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駕崩,小姨子自愿殉葬,是為情所困?還是另有隱情?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可謂是不折不扣的情種,是一位寧殉美人也不要江山的主。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順治帝一生最寵愛的女人董鄂妃,在承乾宮病重離開人世。順治帝傷心過度,再加上政治上的苦悶,有了出家為僧的念頭。

同年十月,順治帝終于決定出家為僧,命僧人茆溪森為其剃度。就此,順治皇帝成了光頭天子。十月十五日,茆溪森的師傅玉林通琇禪師,得知自己的弟子為天子剃度后大驚失色,隨后緊急入京。玉林通琇禪師一到京城就把自己的弟子茆溪森綁了起來,準備將其燒死。玉林通琇禪師勸說順治皇帝:“按塵世之法,陛下應永在皇位,上可安圣母太后之心,下可使百姓安居”。經(jīng)過玉林通琇禪師苦口婆心的勸說,順治皇帝終于放棄了出家的念頭,茆溪森也幸免被焚。

后來,順治皇帝的親信內(nèi)監(jiān)吳良輔以權(quán)謀私、納賄作弊,但順治皇帝對他一再庇護。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順治皇帝將吳良輔送往憫忠寺出家為僧來躲避懲罰?;貋淼穆飞?,順治帝感染了天花,正月初七晚便病重去世。但也有野史記載,順治皇帝并沒有死,而是為情所困,隱姓埋名出家為僧,這一說法在民間流傳甚廣。
順治皇帝死后,后宮之中又傳出了一件殉情事件,順治皇帝的庶妃兼小姨子董鄂氏,自愿為順治皇帝殉葬,用三尺白綾結(jié)束了自己如花的生命。董鄂氏死后被追封為貞妃。

貞妃,董鄂氏,父親是阿達哈哈番巴度,族姐是順治皇帝最寵愛的董鄂妃。貞妃雖是順治皇帝的妃子,但一直得不到順治皇帝的寵愛。一個一直得不到寵愛的妃子,你要說她是為情殉葬似乎有點牽強。那么,貞妃到底為何自愿殉葬了呢?《清圣祖實錄》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感恩遇之素深、克盡哀痛、遂爾薨逝”。
但關(guān)于貞妃的自愿殉葬,在后世流傳著其他的兩種說法,這兩種說法大致相同,一種是:順治皇帝過分的寵幸貞妃的族姐董鄂妃,招來了孝莊太后對董鄂氏的不滿。董鄂妃去世后,順治皇帝又違背禮制,將董鄂妃追封為皇后,甚至為其出家為僧,這讓孝莊太后十分的惱火。順治皇帝去世后,貞妃的娘家人董鄂氏,為了平息孝莊太后心中的怒火,保全家族利益,逼迫自己的女兒貞妃主動殉葬。

另一種說法是:貞妃并非受到娘家人逼迫,是貞妃為了自己的家族不受連累,為了自己的榮耀和家族的利益,主動自愿殉葬。貞妃此次主動殉葬,可以說是一死成名,創(chuàng)造了一個歷史之最。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頒布敕令:禁奴仆殉主,明令徹底廢除活人殉葬的習俗。因此貞妃成為歷史上最后一位殉葬的妃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