萇弘化碧,碧血丹心
碧血丹心
萇弘化碧
《莊子·外物》
【原文】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今譯】
君主無不希望他的臣下盡忠,效忠于自己,而臣子雖竭盡忠心,卻未必能夠得到君主的信任。
所以,為吳王盡忠的大夫伍員(伍子胥)被賜死,棄尸江中;
為周盡忠的大夫萇弘因遭到別人的誹謗被流放西蜀,他悲憤交加,自刳腸而死于蜀地。蜀人感其誠,當(dāng)?shù)氐娜耸芨袆?,以匱盛其血,便用匣子盛起他的血,珍藏他的血液,這血三年后化為碧玉。
【賞析】
伍員:即伍子胥,吳王夫差的大夫,后因勸諫夫差拒越求和,被夫差賜劍自刎,并把其尸體仍在江中。
萇弘:人名,又稱萇叔,春秋時周敬王時劉文公的大夫,忠心耿耿,非常忠誠,劉氏與晉卿范氏世婚,晉國諸卿內(nèi)訌時,萇弘幫助晉卿范氏,晉卿趙鞅因此事討周。周敬王二十八年,萇弘剖腹自殺,純屬蒙冤屈死。
作者通過例舉史實來說明忠未必能取信,孝未必能被愛的道理,借此表明不執(zhí)著外物,遵循自然規(guī)律和持守純真心性的重要性。
碧:青綠色玉石。
“碧血丹心”
“碧血”化為碧玉,后指為正義事業(yè)而流的血 blood shed in a just cause.
“丹心”赤心,忠心。形容滿腔熱血 deep patriotism,一片忠誠之心 absolutely loyal- hearted,
后以“碧血”與“丹心”并舉,稱頌為國死難的仁人志士。
后以“萇弘血碧”、“萇弘化碧”、“萇弘碧血”萇弘:春秋時周大夫,萇弘蒙冤而死,傳說其血化為碧玉。喻指蒙受冤屈。形容為正義事業(yè)righteous cause 而死的人或含冤而死的人,其精神不滅。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