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鐵路鎮(zhèn)江西站支線(舊滬寧鐵路鎮(zhèn)江段)寶蓋山隧道遺址小探

開篇先說明一下,本文圖片采集于2018年12月-2019年2月,與當前情況可能有所出入,具體以現(xiàn)場情況為準。

? ? ? ? 上世紀初,滬寧鐵路交由英國人修建。當時為了避開不利地形,特別避開南京棲霞山而將鐵路繞到了江邊。而在鎮(zhèn)江,英國人卻為了讓鐵路靠近自己的領事館,專門繞路修建了當時該線唯一的隧道,即寶蓋山隧道,并在寶蓋山西側修建了舊鎮(zhèn)江站。
斗轉星移,滬寧鐵路到了復線提速的時間,這條線也就被裁彎取直,改成了鎮(zhèn)江西貨場專用線,而老的鎮(zhèn)江站亦被拆除。2004年,由于穿城而過的鐵路專用線嚴重影響交通,所以鎮(zhèn)江市與原上海鐵路局合議,全面拆除該線路,如今,只有這條隧道保留,其余早已不見蹤影。

舊滬寧線的遺址大多已經(jīng)消失,僅保留了少部分,地圖上畫了一條大概的線,不過不是很準(應該說是很不準,圖一樂)。最西側的鎮(zhèn)江西站貨場如今已經(jīng)變成了農產(chǎn)品交易中心,再往西側線路痕跡徹底消失。寶蓋山隧道東側出口,線路遺址沿著寶蓋路延伸了一部分,再往東的平地也遂告消失。

線路實際從鎮(zhèn)江東站引出,不過引出線現(xiàn)在也拆了大半,還沒出站就到頭了,不過信號設備還留著調車用。有興趣的可以去看剝蒜籽之前坐Z176拍的視頻:側方展望:鎮(zhèn)江東站——南京站,應該還可以看到一些,不過一般人進不去,所以也就不單獨截張衛(wèi)星地圖了。


寶蓋路與舊鐵路的交匯點,鐵路遺址從這里開始,當年的線路遺址早已拆除,于是乎社區(qū)把小路的地磚搞成了和鐵軌相似的寬度,以紀念這個曾經(jīng)緊挨鐵路的地方。



一座曾經(jīng)的人行天橋,因為機車熏黑了橋梁上部,所以當?shù)厝朔Q之為“黑橋”。1978年后線路已經(jīng)遷移,這段線路也從雙線變成了單線,如今已經(jīng)看不出復線的痕跡了??雌饋硐藿缢坪醪惶珘颍贿^當年的路基實際還要再往下很多,如今居民的人行步道為了和寶蓋路平齊,已經(jīng)往上填了不少土。

黑橋再往前走幾步就看到了圍墻,線路遺址就此也就到頭了。

從寶蓋路繞到旁邊的太古山路上,這是一條2019年新開通的道路,上跨線路遺址。不過說實話這個上跨高度屬實有些大可不必了。線路已經(jīng)不可能恢復,似乎也沒有計劃開行有軌電車或者把隧道改建為公路隧道。

太古山路往西北看就能清晰地看到寶蓋山隧道。隧道前是一個拱門,這里是原初的隧道口,后因戰(zhàn)火波及,后方的山體被炸開,只留下這個空洞洞的洞口。等到修復時,既然山腳已經(jīng)被炸開,索性把隧道往后挪了不少。不過模糊的記憶里,隧道口似乎有段緊挨著的路,不知道是拆除了還是記錯了。

從周圍的路走到山的另一側有些繞,所以選擇了從山上過,順便看看山上能不能找到什么可靠的遺址。不過很顯然山上并沒有什么東西,甚至找不到可以拍到隧道口的安全地點,于是乎只好徒步下山,但是彎彎繞繞的山路又遠離了遺址,所以呢,其實也不是個好選擇。

繞到西側,朱方路上有堵可疑的圍墻用展板蓋住,實際上呢,后方就是隧道的西側出口,不過既然不通,也就擋住了,圍墻出來就是朱方路道口,這里直到拆除前都是復線。



繞進居民區(qū),電線桿子上寫著鐵路支線,居民的房子邊有幾根廢棄的枕木,那應該就是這兒了。




在居民區(qū)里很容易找到一處可以看到隧道入口的地點,旁邊還有個碉堡。線路由復線改單線后,路基也被新建的民房占據(jù)。隧道口和棲霞山老隧道類似,都已經(jīng)封堵起來,不過這里還多了塊文物保護的牌子,畢竟寶蓋山隧道的建成時間比棲霞山廢棄隧道早了50多年。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線路路基遠低于居民區(qū)的平地,想拍到還得走過一個比較陡的小坡,晴天倒是沒有什么大問題,但是雨雪天氣可就另當別論了,剝蒜籽想拍雪天的寶蓋山,就在這里摔了個大跟頭。



再往西是中山公園,里面弄了半臺蒸汽機車和一小段軌道,蒸汽機車寫了個“中山號”,意義不明,久而無人管理,里面已經(jīng)成為了野貓嬉戲的場所。不過這些都是后面搬過來的了。鎮(zhèn)江西站貨場在搬遷之前,使用的是東風5內燃機車。公園里有幢平房,可能是古早時期的鎮(zhèn)江站的附屬建筑。


中山公園之后就是中山北路道口,這里的痕跡被徹底抹除,線路路基的遺址上建起了東方偉業(yè)廣場,只剩下“車站路”這個空洞的名字。



中山公園西側是原鎮(zhèn)江工務段的舊址,立了塊鎮(zhèn)江站遺址的牌子,不過站區(qū)已經(jīng)徹底沒有了。展板里還有新曙光號動車組的照片,最后的信息保留至2004年,剩下的,在歲月的蹉跎中已經(jīng)逸散。

滬寧線鎮(zhèn)江段舊線遺址小探就此結束,由于碩大的農貿市場里沒找到具體和鐵路相關的遺跡,所以也就沒有拍照了。當然如果有時間的話,附近的西津渡遺址也是個挺有意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