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為何在初中是“學霸”,到了高中成績卻平平?
這種情況其實比較少,因為初高中學習的連續(xù)性比較強,只要初中養(yǎng)成良好習慣,上高中后成績不會下降太多的。
而這種上高中后秒變學渣的同學,在初中很有可能就是個偽學霸!這些同學在初中時候就已經(jīng)種下了不良習慣的種子,只是因為各種原因,還沒有找到滋生壞習慣的土壤。上高中后,各種各樣的變化,讓學生身心都面臨挑戰(zhàn),走向學渣的可能性增大。

缺乏自制力:初中走讀,高中寄宿。
大部分初中生都是走讀,在學習、生活方面都有大人監(jiān)管,老師家長的眼睛都盯著自己,所以,學習上自然不敢掉以輕心。但是到高中,住校生比例增加。而有些缺乏自制力的學生,升高中沒人管束,自然地就奔向“自由的天堂”了。晚上熄燈后,打游戲的,看小說的,聊天的都出來了。而這些情況老師和家長都不一定能制止得了。雖然老師會查寢,但是查完寢這些學生還是會照樣玩,家長更是束手無策。
學習內容:初中知識以形象為主,高中知識以抽象為主。
學習難度增加是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將心比心,會想我們以前讀高一時候,科目多,難度大,作業(yè)多,差點讓人忙不過來。如果缺乏意志力,又面臨花樣誘惑的話,很容易就放棄學習,轉戰(zhàn)娛樂了。某些偽學霸在初中因為知識簡單,不怎么費力就能考到高分,他們以為高中也像這樣悠哉悠哉。但是上高中后發(fā)現(xiàn),抽象知識聽著聽著就不懂,讓人極度瞌睡和自閉。漸漸地,就露出了學渣的本質。

叛逆:不想學習,只想玩耍。
上了高中,認識的同學也更多了。有的同學喜歡學習,但也免不了一些學生是來混時間的。這些同學經(jīng)常在學校耀武揚威,有的是穿著特別,有的是行為乖張??傊趧e人眼里,他們就是瀟灑、自由的代表。有的同學羨慕這類人,慢慢地就和這類人越走越近,逐漸沒有學習的心思。約著打游戲,約著打群架,慢慢淪為學渣。老師找去談心,也是用抵觸的心理面對老師,老師讓他這樣做,他偏要那樣做。家長說什么更是不聽,簡直就是無法無天了。
老師:學習路上的引導者同樣重要。
雖然我們常對學生說,學習主人公是學生。但是老師的引導作用也是不可小覷的,現(xiàn)在學生人數(shù)不斷增加,對老師的需求量很大,所以教師隊伍素質高低不一。有的老師專業(yè)技能過硬,但是從不會用心關懷學生,動則挖苦諷刺學生,打壓學生積極性;有的老師雖然用心關懷學生,但是不懂得如何用語言去貼近學生,最終“好心當作驢肝肺”。老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但是仍舊有不少老師對不起這個榮譽。有的孩子因為一名好老師,轉變態(tài)度,奮發(fā)圖強,有的孩子因為老師的辱罵和打壓,變得不愛學習,甚至厭惡這門學科。

孩子變差的原因是很復雜的,希望家長朋友們都能引起重視,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