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生畢業(yè),40歲后淪為外賣員”:陀螺般的人生,是劫

01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芒萬丈,有人一身銹。
有錢人住在高樓之上,享受著歲月靜好,人間無憂。沒錢人活在深溝當中,一生都不太容易。光芒萬丈的,是有選擇的人。而一身銹的,是沒有選擇的人。
“選擇”一詞,對于無數(shù)年輕人和中年人來說,就是一個偽概念。因為普通人可選擇的空間,太小了,基本沒有什么選擇生活的機會。
比如工作,每個人都想找到一個安安穩(wěn)穩(wěn)一輩子的崗位,保證自己和家庭的一日三餐??蓪嶋H上,普通人做不到安安穩(wěn)穩(wěn),現(xiàn)實中也沒有那么多安穩(wěn)的崗位。
沒背景、沒資源的人,都只能消耗青春來打工,吃青春飯。等年輕的優(yōu)勢消失了,就只能被人淘汰,成為職場中的棄子。
現(xiàn)實對于普通人而言,終究是殘酷的。隨著年歲的老去,被拋棄的幾率,只會越來越大。

02
“我研究生畢業(yè),40歲失業(yè),淪為外賣員?!?/p>
有一位讀者在后臺留言,他本是碩士研究生,學歷還行??墒牵?0歲后,他逐漸找不到工作了,哪怕投簡歷,也都石沉大海。
讀者陳先生早年轉(zhuǎn)行當了程序員,經(jīng)常熬夜加班,身體也不太健康。但是,看在錢的份上,他依舊堅持下去,兢兢業(yè)業(yè),就希望可以保住自己的崗位。
由于程序員的工資還不錯,所以他掏空了自己和父母的存款,在大城市當中買了一套房,反正也負債了上百萬。
那時候的他認為,自己有工作,年收入還過得去,不需要為了負債而擔憂。不久后,他和妻子生了二胎。為了養(yǎng)活家庭,他在職場中更加小心翼翼。
在兩年前,再怎么小心翼翼的陳先生,也還是被單位優(yōu)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二十四五歲的年輕人。望著這些年輕人,他想起了以往的自己。
年輕是一種資本,也是一種如消耗品般的資源。等這些資本和資源消散一空后,當事人的不幸,才剛剛開始。

03
被辭退的時候,陳先生才38歲出頭,貸款還有八九十萬沒有還清,大兒子六歲,小兒子四歲,單靠妻子一個月七八千元的收入,根本就入不敷出。
剛被辭退的那幾個月,陳先生到處投簡歷。他覺得,自己有那么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絕對能夠找到下家,不至于成為無業(yè)游民。
可惜的是,他投了多家公司,依舊沒有任何的反響。后來,他才了解到,現(xiàn)在行情不太好,年輕的大學畢業(yè)生遍地都是,沒有人會花高薪去請職場老人,只會招聘廉價的大學畢業(yè)生。
受到現(xiàn)實摧殘的陳先生,心理年齡也衰老了不少。為了償還房貸,養(yǎng)活孩子,他嘗試在網(wǎng)上接單賺點零錢,也嘗試去送外賣。
對于一個整天對著電腦和代碼的程序員來說,送外賣的速度根本比不過別人。更何況,隨著送外賣的人越來越多,跑一單的單價也越來越低。
只能說,物以稀為貴,物多不值錢。越是飽和的行業(yè),越是工資低,競爭大。沒辦法,這是蕓蕓眾生的常態(tài)。

04
像陳先生這般高學歷的外賣員,以往不常見,如今遍地都是。這說明了什么呢?只說明了這三點。
第一,非編制的打工人,多半只能吃青春飯,過了35歲就面臨失業(yè)的風險。
2023年一開年,就有人涌到廣州、東莞這些大城市找工作,或者下工廠干活。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些工廠,已經(jīng)不招86年以上的人了。
大城市的白領,職業(yè)生涯就到35歲。如今,連血汗工廠的工人,過了40歲,職業(yè)生涯也到盡頭了。這就說明,編制外的行情,不僅競爭大,而且不太安穩(wěn)。
第二,賺錢的難度越來越高,工資不升反降,但生活的花費不降反升。
對于底層的白領和藍領來說,隨著市場的飽和,內(nèi)卷的加劇,行業(yè)的轉(zhuǎn)移,需要崗位的人增多,就出現(xiàn)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從而讓工資一降再降。
降工資,問題不大。問題最大的是,當你降工資的時候,生活的花費卻越來越高。如此,頂不住的普通人,就愈發(fā)活得艱難了。

05
第三,負債太重,支出太多,讓人活成了陀螺般的模樣。
一個人,買房貸款了上百萬,養(yǎng)了一個或者兩個孩子,父母需要養(yǎng)老,夫妻兩人也需要生活,那所有的支出合在一起,就讓人覺得壓力山大。
有錢人還好,不用擔心錢不夠用??蓪τ跊]錢人來說,住房、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這四個方面的支出,就能壓垮一個家庭。
以至于,現(xiàn)代人都活成了陀螺般的模樣,不得不參與到內(nèi)卷的競爭當中。他們也知道內(nèi)卷到最后還是沒有希望,但他們只能拼命去卷。
沒辦法,從“二八法則”來看,20%的人擁有80%的資源,而80%的人擁有20%的資源。這,便是現(xiàn)實。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