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中國古代史》章節(jié)測試答案學習T

2023-02-08 20:03 作者:小鎮(zhèn)查題家  | 我要投稿

https://mp.weixin.qq.com/s/0R3ApdX7G31fuhrjCL2uhg

歷史學是什么?

1

【單選題】 在歷史學中, 辭章是指() ;義理是指(B) 。

A、 對原來面貌的追求, 表達的形式

B、 表達的形式,闡發(fā)的理論

C、 對原來面貌的追求, 情感色彩

D、 對原來面貌的追求, 闡發(fā)的理論

2

【單選題】 中國古代歷史研究最為重視的是(B) 。

A、 觀點

B、 考據(jù)

C、 辭章

D、 義理

3

【單選題】 屬于研究中國傳統(tǒng)史學基本方法的代表是(B) 。

A、 陽明學派

B、 乾嘉學派

C、 太谷學派

D、 稷下學派

4

【判斷題】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句話的含義是, 受到認識的限制的我們是

無法認識歷史的。(×)

5

【判斷題】 “國學”這一概念, 從清末民初到現(xiàn)在, 其內(nèi)涵基本保持不變。(×)

歷史學研究的方法

1

【單選題】 清代三大史學名著指的是(B) 。

A、 《廿二史札記》 《讀通鑒論》 《廿二史考異》

B、 《廿二史札記》 《十七史商榷》 《廿二史考異》

C、 《讀通鑒論》 《十七史商榷》 《廿二史考異》

D、 《讀通鑒論》 《十七史商榷》 《二十四史》

2

【單選題】 典章制度文獻是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 (D) 屬于這類文獻。

A、 《資治通鑒》

B、 《史記》

C、 《明夷待訪錄》

D、 《唐六典》

3

【單選題】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私人性文獻記載的準確性往往大過官方記載

B、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語出克羅齊

C、 《十七史商榷》 是王鳴盛的作品

D、 中國傳統(tǒng)文獻的三個主流是紀傳體正史、 紀事本末體、 編年體

4

【判斷題】 因其敘述帶有個人情感, 《史記》 的文筆在“二十四”中顯得特別。

(√ )

5

【判斷題】 《唐律疏議》 是唐朝關于職官制度的一些規(guī)定。(×)

文獻分類——歷史史料、 紀傳體、 編年體

1

【單選題】 在進行版本??睍r, 選擇一個最好版本為主, 再輔以其他版本相

互??保?這個最好的版本稱之為(A) 。

A、 底本

B、 校本

C、 原本

D、 選本

2

【單選題】 (B) 是最早開始中國官方修史這一傳統(tǒng)的。

A、 漢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南北朝

3

【單選題】 《資治通鑒》 的“資”指的是(C) 。

A、 資格

B、 資質(zhì)

C、 資助

D、 資源

4

【判斷題】 司馬光在編寫《資治通鑒》 時, 大眾百姓是其預期的讀者?!?/p>

5

【判斷題】 目前中華書局的“二十四史”是最好的版本。(√ )

文獻分類——政體書、 典章制度等

1

【單選題】 (B) 是成書規(guī)模最大的著作。

A、 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

B、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

C、 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

D、 范文瀾主編《中國通史》

2

【單選題】 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之后, 治理國家采用的是(C) 。

A、 行省制

B、 分封制

C、 郡縣制

D、 三省六部制

3

【單選題】 (D) 修編完成了《四庫全書》 。

A、 清朝康熙年間

B、 清朝順治年間

C、 清朝雍正年間

D、 清朝乾隆年間

4

【判斷題】 目前《資治通鑒》 最好的版本為顧頡剛牽頭組織??钡陌姹?。(√ )

5

【判斷題】 中國每個朝代對“九州四海”的理解基本沒有什么變化。(×)

現(xiàn)代學術性作品:通史類與專史類

1

【單選題】 西方史學界學者集體編纂的中國通史類書籍是(D) 。

A、 《哈佛中國史》

B、 《國史大綱》

C、 《古代中國與世界》

D、 《劍橋中國史》

2

【單選題】 地理方面的方志類書籍是(D) 。

A、 《讀史方輿紀要》

B、 《元和郡縣圖志》

C、 《華陽國志》

D、 以上都是

3

【單選題】 秦漢時期, (A) 是王朝禮法的象征。

A、 玉

B、 金

C、 銀

D、 銅

4

【判斷題】 酈道元是《水經(jīng)注》 的作者。(√ )

5

【判斷題】 專史書籍探討問題的深入程度往往低于通史書籍。(×)

傳說研究與考古研究

1

【單選題】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人類學分成體質(zhì)人類學和心理人類學

B、 人類學與歷史學有很多關聯(lián)

C、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的作者是徐旭生

D、 《山海經(jīng)》 是典型的文獻傳說

2

【單選題】 關于學者傅斯年的描述, 錯誤的是(B) 。

A、 于?1948?年去了臺灣

B、 著有《國史大綱》

C、 將西方治學方式傳播到了中國

D、 中國現(xiàn)代史學界領軍人物

3

【單選題】 (B) 是《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 的主編。

A、 李澤厚

B、 李學勤

C、 郭沫若

D、 傅斯年

4

【判斷題】 《四庫全書》 的編纂是一項有缺憾的功績(√ )

5

【判斷題】 史前時代需要通過文獻的途徑進行研究。(×)

從人類學角度研究歷史

1

【單選題】 () 一書采用了人類學的研究方法(D)

A、 《國史大綱》

B、 《華陽國志》

C、 《資治通鑒》

D、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2

【單選題】 明朝以前的統(tǒng)治者, 關注的核心問題是(B) 。

A、 賦稅問題

B、 南北問題

C、 對外交流問題

D、 徭役問題

3

【單選題】 《中國的亞洲內(nèi)陸邊疆》 , 其作者是(A) 。

A、 拉鐵摩爾

B、 黃仁宇

C、 翦伯贊

D、 王明珂

4

【判斷題】 中國人不屬于蒙古人種。(×)

5

【判斷題】

學術研究發(fā)現(xiàn), 人類群體之間的差別和不同, 體質(zhì)的差別是其關鍵。(×)


?

歷史學的訓練: 知識與思維

1

【單選題】 關于年鑒學派, 描述錯誤的是(C) 。

A、 強調(diào)歷史是包羅人類活動各個領域的“整體”

B、 歷史的變化要在很長時間里才能凸顯

C、 認為歷史是由精英人物創(chuàng)造的

D、 產(chǎn)生于法國

2

【單選題】 《國史探微》 是(B) 的著作

A、 王明珂

B、 楊聯(lián)陞

C、 陳寅恪

D、 黃仁宇

3

【單選題】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學者王永興為我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的創(chuàng)建做出了重要貢獻

B、 《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 的作者是李開元

C、 楊聯(lián)陞是一位華裔學者

D、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的作者是王明珂

4

【判斷題】 日本學界對中國六朝史的研究水準很高。 (√ )

5

【判斷題】 我國魏晉南北朝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唐長孺先生。 (√ )

?

?

歷史學研究著作介紹

1

【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中國中古政治史論》 的作者是黃仁宇

B、 政治史的研究核心是統(tǒng)治階級的活動

C、 《論輪臺詔》 的作者是錢穆

D、 《中國中古社會史論》的作者是唐長孺

2

【單選題】 () 不僅著有《東晉門閥政治》 , 還著有(C) 。

A、 《中國大歷史》

B、 《唐代統(tǒng)治階層社會變動》

C、 《拓跋史探》

D、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

3

【單選題】 在中國, (C) 是魏晉南北朝研究的制高點人物。

A、 毛漢光

B、 李開元

C、 田余慶

D、 傅斯年

4

【判斷題】 魏晉南北朝時候, 貴族與庶民的對立已經(jīng)明顯了。 (√ )

5

【判斷題】 政治史的研究范圍比社會史得研究范圍要寬。 (×)

?

?

中國歷史的特點: 連續(xù)性

1

【單選題】 中國歷史連續(xù)性的體現(xiàn), 對其最完整的表述是(B) 。

A、 漢字在全中國的普及

B、 政治實體與文化傳承都沒有間斷過

C、 政治一直由漢族人民掌控

D、 中央政府一直對全國各地實行集中統(tǒng)治

2

【單選題】 “文明沖突論”是由(A) 提出的。

A、 亨廷頓

B、 拉鐵摩爾

C、 毛漢光

D、 卡贊斯坦

3

【單選題】 亨廷頓認為, 在全世界八個文化類型中, 最主要的類型位于(B) 。

A、 中東地區(qū)

B、 美國和西歐

C、 東歐和南歐

D、 東亞

4

【判斷題】 現(xiàn)在的美洲文明不是對印第安文明的發(fā)展。 (√)

5

【判斷題】 印度的文明傳承沒有過隔斷。 (×)

?

?

?

?

?

?

?

?

連續(xù)性的體現(xiàn)與原因

1【單選題】 按產(chǎn)生的先后時間順序劃分, 下列漢字類型排列正確的是(D) 。

A、 甲骨文、 金文、 楷書、 篆書、 隸書

B、 甲骨文、 金文、 隸書、 楷書、 篆書

C、 甲骨文、 金文、 隸書、 篆書、 楷書

D、 甲骨文、 金文、 篆書、隸書、 楷書

2【單選題】 在(D) ,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的。

A、 西漢初年

B、 東漢末期

C、 隋朝初期

D、 西漢末年到東漢初期

3【單選題】 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

A、 中東地區(qū)以灌溉農(nóng)業(yè)為主

B、 中亞高原適宜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C、 中國的地勢從東到西, 呈階梯狀下降

D、 古代文明的發(fā)源與水流有很大關系

4【判斷題】 兩河流域的文字和漢字一樣, 也是沒有間隔而發(fā)展至今。 (×)

5【判斷題】 佛教傳入西藏的時間比傳入中國其他地方要晚。(√ )

?

?

新時期史學界關注的五大問題

1【單選題】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 其作者是(D) 。

A、 鄧稼先

B、 黃仁宇

C、 童第周

D、 竺可楨

2

【單選題】 我國歷史上大致與以(D) 作為農(nóng)耕區(qū)和游牧區(qū)的分界線。

A、 河西走廊

B、 長江

C、 黃河

D、 長城

3

【單選題】 考古發(fā)現(xiàn), 在黃河流域很多遠古生物屬于熱帶,原因是(D) 。

A、 板塊變化

B、 人類活動區(qū)域變化

C、 物種變化

D、 氣候變化

4

【判斷題】 在古代, 中國家庭生存的命脈是土地。 (√ )

5

【判斷題】 在中國古代社會, 雇傭關系具有資本主義性質(zhì)。(×)

?

?

早期中國人的起源

1

【單選題】 關于人類的起源,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 。

A、 人和猿共同的祖先是埃及猿

B、 拉瑪古猿是從南方古猿發(fā)展而來

C、 達爾文時代真正解決了人從哪里來的問題

D、 兩千多年前, 中國人就開始追問人類從何而來

2

【單選題】 南方古猿最早的生存年代距今大致已有(A) 。

A、 五百萬年

B、 六百萬年

C、 四百萬年

D、 三百萬年

3

【單選題】 (A) 是人類的發(fā)源地。

A、 非洲

B、 美洲

C、 亞洲

D、 歐洲

4

【判斷題】 現(xiàn)代人是從晚期智人發(fā)展而來的(√ )

5

【判斷題】 地球產(chǎn)生至今大致已有 60 億年。 (×)

?

?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與社會

1【單選題】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北京人被發(fā)現(xiàn)的地點是在北京周口店

B、 藍田猿人尚不會使用石器

C、 北京人居住的環(huán)境以洞穴為主

D、 藍田猿人的產(chǎn)生距今約一百萬年

2【單選題】 人類學家(C) 將人類社會發(fā)展劃為蒙昧、 野蠻和文明三個時期。

A、 孟德爾

B、 拉馬克

C、 摩爾根

D、 魏斯曼

3【單選題】 舊石器中期對應的人類屬于(B) 。

A、 直立人

B、 早期智人

C、 晚期智人

D、 早期直立人

4【判斷題】 元謀人的得名與其被發(fā)現(xiàn)的地點無關。 (×)

5【判斷題】 在舊石器、 中石器、 新石器三個階段, 新石器占據(jù)的時間不是最

長久的。 (√ )

?

?

北京猿人、 山頂洞人

1

【單選題】 從生物體的角度可以將人類分為(C) 四個人種。

A、 蒙古人種、 歐羅巴人種、 尼格羅人種、非洲人種

B、 蒙古人種、 歐羅巴人種、 美洲人種、 澳大利亞人種

C、 蒙古人種、 歐羅巴人種、 尼格羅人種、 澳大利亞人種

D、 蒙古人種、 歐羅巴人種、 尼格羅人種、 美洲人種

2

【單選題】 (A) 不屬于舊石器時代中期的古人類。

A、 陜西藍田人

B、 山西丁村人

C、 湖北長陽人

D、 廣東馬壩人

3

【單選題】 對尼格羅人種的描述中, 不正確的是(A) 。

A、 主要分布在亞洲

B、 鼻子較寬

C、 嘴唇較厚實

D、 毛發(fā)較卷曲

4

【判斷題】 直立人比早期智人的腦容量小。 (√ )

5

【判斷題】 北京猿人的的特點是其顴骨較高、 眉骨較高、 眼睛比較深陷、 鼻

子寬大。 (√ )

?

?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及其特點

1【單選題】 北京猿人是屬于(A) 。

A、 蒙古人種

B、 尼格羅人種

C、 澳大利亞人種

D、 歐羅巴人種

2【單選題】 (B) 不屬于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

A、 山頂洞人

B、 陜西大荔人

C、 廣西柳江人

D、 河套人

3【單選題】 山頂洞人是屬于(C) 。

A、 直立人

B、 早期智人

C、 晚期智人

D、 早期直立人

4【判斷題】 北京猿人是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遺存的代表。 (√ )

5【判斷題】 從山頂洞人產(chǎn)生距離今, 已約一萬年。 (×)

?

舊石器晚期的文化特點

1【單選題】 下列不屬于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特點的是(B)。

A、 石器的種類更加多樣化

B、 開始農(nóng)業(yè)種植

C、 多種裝飾品出現(xiàn)

D、 骨角器獲得很大發(fā)展

2【單選題】 新石器時代的特征不包含(C) 。

A、 開始飼養(yǎng)家畜

B、 開始燒制陶器

C、 開始使用打制石器

D、 出現(xiàn)長期定居的村落

3【單選題】 人類從單純獲取天然產(chǎn)物轉(zhuǎn)變?yōu)殚_始種植農(nóng)業(yè)發(fā)生在大約公元前

(D) 左右, 。

A、 五千年

B、 八千年

C、 九千年

D、 一萬年

4【判斷題】 山頂洞人是從西方遷移而來這種觀點, 至今在學術界依然很有影

響。 (√ )

5【判斷題】 山頂洞是由上洞和下洞組成, 住宿的地方在下洞。 (×)

?

?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與社會

1【單選題】 對馬家窯文化的描述中, 錯誤的是(B) 。

A、 位于黃河上游

B、 馬家窯文化晚于齊家文化

C、 彩陶文化比較發(fā)達

D、 距今 5000到 4000 年左右

2【單選題】 世界上最早進入新石器時代地區(qū)的是(A) 。

A、 亞洲西部

B、 亞種中部

C、 亞洲東部

D、 亞洲南部

3【單選題】 (C) 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

A、 銀

B、 鐵

C、 銅

D、 鋁

4【判斷題】 對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和研究因為受到在文革時期的破壞而停滯不

前。 (× )

5【判斷題】 新石器時代的人們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 (√)

?

?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文明——黃河流域中部

1【單選題】 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裴李崗文化最早發(fā)現(xiàn)于河南

B、 仰韶文化最早是在河南省澠池縣被發(fā)現(xiàn)的

C、 磁山文化位于河北省

D、仰韶文化最早是被英國學者發(fā)現(xiàn)的

2【單選題】 從文獻上看, 中國內(nèi)地漢人與西域的交流最早與(D) 有關

A、 霍去病

B、 霍光

C、 文成公主

D、 張騫

3【單選題】 從漢高祖劉邦統(tǒng)一天下至今, (C) 是其延續(xù)的文化。

A、 裴李崗文化

B、 馬家窯文化

C、 仰韶文化

D、 磁山文化

4【判斷題】 考古學家安特生發(fā)現(xiàn)了地質(zhì)的三疊層, 商代文化、 龍山文化、 仰

韶文化從上到下依次堆積。 (×)

5【判斷題】 西亞很有可能是仰韶文化的發(fā)源地。 (×)

?

?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文明——黃河流域的代表性文化

1【單選題】 () 是大汶口文化的分布所在(B) 。

A、 廣東

B、 山東

C、 四川

D、 河南

2【單選題】 下列屬于仰韶文化遺址, 并位于河南省的是(B)。

A、 北首嶺遺址

B、 大河村遺址

C、 姜寨遺址

D、 半坡遺址

3【單選題】 龍山文化的典型主要是其陶器制作精巧, 以(D) 著稱。

A、 彩色

B、 青色

C、 白色

D、 黑色

4【判斷題】 仰韶文化的陶器不如龍山文化的陶器精致。 (√)

5

【判斷題】 山東有臨潼的姜寨遺址。 (×)

?

?

龍山文化與長江流域的文化

1

【單選題】 不屬于黃河中上游的文化是(A) 。

A、 哨棚嘴文化

B、 齊家文化

C、 馬家窯文化

D、 裴李崗文化

2

【單選題】 對大溪文化的錯誤描述是(B) 。

A、 文化遺存以紅陶為主

B、 以小麥種植為主

C、 位于長江中游地區(qū)

D、 位于四川

3

【單選題】 龍山文化的黑陶文化發(fā)達, (C) 是最為精致的。

A、 錐形陶

B、 筒形陶

C、 蛋殼陶

D、 方形陶

4

【判斷題】 屈家?guī)X文化是長江上游文化遺存的核心, 在成都地區(qū)附近(×)

5

【判斷題】 在龍山文化中, 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玉制品。 (√ )

?

?

紅山文化的特征

1【單選題】 關于紅山文化的描述, 正確的是(C) 。

A、 比較典型的舊石器時代的遺址

B、 距今 4000 年左右

C、 分布在河北省的北部

D、 以漁業(yè)為主

2【單選題】 馬家浜文化遺址是在(A) 被發(fā)現(xiàn)的。

A、 浙江嘉興

B、 內(nèi)蒙古

C、 浙江余姚

D、 湖北宜昌

3【單選題】 對良渚文化的描述中, 不正確的是(C) 。

A、 住房采用干欄式

B、 在今天長江下游地區(qū)

C、 多種植小麥

D、 會制造玉器

4【判斷題】 紅山文化中還沒有出現(xiàn)祭祀祭壇。 (×)

5

【判斷題】 良渚文化產(chǎn)生在河姆渡文化之后。 (√ )

?

?

新時期時代中國文明特點

1

【單選題】 關于新石器時期的中國, 說法中錯誤的是(C) 。

A、 工藝制作呈現(xiàn)多樣化和精致化

B、 居住環(huán)境飛速變化

C、 畜牧業(yè)盛行

D、 城堡、 城址的出現(xiàn)說明人類聚居的密集和社會組織的形成

2

【單選題】 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當中, 第二次大分工是(C) 。

A、 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的分離

B、 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的分離

C、 手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的分離

D、 以上均不對

3

【多選題】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龍山文化屬于母系氏族社會

B、 仰韶文化屬于母系氏族社會

C、 仰韶文化里的城子崖, 有著清晰的城堡遺跡

D、 龍山文化時期制陶的溫度還不能達到一千度

4

【判斷題】 耒和耜不是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具。 (×)

5

【判斷題】 新石器時代的標志是磨制石器。 (√ )

?

人類早期生活: 從母系到父系

1

【單選題】 對酋邦的敘述, 正確的是() 。

A、 稱為酋邦政權

B、 比部落聯(lián)盟要高級

C、 由酋長統(tǒng)治

D、 以上都對

2

【單選題】 北京猿人時代, (B) 是其婚姻形式。

A、 族外婚

B、 群婚

C、 一妻一夫制

D、 對偶婚

3

【多選題】 距今 7000 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 不是(ACD) 社會時期。

A、 父系氏族

B、 母系氏族

C、 奴隸

D、 封建

4

【判斷題】 人類婚姻的發(fā)展歷史順序為:群婚、 對偶婚、 族外婚,一夫一妻制。

(×)

5

【判斷題】 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 目前普遍認同的觀點是父系氏族社會要晚于

母系氏族社會。 (√ )

?

?

歷史文獻學與歷史傳說

1

【單選題】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炎帝來自今天的河北一帶

B、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成書于 20 世紀三四十年代

C、 堯舜禹時代實行禪讓制度

D、 《西游記》 源于古代印度故事

2

【多選題】 關于黃帝, 描述正確的是(ABD) 。

A、 來自北方

B、 生活于游牧地帶

C、 在爭斗中敗給了炎帝

D、 比較尚武

3

【多選題】 關于堯舜禹時代, 描述正確的是(ABC) 。

A、 超越了部落時代

B、 選擇首領需要很多的標準

C、 大禹治水反映了當時處于比較高的社會發(fā)展階段

D、 開啟了氏族社會

4

【判斷題】 中國古代傳說可分成炎帝和黃帝之間、 堯舜禹時代這兩個階段來

看待。 (√ )

5

【判斷題】 伏羲氏時期很可能屬于父系氏族社會。 (√ )

?

?

夏朝歷史概述

1

【單選題】 (D) 中關于夏朝的記載是《夏本紀》 的來源出處。

A、 《三國志》

B、 《漢書》

C、 《后漢書》

D、 《史記》

2

【單選題】 我國自 1949 年建國以來, 關于(B)問題是首次以項目招標形式

來做社會科學和歷史學的研究

A、 古代資本主義經(jīng)濟萌芽

B、 夏商周的斷代

C、 氏族社會分期

D、 佛教東來

3

【單選題】 現(xiàn)在學界普遍認為, (A) 遺址是夏文化。

A、 河南二里頭文化

B、 龍山文化

C、 仰韶文化

D、 裴李崗文化

4

【判斷題】 中國有明確文獻記載的歷史大概是4500 年左右。 (×)

5

【判斷題】 中國著名先秦史專家王玉哲先生提出夏文化和夏時文化的概念,

并認為夏文化是指夏朝建立時期的文化, 夏時文化是指夏人自己的文化。(×)

?

夏朝國家政權組成形式

1

【單選題】(D)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星象物候歷。

A、《天官書》

B、《三統(tǒng)歷》

C、《太初歷》

D、《夏小正》

2

【單選題】據(jù)司馬遷記載,(B)是夏朝人活動的核心地區(qū)。

A、河南開封

B河南登封

C南洛陽

D、河南安陽

3

【單選題】(B)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A、中康 B、桀 C、相 D、啟

4

【判斷題】考古學測定年代,一般是使用碳十四技術。(√)

5

【判斷題】夏朝的百姓主要以游牧為生。(x)

?

商朝的建立

1

【單選題】 根據(jù)學術研究, (A) 是夏朝從建立到滅亡的大致時段。

A、 公元前 2070 年至公元前 1600 年

B、 公元前 3070 年至公元前 1600 年

C、 公元前 1070 年至公元前 600 年

D、 公元前 2070 年至公元前 600 年

2

【單選題】 商朝建國前的時代稱為(D) 。

A、 前商

B、 早商

C、 建商

D、 先商

3

【單選題】 商朝在遷殷時, (B) 在位。

A、 南庚

B、 盤庚

C、 小辛

D、 太康

4

【判斷題】 公元前 900 年時盤庚遷殷。 (×)

?

母系氏族的遺風

1

【單選題】關于契出生的傳說反映了當時商人對(B)的圖騰崇拜。

A、虎豹 B C、大象 D、龍

2

【單選題】“歷史是由勝利者寫的",這句話是(D)的名言。

A、戴高樂 B、肯 C、俾斯麥D、丘吉爾

3

【多選題】關于商朝,描述正確的是(ABD)。

A、夏朝晚期的歷史,包括夏桀的殘暴,都可能是商人帶有宣傳性的介紹

B、商人是趁著夏朝內(nèi)部矛盾激烈時,外來進攻取而代之

C夏朝的滅亡主要原因是遇到了自然災害

D、商朝對夏朝的進攻主要是為了自身發(fā)展

4

【判斷題】學術上對歷史時期的分期,既可以是對歷史時間作一個限定,也可以確定明確的時間點。(x)

5

【判斷題】商人始祖“契”的母親生活在父系氏族社會。(x)

?

商朝的建立及早期生活狀態(tài)

?

【單選題】文獻記載,商朝在盤庚遷殷之前一共遷都(B)次。

A、7 次

B、8

C、9次

D、6 次

2【單選題】商朝歷史發(fā)展的關鍵轉(zhuǎn)折點是(B),國家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不斷積累。

A、契建立商

B、盤庚遷殷

C、商紂王的繼位

D、商戰(zhàn)勝夏

3

【單選題】(C)時期是商朝發(fā)展的頂峰。

A、武乙 B、仲丁 C、武丁 D、庚

4

【判斷題】西方社會的發(fā)展進程呈現(xiàn)出一統(tǒng)性的發(fā)展態(tài)勢。(x)

5

【判斷題】中國是以黃河、長江流域為文明發(fā)展的核心地區(qū),呈現(xiàn)一統(tǒng)性發(fā)展態(tài)勢。(√)

?

商朝國家的發(fā)展

1

【單選題】公元前(A)年是目前人們基本認為的商與周之間的替代的年份,

A、1046 年

B、1230 年

C、1540 年 D、904 年

2

【單選題】(B)發(fā)展階段是商朝的社會性質(zhì)。

A、封建社會

B、 奴隸社會

C、 民主社會

D、 原始社會

3

【多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商朝人宗教信奉的氛圍比較淡薄

B、 中國歷史上朝代都城的建立是以定居某個位置為都城, 并以都城為核心與

周邊形成核心地區(qū)

C、 游牧民族的遷徙是有規(guī)則的

D、 化學肥料是無機肥

4

【判斷題】 商朝人喜歡飲酒, 這說明相對來講糧食是比較富余的。 (√ )

5

【判斷題】 武丁時期的遷都, 商朝從一個移動的王朝過渡到了一個定居的王

朝, 這開啟了中國王朝建立的新模式。 (×)

?

?

?

西周的建立與早期生活形態(tài)

1

【單選題】 知識考古學是(B) 提出來的。

A、 亨廷頓

B、 ???/p>

C、 費正清

D、 羅素

2

【單選題】 西周是從(A) 建國開始的。

A、 周武王

B、 周厲王

C、 周成王

D、 周穆王

3

【多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西周建于公元前 1046 年

B、 甲骨文是具備六書的成熟文字

C、 盤庚定都于安陽

D、 從南方來的周人顛覆了商朝的政權

4

【判斷題】 君王權力無限擴大是中國古代早期的專制。 (×)

5

【判斷題】 目前為止我們已知的中國最早文字是楔形文字。(×)

?

?

對古代專制社會的探討

1

【單選題】 (D) 的兒子后稷, 后來受封在陜西一帶。

A、 簡狄

B、 顓頊

C、 黃帝

D、 姜原

2

【單選題】 (D) 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A、 商湯王

B、 商德王

C、 商文王

D、 商紂王

3

【多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周人早期生活以農(nóng)業(yè)為主

B、 周朝建國標志著向部落生活方式告別

C、 周人的活動軌跡基本是從東南向西北發(fā)展

D、 傳說周人是帝嚳的后代

4

【判斷題】 西周國都最初在洛陽, 后來遷移到西安。 (×)

5

【判斷題】 商人來自內(nèi)地, 而周人來自海邊。 (×)

?

?

西周的建立與滅亡

1

【單選題】 公元前 772 年, 西周被(A) 舉兵攻入, 各地諸侯拒不救援, 幽王

慘敗, 鎬京被破, 西周遂亡。

A、 犬戎

B、 突厥

C、 鮮卑

D、 匈奴

2

【單選題】 公元前 841 年, 西周爆發(fā)了國人暴動。 國人沖進王宮, 厲王倉皇

逃走。 這之后, 朝政由(A) 兩位人物共同執(zhí)掌政權, 史稱“共和執(zhí)政”。

A、 周公、 召公

B、 毅公、 孝公

C、 昭公、 穆公

D、 康公、 厲公

3

【單選題】 (D) 是周朝最后一位王。

A、 周文王

B、 周宣王

C、 周武王

D、 周幽王

4

【判斷題】 周朝的統(tǒng)治方式是宗法制。 (×)

5

【判斷題】 周朝統(tǒng)治的時間約持續(xù)了約 360 年。 (×)

?

?

西周的經(jīng)濟、 文化制度

1

【單選題】 西周的國姓是(C)姓。

A、 姒

B、 嬴

C、 姬

D、 夏

2

【單選題】 宗法關系的核心就在于(A) 。

A、 周天子的人選

B、 科舉考試

C、 諸侯王的人選

D、 大臣舉薦

3

【單選題】 (A) 制度的特點是以宗族血緣為紐帶,與國家制度相結(jié)合, 維護

貴族世襲的統(tǒng)治。

A、 宗法制

B、 郡縣制

C、 禪讓制

D、 三公九卿制

4

【判斷題】 分封地區(qū)的遠近和好壞取決于與周王關系的親疏關系。 (√ )

5

【判斷題】 嚴格區(qū)分嫡庶, 實行嫡長子繼承制是宗法制的一個關鍵內(nèi)容。(√ )

?

?

西周的經(jīng)濟與文化形態(tài)

1

【單選題】 我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以及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是

(B) 。

A、 《史記》

B、 《尚書》

C、 《春秋》

D、 《周易》

2

【單選題】 西周的土地制度是(D) 。

A、 私有制

B、 均田制

C、 承包制

D、 井田制

3

【多選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

B、 周人有一種現(xiàn)實主義宗教觀

C、 周朝是個農(nóng)業(yè)國家

D、 “敬鬼神而遠之”這句話是孟子說的

4

【判斷題】 政治因素是早期中國的城市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 (√ )

5

【判斷題】 王朝國家發(fā)展的性質(zhì)并不是由土地制度的性質(zhì)直接決定的。 (×)

?

?

春秋時期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變遷、 重要性

1

【單選題】 (D) 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A、?《尚書》

B、?《史記》

C、?《漢書》

D、《春秋》

2

【單選題】中國古代史書中,其最重要的體例不包括(C)。

A、編年體

B本體

C、方志體

D、紀傳體

3

【多選題】下列對春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的敘述正確的是(ABD)。

A、分制導致地方諸侯做大

B分封的諸侯王的力量逐漸強大形成了對天子權威的挑戰(zhàn)

C春秋時期遵循了過去王朝發(fā)展的軌跡

D制中蘊含了權力構(gòu)造的變化

4

【判斷題】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文獻體裁是編年體,始于《史記》。(x)

5

【判斷題】諸侯爭霸是春秋時期的動亂主要來源。(√)

?

春秋歷史發(fā)展的基本過程

1

【單選題】“諸子百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是(D)。

A、公孫龍 B、莊子 C、惠施 D、韓非子

2

【單選題】天子權力受到諸侯王的直接威脅,最早出現(xiàn)在春秋的(B)。

A、中期?B、中后期 C、晚期 D、初期

3

【單選題】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在經(jīng)濟、法治方面進行的改革手段包括了(D)。

A、設立制度改善君民關系

B、親民愛民

C、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D、以上都是

4

【判斷題】獨尊儒術是春秋時期思想文化發(fā)展的表現(xiàn)。(x)

5

【判斷題】商周時期,統(tǒng)治者控制著思想文化:春秋時期,這種控制權不斷上升。x

?

春秋時期的思想文化、民族關系

?

1

【單選題】“蠻夷戎狄”中的“戎”,在方位上指的是(B)。

A、東方 B、西方 C、北方 D、南方

2

【單選題】古代國家治理的基本定制是將(D)放在權力格局之上。

A、政治控制

B文化控制?

C經(jīng)濟控制

D思想控制

3

【多選題】春秋時期,諸侯王為了壯大本國實力,開始出現(xiàn)調(diào)和與民眾之間的關系,主要措施包括(ABD)。

A、使政治清明

B、調(diào)整土地制度

C??思想控制嚴密

D??賞罰分明

4

【判斷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是春秋時期民族劃分的標準。(√)

5

【判斷題】孔子名孔丘,其生卒年是公元前710-653年。(x)

?

戰(zhàn)國七雄

1

【單選題】戰(zhàn)國在春秋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質(zhì)的升華,這主要體現(xiàn)在(D)方面。

A、經(jīng)濟制度改革

B民族融合

C 百家爭鳴的文化局面

D政治領導體制

2

【單選題】在戰(zhàn)國后期,唯一能與秦國相抗衡的國家是(A)。

A、楚國

B、齊國?

C、趙國

D、燕國

3

(單選題】秦國強盛的重要素是因為(B)給泰帶來天翻地器的變化。

A、諸侯聯(lián)盟 B商鞅變法?C、合縱 D、連橫

4

【判斷題】中國歷史上有外戚勢力和宦官勢力來干涉朝政的勢力,且最早的宦官出現(xiàn)在秦朝。(x)

5

【判斷題】戰(zhàn)國時期延續(xù)了春秋時期的社會發(fā)展,但兩者之間的社會制度不存在本質(zhì)區(qū)別。(√)

?

從春秋到戰(zhàn)國:中央集權化道路

1

【單選題】西周實行的(D),其本身就蘊含著一種權力變化的空間。

A、禪讓制

B、中央集權制

C、郡縣制

D、分封制

2

【單選題】《東方專制主義》一書提出,(A)與東方專制權力結(jié)構(gòu)有關。

A、治水 B、游牧 C、商業(yè) D、賦稅

3

【多選題】下列對秦朝統(tǒng)一中國的疆域版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到達現(xiàn)在的長城沿線

B、南邊到交趾

C、西邊到達河西走廊

D、東邊到達今天的安徽

4

?

?

【判斷題】關于中國最終走向一統(tǒng)的原因分析,現(xiàn)代國內(nèi)的學者比較認同魏特夫的觀點。(x)

5

【判斷題】公元前450-221年之間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x)

?

戰(zhàn)國時期的經(jīng)濟基礎變化與變法圖強

?

【單選題】歷朝歷代延續(xù)的重本抑末,“末”指的是(D)。

A、官宦仕途 B、業(yè) C、農(nóng)業(yè) D、工商業(yè)

2

【單選題】“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百畝之糞,上農(nóng)夫食九人",語出(B)。

A、墨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3

【單選題】戰(zhàn)國時代,隨著(D)的出現(xiàn),生產(chǎn)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A、銅器 B木器 C、陶器

D、鐵器

4

【判斷題】所有貴族們的權力在戰(zhàn)國時期的變法中得到了加強。(x)

5

【判斷題】李悝在燕國實施的制度變法,是戰(zhàn)國時期最早進行且最著名的制度變法。(x)

?

戰(zhàn)國時期的制度建設、民族問題與時代思想

1

【單選題】(A)是戰(zhàn)國時期主張勒儉的思想家。

A、墨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2

【單選題】戰(zhàn)國時代的西部地區(qū)主要是指(B)。

A、越人

B、羌系民族

C、胡系民族

D、蜀人

3

【單選題】下列關于荀子思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C)。

A、主張法制

B、人要行善

C、性善論

D 重視人自身的能力

4

【判斷題】變法家商鞅的作品有《盡地力之教》。(x)

5

【判斷題】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各民族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非常清晰的劃分,根據(jù)其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x)

?

秦朝的制度性建設

1

【單選題】(A)開始商鞅變法。

A、公元前 356 年

B、公元前 369 年

C、 公元前 366 年

D、 公元前 359 年

2

【單選題】 “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指的是(D) 。

A、 丞相、 太尉、 奉常

B、 丞相、 衛(wèi)尉、奉常

C、 太仆、 太尉、 奉常

D、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3

【多選題】 下列屬于秦朝統(tǒng)治思想的是(ABD) 。

A、 主張專制

B、 中央垂直領導

C、 剛?cè)岵?/p>

D、 受法家思想影響

4

【判斷題】 由于游牧民族人們驍勇善戰(zhàn), 所以與農(nóng)耕國家相比, 其國家基礎

更為實在和牢固。 (×)

5

【判斷題】 依賴于法家思想的“法術勢”, 秦始皇用軍事戰(zhàn)爭去建立國家, 但力

圖通過實施仁政來建設國家。 (×)

?

?

秦王朝的剛性統(tǒng)治

1【單選題】秦朝禁錮思想文化自由發(fā)展的典型事件是(C)。

A、廣泛納諫 B、收繳兵器 C、焚書坑儒 D、獨尊儒術

2

【單選題】秦始皇時期,他將全國文字統(tǒng)一為(C)。

A、隸書 B、大篆 C、小篆 D、楷書

3

【多選題】下列屬于秦朝統(tǒng)治內(nèi)容的是(ABC)。

A、書同文 B、車同軌 C、統(tǒng)一貨幣

D、設置三省六部制

4【判斷題】秦國治理國家繼續(xù)采用分封制。(x)

5【判斷題】在比較短的時間內(nèi),迅速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帝國是秦朝實施的剛性統(tǒng)治的積極性。(√)

?

秦王朝的滅亡原因

?

【單選題】秦始皇一生共東巡視了全國(A)次。

A、五 B、六 C、四 D、三

2

【單選題】秦國的第二任皇帝是(D)。

A、 B、蒙恬 C、子嬰 D、胡亥

3【單選題】秦始皇去世時,(C)是國家面臨的最強大政治對手。

A、突厥勢力

B、女真勢力

C、匈奴勢力

D鮮卑勢力

4

【判斷題】秦朝滅亡的一個根本性原因是統(tǒng)治集團和廣大民眾之間的矛盾激化。(√)

5

【判斷題】在古代的解釋中,皇帝超越了自己的權力范圍而行使權力就是指專權。(x)

?

秦王朝滅亡的啟示

1

【單選題】秦朝是(B)滅亡的。

A、公元前107年

B、公元前207

C、公元前 200 年

D、公元前180年

2

【單選題】(D)是秦朝對中國歷史的貢獻。

A、社會結(jié)構(gòu)的構(gòu)建

B、制度性建設

C、體制性建設

D、以上都有

3

【判斷題】 中國歷史上主要是由貴族決定文化觀念的。 (×)

4

【判斷題】 中國古代社會平民與貴族的轉(zhuǎn)換比歐洲頻繁。 (√ )

?

?

楚漢相爭

1

【單選題】 秦朝末年, 起義軍攻入咸陽后, (D) 命令火燒阿房宮。

A、 項梁

B、 劉邦

C、 范增

D、 項羽

2

【單選題】 西漢王朝的建立者(D) , 來自草根民間, 被稱為漢高祖。

A、 劉恒

B、 劉啟

C、 劉盈

D、 劉邦

3

【單選題】 下列哪個事件與項羽無關? (B)

A、 烏江自刎

B、 沛縣人士

C、 虞姬

D、 西楚霸王

4

【判斷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出自《垓下歌》 。 (√ )

5

【判斷題】 據(jù)記載, 西漢王朝的持續(xù)時間是250 年。 (×)

?

?

西漢的建立

1

【單選題】 淮南王(B) 是劉邦第一批分封的諸侯王。

A、 韓信

B、 英布

C、 樊噲

D、 彭越

2

【單選題】 三國時期, 魏國得(C) 被稱為“奸雄”。

A、 諸葛亮

B、 劉備

C、 曹操

D、 孫權

3

【單選題】 在政治制度上, 漢朝施行(D) 。

A、 分封制

B、 郡縣制

C、 察舉制

D、郡縣制為主、分封制為輔

4

【判斷題】西漢初年的稅收制度是輕徭薄賦、三十稅一。(√)

5

【判斷題】分封制是由共主或中央王朝分封領地給王室成員、貴族和功臣,所封之地稱為“諸侯國”。(√)

?

西漢統(tǒng)治背后的思想

1

【單選題】漢朝統(tǒng)治集團的統(tǒng)治形式是相對(A)。

A、剛?cè)嵯酀?/p>

B、強權政治

C、剛性的

D、柔性的

2

【單選題】漢朝初年劉邦主張無為而治,而非秦朝所采用的“法術勢”。無為而治是(D)的政治主張。

A、孟子 B C、孔子 D、老子

3

【單選題】在經(jīng)濟方面,(C)是以劉邦為代表的統(tǒng)治集團采取各種措施的目標。

A、 重視商業(yè)發(fā)展

B、 增加稅收

C、 減輕農(nóng)民負擔

D、 加強中央集權

4

【判斷題】 墨子的思想是秦朝采用的法家思想的來源。 (×)

5

【判斷題】 中國統(tǒng)治王權從貴族集團下滑至平民階層的標志是“西漢建立, 劉

邦上臺”之后。 (√ )

?

?

西漢歷史變遷的基本狀態(tài)

1

【單選題】 西漢時期, 皇帝被晁錯和賈誼建議進行(B) 。

A、 發(fā)展農(nóng)業(yè)

B、 削藩

C、 發(fā)展商業(yè)

D、 發(fā)展商業(yè)

2

【單選題】 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 年代跨越(C) 。

A、 公元前 140-78 年

B、 公元前 104-87 年

C、 公元前 140-87 年

D、 公元前 104-78 年

3

【多選題】 下列屬于“文景之治”的是(ABC) 。

A、 人民休養(yǎng)生息

B、 賦稅減少

C、 重視農(nóng)業(yè)發(fā)展

D、 抑制人口

4

【判斷題】 劉邦之后, 進入了呂后統(tǒng)轄的時代。 (√ )

5

【判斷題】 據(jù)歷史記載, 西漢時期是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 (×)

?

?

漢武帝的統(tǒng)治及評價

1【單選題】諸侯王權力問題最后徹底被(A)解決了。

A、漢武帝

B、漢文帝

C、漢獻帝

D、漢景帝

2【單選題】漢朝歷史上當政時間最長,在位五十余年的皇帝是(A)。

A、漢武帝 B、漢文帝 C、漢獻帝 D、漢景帝

3【單選題】《推恩令》是(D)的建議。

A、董仲舒 B、東方朔 C、衛(wèi)子夫 D、主父偃

4

【判斷題】劉邦這位皇帝富有智慧,且情商很高。(√)

5

【判斷題】漢武帝時期不光要求經(jīng)濟發(fā)展,還需要一個全方面實現(xiàn)社會的變革。(√)

?

漢武帝對君相關系改革與確立

1

【單選題】 漢武帝從平民布衣中選取了(A) 為相, 開啟了中國君與相關系的

先例。

A、 公孫弘

B、 霍去病

C、 公孫策

D、 晁錯

2

【單選題】 叔孫通規(guī)范劉邦, 曾用了(C) 的禮節(jié)。

A、 法家

B、 名家

C、 儒家

D、 道家

3

【單選題】 漢武帝采用加官的辦法, 加官的職位包括了(D) 。

A、 給事中

B、 侍中

C、 常侍

D、 以上都是

4

【判斷題】 在漢武帝之前, 宰相是根據(jù)辦事治國的能力來被任命的, 無論是

草根還是貴族。 (×)

5

【判斷題】 到漢武帝時期, 已基本解決君權和相權的矛盾。(×)

?

?

漢武帝的官制與人才選拔制度

1

【單選題】 到東漢時期, 中朝官直接形成了一個(A) 機構(gòu)。

A、 尚書臺

B、 內(nèi)閣

C、 軍機處

D、 國子監(jiān)

2

【單選題】 三公九卿制在(C)時期直接演變?yōu)槿×恐啤?/p>

A、 魏晉南北朝

B、 西漢

C、 隋唐

D、 東漢

3

【單選題】 漢武帝時期, 漢朝選拔人才的新途徑是(C) 。

A、 貲選制

B、 任子制

C、 郡首舉孝廉

D、 建立太學

4

【判斷題】 到北宋時期, 軍事由中書院負責, 行政由樞密院負責。 (×)

5

【判斷題】 朱元璋開始建立了宰相制度。 (×)

?

?

漢武帝設立刺史

1

【單選題】 中國近代意義上的大學體系確立是(B) 年。

A、 1856 年

B、 1898 年

C、 1900 年

D、 1798 年

2

【單選題】 在公元前 106 年, 漢武帝把全國分成了(D) ,每個部派設一名刺

史。

A、 十四州部

B、 十五州部

C、 十二州部

D、 十三州部

3

【單選題】 在(C) 開始設立了古代科舉制度。

A、 魏晉南北朝

B、 西漢

C、 隋朝

D、 東漢

4

【判斷題】 漢武帝時期, 許多郡國學校被設立在中央地區(qū)來促進人才培養(yǎng)。

(×)

5

【判斷題】 為了加強大一統(tǒng)皇權的需要, 漢武帝時期設立了刺史, 察舉征辟

制度, 建立了太學等制度。 (√ )

?

?

漢朝軍隊建設與酷吏政治

1

【單選題】 西漢時期律法規(guī)定, 男子一生中要服兵役(A) 年。

A、 2 年

B、 3 年

C、 4 年

D、 1 年

2

【單選題】 酷吏主要依附于(D) , 用嚴酷的手段來打擊官員或者民眾。

A、 地方刺史權力

B、 宰相權力

C、 地方豪強勢力

D、 君主權力

3

【單選題】 下列酷吏人物中不屬于漢武帝時期的是(B) 。

A、?周揚

B、?來俊臣

C、杜周

D、張湯

4

【判斷題】依靠武器是冷兵器時代主要作戰(zhàn)特點,因此對士兵的身體素質(zhì)要求不太高。(x)

5

【判斷題】漢武帝時期采取了統(tǒng)一貨幣的措施,因為那時的貨幣質(zhì)量低劣造假幣等影響經(jīng)濟發(fā)展與國庫財政。(√)

?

?

漢朝的經(jīng)濟制度

1

【單選題】中國古代社會,(D)是必須實行國家控制的。

A、鹽和絲綢

B、鹽和茶葉

C、 茶葉和鐵

D、 鹽和鐵

2

【單選題】 (C) 是平準法的目的。

A、 對必需物資進行中央調(diào)控

B、 控制個體商販行為

C、 平抑物價

D、 登記商人的財產(chǎn)

3

【單選題】 對商人、 手工業(yè)者、 高利貸者和車船所征的賦稅在漢代的稅法中

被稱為(C) 。

A、 告緡

B、 均輸

C、 算緡

D、 平準

4

【判斷題】 漢武帝時期的統(tǒng)治思想可以概括為外儒內(nèi)法。 (√ )

5

【判斷題】 公元前 114 年, 漢武帝下令采取告緡政策, 鼓勵告發(fā), 并規(guī)定以

所沒收違令商人財資的一半, 獎給告發(fā)人。 (√ )

?

?

漢朝的民族問題

1

【單選題】著名的(C) 表明漢朝沒有力量征服匈奴, 所以漢朝采取和親等措

施來換取邊界的安定。

A、 楚漢之爭

B、 圍魏救趙

C、 白登之圍

D、 赤壁之戰(zhàn)

2

【單選題】 (D) 是張騫出使西域的最初目的。

A、 攻擊鮮卑

B、 溝通文化

C、 發(fā)展經(jīng)濟

D、 攻擊匈奴

3

【單選題】 漢朝時期, 羌人的活動區(qū)域是以(B) 為中心。

A、 廣東

B、 青海

C、 山西

D、 陜西

4

【判斷題】 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 匈奴民族就已經(jīng)有了完整的民族認同。 (×)

5

【判斷題】 在北部地區(qū)修筑長城時, 漢朝控制了河西走廊,并修筑了張掖、

武威、 酒泉和敦煌四個郡。 (√ )

?

?

西漢末年王莽改制

1

【單選題】 下面關于王莽改制說法不正確的是(C) 。

A、 不合乎時宜

B、 導致王朝覆滅

C、 并非真正按照托古改制來實行

D、 引起農(nóng)民反抗

2

【單選題】 漢朝末期, 王莽是以(B) 的身份參與漢朝決策的。

A、 宰相

B、 外戚

C、 宦官

D、 地方貴族

3

【單選題】 () 是由皇權擴張將導致的(D) 。

A、 宦官專權

B、 外戚勢力崛起

C、 非制度性專政

D、 以上都是

4

【判斷題】 孔子提出“克己復禮”, 希望恢復先周的體制。 (√ )

5

【判斷題】 東漢末年, 整個社會各個方面的矛盾再一次激化, 出現(xiàn)了王莽改

制的現(xiàn)象。 (√ )

?

?

東漢基本的政治特點

1

【單選題】 劉秀政權建立的時間是在(D) 。

A、 公元 30 年

B、 公元 20 年

C、 公元 15 年

D、 公元 25 年

2

【單選題】 針對那些幫其即位的地主豪強勢力, (C) 提出“生活上優(yōu)厚待遇,

政治上盡量少參與。 ”

A、 劉備

B、 劉邦

C、 劉秀

D、 劉徹

3

【單選題】 (D) 是東漢政治的基本特點。

A、 東漢后期, 官僚士大夫集團共同對付外戚和宦官

B、 豪強勢力成為氣候

C、 加強中央集權

D、 以上都對

4

【判斷題】 是東漢后期士大夫代表人物之一是叔孫通。 (×)

5

【判斷題】 皇后、 皇太后的勢力比較強大, 尤其是太后, 原因是由于東漢的

皇帝許多都太小, (√ )

?

?

東漢王朝經(jīng)濟發(fā)展的特點

1

【單選題】曹魏的開國皇帝是(B), 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文學家, 。

A、 曹植

B、 曹丕

C、 曹叡

D、 曹操

2

【單選題】 對東漢王朝經(jīng)濟發(fā)展的特點, 描述錯誤的是(B)。

A、 南方經(jīng)濟開始迅速發(fā)展

B、 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中心在南方

C、 從小農(nóng)經(jīng)濟逐漸演化為田園大地主經(jīng)濟

D、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

3

【單選題】 中國社會的經(jīng)濟重心是從(A)?開始由北方向南移的。

A、 安史之亂

B、 貞觀之治

C、 五胡亂華

D、 永嘉之亂

4

【判斷題】?地主莊園經(jīng)濟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經(jīng)濟的主要形式。 (×)

5

【判斷題】 士大夫所掌控的輿論力量最終擊敗了東漢末年宦官的勢力。 (×)

?

?

東漢王朝的民族關系

1

【單選題】 東漢中后期, 匈奴一分為二, 其中(A) 與漢朝關系很好, 并獲得

了漢朝的力量抗衡其他匈奴勢力。

A、 呼韓邪單于

B、 蒲奴單于

C、 北單于

D、 冒頓單于

2

【單選題】 東漢社會的民族問題主要體現(xiàn)了兩點, 分別是(C) 。

A、 匈奴問題和突厥問題

B、 突厥問題和西域問題

C、 匈奴問題和西域問題

D、 匈奴問題和鮮卑問題

3

【單選題】 今天歐洲的(C) 附近就是當年北匈奴被打敗后被迫遷徙過去的地

方。

A、 英國

B、 丹麥

C、 匈牙利

D、 希臘

4

【判斷題】 在歷史上據(jù)記載, 民族遷徙多是由西向東, 而由東向西遷徙較少。

(×)

5

【判斷題】 根據(jù)記載, 印度恒河流域是亞歷山大東征時到達過最遠的地方。

(√)

?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基本特點

1

【單選題】 東漢時期, 人口達到約(C) 萬。

A、 3000-4000

B、 4000-5000

C、 5000-6000

D、 2000-3000

2

【單選題】 在東漢軍閥混戰(zhàn)中, (B) 是最早起家的。

A、 袁紹

B、 董卓

C、 曹操

D、 劉備

3

【單選題】 身在“五世三公一帝王”家族, 且被封為鄴侯的是(A) 。

A、 袁紹

B、 司馬懿

C、 曹操

D、 董卓

4

【判斷題】 魏國的地理條件在三國鼎立中是最好的。 (√)

5

【判斷題】 據(jù)官方戶口統(tǒng)計的記載, 蜀國是魏蜀吳三國中人口最少的。 (√)

?

?

從三國到西晉王朝

1

【單選題】 西晉王朝的建立和終止的時間是(B) 。

A、 公元 265-公元 416 年

B、 公元 265-公元 316 年

C、 公元 165-公元 316 年

D、 公元 165-公元 216年

2

【單選題】 西晉王朝在政治上的混亂, 可以用(C) 來形容。

A、 三家分晉

B、 七雄爭霸

C、 八王之亂

D、 七國之亂

3

【單選題】 在權力更替中, 曹魏被(D) 取代了, 形成一個新的王朝。

A、 劉氏

B、 諸葛氏

C、 孫氏

D、 司馬氏

4

【判斷題】 三國時期, 實力最強的是蜀國。 (×)

5

【判斷題】 西晉王朝的皇權被分解的原因是其政治體制和人事安排不當。 (√)

?

?

東晉王朝的建立與門閥政治

1

【單選題】 今天的(B) 是東晉建都的地點。

A、 洛陽

B、 南京

C、 安陽

D、 西安

2

【單選題】 東晉的統(tǒng)治呈現(xiàn)出了(B) 的特點。

A、 三公九卿制

B、 門閥世族政治

C、 中央垂直領導

D、 三省六部制

3

【單選題】 東晉王朝是由(D) 建立的。

A、 司馬炎

B、 司馬紹

C、 司馬衷

D、 司馬睿

4

【判斷題】 支持西晉建立的世族大家之一是王導。 (×)

5

【判斷題】 “魏晉南北朝時代是‘貴族’時代”的觀點是中國現(xiàn)代史學家田余慶先

生提出的。 (√)

?

?

東晉王朝人口遷徙與經(jīng)濟特征

1

【單選題】 客家族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征的(D) 族分支族群。

A、 滿

B、 朝鮮

C、 土家

D、 漢

2

【單選題】 兩晉以及南朝時的土斷, 指以(A) 為準, 將人戶著之于籍。

A、 現(xiàn)居地

B、 籍貫

C、 出生地

D、 以上均不對

3

【單選題】 據(jù)文獻記載, (B) 是中國歷史上最早促使中原漢族居民大舉南遷

的歷史事件。

A、 貞觀之治

B、 永嘉之亂

C、 安史之亂

D、 南宋滅亡

4

【判斷題】 東北一帶是現(xiàn)代客家人的居住聚集點。 (×)

5

【判斷題】 東晉王朝的僑州、 僑郡、 僑縣問題反映的是大族的利益, 但沒有

對皇族的勢力造成影響。 (×)

?

?

東晉王朝的政治、 文化特征

1

【單選題】 漢代時期與魏晉時期的思想特點分別是(B) 。

A、 獨尊儒術與百家爭鳴

B、 獨尊儒術與崇尚玄學

C、 崇尚玄學與百家爭鳴

D、 百家爭鳴與崇尚玄學

2

【單選題】 (B) 是東晉政治的核心特點。

A、 地方世族各自為政

B、 世族與皇權結(jié)合

C、 宦官專政

D、 中央政府垂直領導

3

【單選題】 東晉的第三代皇帝, 廟號“顯宗”的皇帝是(D) 。

A、 司馬睿

B、 司馬昭

C、 司馬師

D、 司馬衍

4

【判斷題】 匈奴、 客家、 羯、 氐、 羌就是魏晉時期的五胡。(×)

5

【判斷題】 唐代早期就開始崇尚新儒學。 (×)


《中國古代史》章節(jié)測試答案學習T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南和县| 老河口市| 汶川县| 青川县| 盱眙县| 东源县| 罗定市| 彰化县| 本溪| 中江县| 仲巴县| 宜州市| 蓬溪县| 田林县| 邵阳县| 东平县| 徐水县| 阿克苏市| 林周县| 双桥区| 万年县| 华容县| 马鞍山市| 广州市| 武义县| 武城县| 辉南县| 财经| 蓬莱市| 新建县| 大庆市| 望奎县| 乌拉特前旗| 宁明县| 翁牛特旗| 红桥区| 通山县| 柳林县| 惠东县| 津南区| 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