把自閉癥浪漫化,甚至“美化”的傾向,并提醒旁人現(xiàn)實中的多數(shù)自閉癥人士并不像禹英雨一樣高功能,更多是無法自理甚至更嚴重的情況。

第3集的案例就光速打臉!
這集的委托人是一個喜歡企鵝朋秀(Pengsoo是韓國教育電臺EBS推出的卡通角色,Pororo的后輩~)的重度自閉癥男孩,精神年齡大約在6-10歲之間,無法像禹英雨一樣生活自理,無法正常溝通,時刻需要家人照看。
他就是部分觀眾所說的“現(xiàn)實大多數(shù)”自閉癥患者,比《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系》中的哥哥病情還要嚴重許多,甚至表現(xiàn)出暴力行為。

某一天被歸家的父母親眼目睹他正在毆打親哥哥,而不幸身亡的哥哥是名校醫(yī)學生,引起了熱議,有網(wǎng)友留言“醫(yī)學生死了,留下自閉兒”獲贊299個。
網(wǎng)友們對自閉癥人士的歧視言論,同樣刺痛著禹英雨。

大眾對自閉癥人士帶有偏見、歧視的刻板印象,自然也不會去深入了解相關知識。在沒人給發(fā)工資的前提下,誰會去主動學習、了解一件自己本身不關心,甚至厭惡的事呢?
劇中并沒有忽略這一點,雖然鄭明錫律師是個善良友愛的好上司,一開始他也對自閉癥人士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去問老板“履歷第二頁”,隨后經過案子,他認可了禹英雨作為律師的能力并及時反省自己。
第3集,鄭明錫律師指定禹英雨接手自閉癥患者案件時,說了這樣的話。


這一句臺詞體現(xiàn)出2點內容,第一,作為大律師,就算沒接手過自閉癥委托人,可連自閉癥正式名稱都不知道?
因為在接觸禹英雨之前,他也和別人一樣在乎那“履歷第二頁”,對自閉癥知識無關心。
第二,因為不了解其中的差別,單純地認為自閉癥和自閉癥之間應該好溝通一些?
但禹英雨也沒遇過,只能回家向老爸取經,就有了下面這一段唱歌環(huán)節(jié),喜劇效果拉滿。


表面上,唱歌的溝通方式失敗了,他們沒能獲得在法庭上有用的證言。但確實打開了企鵝男孩的心門。
某天,他獨自一人搭出租車來找禹英雨他們,說要唱歌。有個可愛的小細節(jié),這次他換了帽子,帽子上寫著“朋嗨”(Peng-Ha,??),這是企鵝男孩在和他的鯨魚朋友打招呼呢~
道具組滿分認證!

對自閉癥的思考,臺詞真的非常發(fā)人深?。?/strong>
如果看了這些,還能覺得是電視劇浪漫化、甚至“美化”自閉癥(“美化”這個詞也讓我不爽!有種“丑”說成“美”的味道在?)
我并非否定現(xiàn)實的嚴峻,反而是這種“區(qū)別”的言論,正在否定這部劇為社會帶來的積極意義——
放下對自閉癥的刻板印象,從自閉癥正式名稱開始、從“禹英雨”這個人開始,了解自閉癥相關知識,對世界上“非?!钡拇嬖冢僖稽c異樣眼光,多一些同理心。
可我從那些“浪漫化、美化”評論中看到的潛臺詞是——電視劇是電視劇,現(xiàn)實中自閉癥人士可怕多了,給家庭帶來多少痛苦,別把他們想得都這么可愛······所以即使看了劇覺得禹英雨很可愛,也別把她和現(xiàn)實中自閉癥人士混為一談?
試問這不是來自潛意識根深蒂固的差別化嗎?這樣怎么可能消除刻板印象呢?

作為大眾藝術的電視劇,自然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觀眾的想法,《禹英雨》處理自閉癥題材時所做的是第一步,通過有趣的故事和人設,介紹給觀眾認識這個特別的群體,讓觀眾產生興趣和關心。
就像禹英雨說鯨魚,如果聽了她說的讓你對鯨魚有興趣,應該會自己去查鯨魚紀錄片之類的?即出于自發(fā)地主動學習、深入了解相關知識。
那么你一定能更進一步發(fā)現(xiàn),鯨魚表演是如何危害它們的生命,而各個國家對鯨魚表演的態(tài)度和處理機制是什么?存在什么漏洞和缺陷?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社會為何缺乏對自閉癥的客觀且深度的正確認知、缺乏相應的福利機制和充足的社會資源協(xié)助?難道不是卡在“第一步”有刻板印象、漠不關心嗎?

回到劇情,經過禹英雨和俊浩的親身試驗,發(fā)現(xiàn)醫(yī)學生哥哥試圖上吊自縊,被自閉癥弟弟目睹,弟弟著急救人導致哥哥背部著地多處骨折,并非是想殺人,而是要救人。
這個案子用更貼近現(xiàn)實大多數(shù)的自閉癥患者形象,再次強調不要對他們有刻板印象!
同時,自殺的醫(yī)學生與救人的自閉兒,除了戲劇化的沖突性,也尖銳地直指社會目光最勢利的一面,生命的價值真的能這樣分出高低嗎?

順便一提,這里的小細節(jié),禹英雨每次進門前有數(shù)數(shù)的習慣手勢嘛,后面的俊浩也舉著手跟著數(shù)起來,超可愛~
這就是對喜歡的人的鏡像動作(Mirror Effect)嗎?心理學上無意識的小動作模仿是喜歡對方的表現(xiàn)。
還有兩人找證據(jù),也像是在跳華爾茲,呼應了第一集旋轉門動作,這里禹英雨還翹起小腳,“舞步”有幾分優(yōu)美~
第4集,更是通過禹英雨被校園霸凌的回憶,展現(xiàn)了禹英雨因為自閉癥而遭遇的不公待遇。
即使她是第一名,還是被同學叫做“低能兒”,只有班上最反叛的孩子和她站在一邊兒——到底誰是正常人,誰又是“非?!蹦兀?/strong>
尤其看到在食堂被欺負的情景,才知道她后來只吃紫菜包飯的一部分原因是“安全感”,直到進了律師事務所都還每天自己帶便當···

不公待遇不僅僅發(fā)生在學校,即使是法學院第一名、考試將近滿分,也沒有律所要雇她,待業(yè)半年多。
而且她也很難在爸爸的餐廳工作,因為會跟客人講鯨魚話題······
這次被錄用,明顯和老板是禹爸的后輩有關,看她下雨的晚上特意找來店里,感覺過去和他們一家有淵源。如果不是這樣,一輪被刷掉的禹英雨,可能很難步入法律界了。

在法庭上也遭到檢察官針對,這里的傾斜鏡頭代表禹英雨內心驚慌失措的狀態(tài)。

雖然畫風清新可愛,內容卻不止于“童話”,案件比起前兩集更加復雜,傳達的觀點也越來越廣!
比如第4集看日落時,禹英雨又對俊浩說起最愛的鯨魚,談到了鯨豚表演的議題。

關于鯨魚,我簡單推薦3部紀錄片:
1、《鯨魚的秘密》(2021),詹姆斯·卡梅隆擔任制作人,西格尼·韋弗擔任旁白,豆瓣9.4分。
主要是介紹鯨魚的生活環(huán)境、習性、如何捕食之類,畫風很治愈,劇中禹英雨靈光一現(xiàn)時的鯨魚出水鏡頭,有一些就出自這個紀錄片。

一個有趣的小插曲,國家地理的人潛水拍攝虎鯨,一頭虎鯨叼著鰩魚游過來,邀請人類“共進晚餐”,看了一會兒才把鰩魚重新叼走,似乎在說:“你要是不吃,我就拿走啦~”
2、《黑鯨》(2013),以2010年美國弗洛里達海洋世界發(fā)生的慘劇為切入點,資深訓鯨員道恩·布蘭切被一只名為提里庫姆的虎鯨拖入水池殺死······
不止一次,虎鯨提里庫姆一共殺死了3個人。

還有類似的多樁慘劇發(fā)生在海洋館,為什么虎鯨會殺死人類?
為什么這些虎鯨的殺戮行為只存在于海洋館,野外攻擊人類的案例卻連一例都沒有?

本該生活在海洋中的虎鯨,被囚禁在小小的一方水池,被迫表演供人類取樂、盈利······
虎鯨悲劇的事件之下,透出人類貪婪狂妄的本性。

3、《Long Gone Wild》(2019),一部超級小眾的紀錄片,內容和《黑鯨》類似,都是講人類(海洋館)對鯨魚的殘害,不同的是,這一部其中有提到我國這方面現(xiàn)狀,值得關注。
紀錄片中出現(xiàn)了一個5歲的小女孩,她坐的充氣小船綁在背鰭上拉著走,這是在中國鯨魚表演的一部分。事實上,這非常危險!

我國很多海洋館至今還有鯨豚表演,如果去某點評上搜搜,幾天前還有曬表演現(xiàn)場的圖片,以及留下“表演很精彩”的評論······
紀錄片中有這樣一句話——“鯨豚表演是告訴孩子們,踐踏自然是沒問題的。”

光在這里說“拒絕鯨豚表演”、“拒絕動物表演”顯得有些無力,也無法阻止眾多家長帶小孩去海洋館看表演······

但我還是想說,如果因為《奇怪的律師禹英雨》,對鯨魚稍稍有點感興趣而去看看這些紀錄片的話,我們可愛的“鯨魚女孩”禹英雨應該會非常非常開心的,就像這樣~

公眾號:霧風誌,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