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汽車庫通風設計要點總結

以北京市某商業(yè)建筑地下汽車庫(選取一個防火分區(qū))通風設計為例,建筑平面圖如下圖所示。該防火分區(qū)位于地下三層,面積1870㎡,層高4.2m。

一、系統(tǒng)形式
地下汽車庫,宜設置獨立的送風、排風系統(tǒng)。當地下汽車庫設有開敞的車輛出、人口,且開敞出、人口面積≥0.3m/輛且分布較均勻時,可采用自然進風、機械排風的方式。
車庫內排風與排煙可共用一套系統(tǒng)。本案例采用機械進風、排風的方式。
二、風量
1、機械進、排風量
汽車庫機械排風量,可按下述方法計算:
1)換氣次數法
排風量按不小于6次/h計算,進風量按換氣次數不小于5次/h計算。當層高<3m時,按實際高度計算換氣體積;當層高≥3m時,按3m有效層高計算換氣體積。
2)稀釋濃度法
對于汽車庫:

進風量宜為排風量的80%~90%。
對于單層停放的汽車庫,可采用換氣次數法,并取上述兩者算法的較大值;對于雙層停放的汽車庫,應采用稀釋濃度法。
2、機械排煙及補風風量
汽車庫機械排煙量,按換氣次數法計算,取6次/h。排煙補風量不小于排煙量的50%。對于2015年8月1日以后的新建工程,汽車庫機械排煙量應滿足《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67—2014)8.2.4條規(guī)定。

三、風口位置
汽車庫機械通風系統(tǒng)的送風、排風口布置應使室內氣流分布均勻,避免出現死區(qū)。送風口宜設置在汽車庫主要通道的上部。
當車庫層高較低,不易布置風管時,宜采用誘導通風的方式,以保證室內不產生氣流死角。
本案例車庫層高較低,采用誘導通風的方式。
四、水力計算
采用假定流速法進行水力計算。
(1)繪制通風系統(tǒng)圖及平面圖,并對各管段進行編號。
(2)根據風速表,確定各管段風道內的合理流速,確定最不利管路各管段的斷面尺寸及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五、室外進排風口位置及方式
室外排風口應設于建筑下風向,且遠離人員活動區(qū)。本案例室外進排風口均位于窗井內。
六、室內外消聲問題
宜選用低噪聲柜式離心風機,風機進出口均設置消聲器。室外排風口宜做消聲處理。
七、風機選型
車流量隨時間變化較大的車庫,風機宜采用多臺并聯(lián)方式或設置風機調速裝置,以降低機械通風系統(tǒng)風機運行能耗。
本案例進、排風機均采用2臺并聯(lián)的方式。選用雙速風機作為排風兼排煙風機。由風量計算結果得,車庫平時進風量大于最小補風量,因此,本案例用平時進風機兼消防補風。
八、系統(tǒng)監(jiān)控
車庫內CO最高允許濃度為30mg/?。
當車流量變化無規(guī)律時,宜采用CO濃度傳感器聯(lián)動控制多臺并聯(lián)風機或可調速風機的方式。
CO濃度傳感器的布置方式如下:當采用傳統(tǒng)的風管機械進、排風系統(tǒng)時,傳感器宜分散設置;當采用誘導式通風系統(tǒng)時,傳感器應設在排風口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