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館起舞:M+攜手香港芭蕾舞團關注氣候變化,帶來網上節(jié)目《超越碳排放》

今年夏天,熱浪席卷全球,氣候變化所造成的極端天氣變得更加頻繁和強烈。世界將不可避免地面臨多重氣候危害,人類的健康和福祉也會遭遇重大威脅。除了以科學去應對,在M+,讓我們試著以視覺文化去感受和反思。

2022年8月20日至9月4日,M+攜手香港芭蕾舞團呈現(xiàn)網上節(jié)目《超越碳排放》,旨在以文化藝術的跨界合作,喚起大眾關注現(xiàn)今最為迫在眉睫的氣候變化問題。越來越多的科學報告顯示,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來自人類活動,而人類覺知后的行動也是重塑氣候、保護地球的關鍵因素。

《超越碳排放》以赫爾佐克和德默隆建筑事務所設計的M+大樓為舞臺,由香港芭蕾舞團在這座恢宏的建筑物里上演八出精心編排的小舞段,以“凡人的無知”和“人類的痕跡”兩大主題來探討環(huán)境危機,并通過身體的有力表達引領觀眾進入一段探索、反思和砥礪之旅。節(jié)目更將呈現(xiàn)特別表演《解救》,以抽象的舞蹈形式反映氣候危機的實質問題。

網上節(jié)目《超越碳排放》,
正在M+博物館官網和Bilibili主頁拉開帷幕,
8月20日至9月4日
限時兩周免費觀看,切勿錯過!


《那夢澄明》
人類儼如宇宙的主人,往往肆意操控世界。大地之母常懷著慈悲仁愛之心,一邊負傷一邊默默承受所有試煉。
位置:M+地下大堂
編舞:尊尼芬·斯納
音樂:石橋薰《那夢澄明》


《染》
人類活動浸染著地球上其他生物和事物的發(fā)展,日積月累的改變將對萬物構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位置:M+中庭
編舞:梁晉朗
音樂:馬克斯·李希特《薩拉熱窩》


《報應》
盡管人類面對未來總是汲汲求生,卻對大自然的呼喊卻充耳不聞。人類漠視環(huán)境的訴求,一邊違背自然之道,一邊奮力抵御,避免演化成未知之物。
位置:M+東入口
編舞:卡諾意
音樂:ERA《Ameno》


《生生不息》
大家勠力同心,樹木終于植根大地、茁長成蔭,生態(tài)的平衡與和諧慢慢恢復。播下的種子帶來新的生命,一同感受未來的希望。
位置:M+光庭長廊
編舞:李林
音樂:拉普斯利《車站》


《魅惑警戒》
汽笛聲鳴在耳畔。那是警告,也象征著希臘神話中將海員媚惑至死的海妖賽壬(Siren)。反觀人類的所作所為,我們也往往為了滿足一己一時之欲,在環(huán)境中留下永久的痕跡,使地球遭受巨大的破壞。
位置:M+會堂
編舞:謝茜嘉·貝露?
音樂:Shygirl《無禮》


《無形的回聲》
世間萬物,擲地有聲。
該作品的服裝和道具全部由塑料廢棄品制成。編導會將每次排練所用的塑料袋收集起來,歷經八個月的累積以及對每一片塑料的剪裁與再利用,獨具匠心地構成了作品所需的道具與服裝,重達25公斤??吹靡姷姆e少成多,呼吁人們心中滴水穿石的力量。
位置:M+潛空間
編舞:馮競儀
音樂:韋華第《若非上主》,RV608


《傾瀉》
這場獨舞表演以一大堆在“快餐時裝”周期中被丟棄的衣物為場景,以《山崩》為背景音樂,預言著人類貪婪傲慢帶來的災難性后果。
位置:M+大臺階
編舞:陳曼韶
音樂:狄克西女子合唱團《山崩》


《碳足跡》
自知或不自知,人類每天都在各種瑣碎的日常行為中對周遭環(huán)境造成影響。我們選擇我們的態(tài)度和行為,而我們最終會承擔自己的選擇。
位置:M+光庭長廊
編舞:林昌沅
音樂:克里斯托夫·菲利皮《產生》


《解救》
氣候危機不僅是眼前的難題,也是看似遙遠而抽象的人類命運?!督饩取穱L試以純粹的抽象手法,探索環(huán)境變遷如何改變人類對時間與空間的體驗。舞者的身體勾畫出時間和空間的新形態(tài),暗示著氣候變化對個人或整體流動性無可避免的影響,也邀請觀眾一同探索如何面對持續(xù)不斷的不可逆之變。
編舞:史蒂芬·施洛普夏爾
音樂:藍色電晶體《開始》第1、2及3部

感謝香港芭蕾舞團為M+的所有觀眾呈現(xiàn)如此精彩的創(chuàng)作。
感謝與我們相約在網上劇場將節(jié)目完整欣賞的每一個你。
讓內心的洶涌與沉思代替落幕時應有的掌聲——我們相信,藝術所激發(fā)的覺知最終會抵達行動。
2022年8月20日至9月4日,M+官網相關活動頁面及M+博物館Bilibili主頁會展出相關節(jié)目視頻。限時兩周觀看,切勿錯過!

網上講座
8月26日周五19:00,我們還將舉辦相關網上講座“M+藝活 x 香港芭蕾舞團:博物館、舞蹈與氣候變化”。M+副總監(jiān)及總策展人鄭道煉、香港芭蕾舞團藝術總監(jiān)衛(wèi)承天,以及國際氣候變化與水風險策略專家兼 CWR 創(chuàng)始人和總監(jiān)Debra Tan將展開對話,探討文化機構如何攜手合作,提高公眾對這些重大議題的關注。
講座將以網上直播(Zoom)的形式進行,免費參加,預約請瀏覽M+官網的活動網頁。
文中視頻及照片由香港芭蕾舞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