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的聰明

非常想分享的兩個事例。

政治天才趙匡胤。
黃袍加身后,宰相趙普和趙匡胤說當心親信將領(lǐng)造反。趙匡胤拍胸脯保證:“我對他們恩重如山,絕對不會出問題?!壁w普說:“后周皇帝郭榮對你也恩重如山,黃袍加身后,你不也出了問題?”趙匡胤驚出一身冷汗,開始謀劃。
杯酒釋兵權(quán)大家耳熟能詳這里不提。隨后,他又造出了最暈暈繞繞的人事體制。
政府各單位的首長,皆是虛職,真正擔任實權(quán)的另有其人。用現(xiàn)代術(shù)語來解釋:教育部部長并不能過問教育部的事,而由商業(yè)部副部長兼任教育部副部長,此一兼任的副部長,再代理教育部部長,才是真正的教育部部長。政府各個單位皆是如此,地方政府也是如此。官員們疲于奔命,敷衍了事,只求不出大亂子。這恰好達到了趙匡胤的目的,防止官員扎根,形成羽翼,也自然無法對他產(chǎn)生威脅。
所有人都疲于奔命,自然不可能有人想到國家的百年大計和長遠謀略。趙匡胤的政治天才,為宋王朝三百年的積弱埋下了種子。

御權(quán)達人朱厚熜。
即嘉靖帝。他從1540到1566年逝世,二十七年間只和群臣見過四次面,平日只靠“票擬”“朱紅”處理事務(wù),宰相寫好大致意見,他來批示。
負責與他溝通的宰相是嚴嵩。朱厚熜和群臣因為禮儀之事鬧了一次大別扭,信不過群臣,便提拔無黨無派的嚴嵩,一用發(fā)現(xiàn)非常好使,便將其提至宰相。
嚴嵩完全靠著精密的諂媚升至宰相。他每日的工作不是處理國家大事,而是研究朱厚熜的脾氣。朱厚熜覺得自己聰明,嚴嵩便在他面前始終扮演窩囊的角色。朱厚熜死不認錯,嚴嵩便想著方法掩蓋朱的過失。朱厚熜脾氣反復(fù)無常,嚴嵩便絕不提任何建設(shè)性的建議。朱厭煩大臣結(jié)黨營私,嚴嵩則從不幫助任何處于危難的朋友,同時乘勢鏟除異己。
嚴嵩對朱厚熜的了解,遠遠超過朱厚熜對自己的了解。每逢重大貪污案件敗露,嚴嵩便跑去宮里,長跪在朱厚熜面前,痛哭流涕,一邊說自己罪不可赦,一邊說群臣看不慣他的“忠心耿耿”,所以被圍攻。朱厚熜最欣賞嚴嵩的這種“赤膽忠心”,手掌一揮,事情就這么過了。朱厚熜覺得自己實在聰明,用官位便能玩弄嚴嵩,即使有貪污,也不是大事。而嚴嵩正是看穿了朱厚熜的肺腑,才大膽弄權(quán)營私。
朱厚熜二十七年深居簡出,依舊能控制國家運轉(zhuǎn),絕對是御權(quán)的一把好手。他為自己的“智慧”滿足不已,后果是,大明被嚴嵩進一步掏空,陷入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