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我們怎么和自閉癥兒童溝通?
相信很多自閉癥家庭都有這樣的感觸:想跟孩子說話吧,可他要么是不理會,要么就是不知道怎么回應。好好的一個家,結(jié)果因為自閉癥而變得支離破碎。
?
其實一直以來,跟自閉癥兒童的溝通就是個老大難的問題。英國學者喬治·布列尼就說過這樣一句話:當我們有一天打開自閉癥兒童的“心扉”,或許那意味著他向著良好的方向轉(zhuǎn)變。
布列尼口中的“心扉”指的就是自閉癥家庭建立起一個有效的溝通方式。
溝通不夠的情況,出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自閉癥家庭中
面對自閉癥家庭溝通不夠的情況,不少人質(zhì)疑說“是不是因為你們跟孩子溝通的時間太短”。面對這樣的質(zhì)疑,許多自閉癥兒童的父母表示自己很委屈,他們恨不得無時無刻跟孩子說話,可孩子就是不說,他們有什么辦法。
其實,從《中國自閉癥兒童發(fā)展狀況報告》來看,父母跟孩子的溝通不夠并非是時間的不夠,而是質(zhì)量的不夠。
?
這是怎么回事呢?
時間不夠大家能夠理解,可這質(zhì)量不夠讓許多父母一頭霧水。其實質(zhì)量不夠指的就是家長跟自閉癥兒童溝通時所使用的字詞、語法、溝通方式,乃至于溝通狀態(tài)的錯誤或不合適。
大家都知道,自閉癥其實是一種發(fā)育障礙的病癥,盡管我國大多數(shù)自閉癥兒童的大腦發(fā)育正常,但由于他們自身其他因素的發(fā)育不均衡,所以還是影響到了智力的發(fā)展。
那面對這樣的孩子,使用普通的育兒方式就有些不合實際,甚至還會干擾孩子視覺、聽覺,乃至于其他或強或弱方面的發(fā)展。最后的結(jié)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孩子跟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差,甚至到了無法溝通的地步。
?
看專家為自閉癥家庭出謀劃策,怎樣提高溝通不夠
普通的教育方式不適合自閉癥兒童,那家長們就得及時轉(zhuǎn)變咱們的想法了。正好,今天就請我們機構(gòu)的專家談一談自閉癥家庭如何改善 “溝通不夠”的情況。
第一、語言刺激不能少
看過之前語言發(fā)育遲緩一系列文章的家長應該清楚,語言刺激對孩子的語言發(fā)展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恰好,語言刺激對自閉癥兒童的作用也非常大。
平時,家長可以在家里提前準備好一些具體的東西,比如玩具、水果等等,當孩子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后,爸爸媽媽就可以一一指給孩子看,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刺激,激發(fā)孩子潛藏的語言能力。
不過,由于自閉癥兒童存在語言障礙,一兩次的語言刺激效果不大,需要家長們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
?
第二、行為引導和糾正
自閉癥家庭溝通不夠的另外一個問題就在于兒童行為能力的缺失。由于自閉癥兒童智力發(fā)育存在問題,所以很多家長往往會選擇讓孩子待在家中,避免孩子受到傷害。
但是,這種做法卻導致孩子的行為受限。盡管自閉癥兒童需要一個穩(wěn)定、愉快的環(huán)境,但局限在家庭卻會導致孩子只能獲取固定的信息,從而影響某些方面的發(fā)展。最后,孩子跟父母的溝通只會越來越少。
除了語言刺激、生活行為刺激外,爸爸媽媽還應在生活的多方面對自閉癥兒童進行刺激,例如減少挑食,使自閉癥兒童能夠接受更多類型的食物;還可以進行多種人物關(guān)系的刺激、更多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等等。
?
為自閉癥兒童家長提建議,請這樣照顧自閉癥兒童
1.耐心很重要
網(wǎng)友“fa210aa5”說:“自閉癥孩子最需要愛和耐心。”
的確,照顧自閉癥兒童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因為自閉癥兒童的脾氣多變,有些孩子還比較暴躁,如果父母的耐心不夠,可能就會更加刺激孩子情緒的過激。從科學角度來講,過激情緒的蔓延不利于自閉癥兒童的智力發(fā)育。
2.盡快行動起來
越早干預,效果很可能越好。當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癥后,你們不應該抱著“等一等”的想法,而是應該盡快幫孩子去挑選合適、專業(yè)的機構(gòu)。
3.帶娃做力所能及的家務(wù)
所有的自閉癥兒童父母都要秉承一個基本原則:只要是孩子能自己做的,就要堅持讓他做到,而且是天天做,所有自理項目都要涉及。
家長要記住,別讓孩子養(yǎng)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只有動起來,才能促進孩子其他方面的發(fā)展。
?
最后,希望每一個自閉癥兒童都能得到及時的幫助,也希望他們未來的人生會順順利利。
內(nèi)容來源:https://www.yangqingyuyuyan.com/a/xinwenzhongxin/20220311/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