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委屈的活著,有錯嗎?


如果標題里的疑問太過抽象,我們不妨用更為現實的說法來發(fā)出質疑,
努力生活,努力堅持,但是收獲究竟去了哪里?
上面的疑問,每個人心里都有答案。
而且不同的答案,對應著不同的人生境地。
努力之后的收獲,攥在手里,能讓自己有所得有所獲的人,他們是了不起的人,是幸運的人。
而努力之后,讓別人給“收獲”了,自己只留下了很少的一部分,勉強維持生活,勉強與生活妥協,
這樣的人,雖不能完全怪罪于命運,但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命運的捉弄:
或者說,如果我們把這件事以“這是命運的安排,真的不是XX”的理解去讓自己接受,最起碼心情還會好受點。
因為,如果這與命運無關的話,
那么其原因,恐怕往往會讓人不僅不能接受,
甚至,還會去痛恨。

痛恨這兩個字,是痛在前,恨在后。
痛,是付出的太多,是努力付之東流之后的一種痛感。
這個時候還沒有恨,這個時候有的只有對自己能力不足,對當下和未來判斷不清的一種自省。
關于這個問題,我想說一些我個人體會。
我所認識的那些沒有背景,一直以匍匐的姿態(tài)在社會上求生的普通人,他們對努力這件事的認識有一個共鳴,
“不是我想努力,而是不努力不行?!?/p>
內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時間不等人,精力不等人。
雖然大家嘴上總是說一些抱怨的話,一些對某某不公,亦或是怨氣很大的觀點,但說歸說,做還是得堅持著,不管情緒如何,不管付出如何,該做還是要做。
也就是說,他們一直在承受著痛,也一直付出著痛所帶來的代價。
起初他們并不恨,不是沒有恨,而是覺得恨不會改變什么。
試問一句,誰不知道如今這世道的公與不公,平衡與不平衡?
隨便聽兩句公園大爺大媽的念叨,去那些深夜一條街里聽聽飯館里傳出的叫喊。
誰人不懂公平二字的分量?誰人不懂高低之間的落差?
都懂。所以真正的問題,不在于“誰不懂?”
而是“懂,不等于可以接受?!?/p>
這就類似于,人們排隊去買東西,插隊的人就是不對,有些人面對這種行為,內心深處罵兩句,指責指責,有的人站出來罵兩句,有的人可能會用行動來“遏止”對方插隊的行為。
程度上可大可小,甚至在代價上也存在區(qū)別,但是,
制止別人插隊,制止別人侵害自己的利益,有錯嗎?
我們不能因為某些人說“這就是社會現象”或是“沒辦法的,你也管不了”這樣聽起來很大明白的話,所以就把錯的事情接受為一種事實,如果所有的人都退怯了,都對這種侵害他人利益的事情當成是一種常態(tài),
那么其結果,就是被侵害的行為會越來越深。
所以痛到最后成為了恨,有些人的恨,可能是在心中的一些念叨,有些人可能就是指著侵害利益的人一頓臭罵,罵的對方抬不起頭,罵的對方羞愧難當。
也許前者委屈了自己,也改變不了什么,也許后者罵完了會被排擠,比如罵了老板,可能之后就會“被離職”。
可終歸,是自己先受了委屈,是自己的辛苦付出,換來了諷刺:
我知道有些人總是去強調活有活的規(guī)矩,活有活的守則,活有活的委屈,
但不想這么活,
難道就是錯的嗎?

文章的開頭,我們把“付出之后的收獲太少,歸咎于命運”是一種安慰的說法。
但恰恰是這種毫無信服力的說法,卻讓很多的人,有了一個默默付出的理由。
當然,他們不只有一個理由,比如生存壓力使然的低頭,比如焦慮帶來的忍受,
他們有許許多多的理由,安慰著自己,但也僅此而已。
他們心中的那一團,永遠不會因為安慰而熄滅:
也正是這一縷縷燃燒的煙,
形成了真正的人間煙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