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骨精到黃袍怪:絕不“無厘頭”的“反轉(zhuǎn)”喜劇
與白骨精相關(guān)的情節(jié)在《西游記》原著中只占了一回篇幅,但唐僧的尖酸刻薄、顛倒是非,豬八戒的煽風點火、挑撥離間,沙僧的冷眼旁觀、孫悟空的蒙冤受屈都令人咬牙切齒。然而,在后面的情節(jié)中,作者用了整整四回的篇幅來制造“反轉(zhuǎn)”的喜劇效果,細品之下,黃袍怪與白骨精故事單元的情節(jié)發(fā)展脈絡幾乎是一樣的,只不過具體事件的進展方向和結(jié)果恰好相反,通過前后反差來突出喜劇效果,凸顯出孫悟空“有仁有義”的高尚品格。國內(nèi)很多早期優(yōu)秀喜劇都是這種套路,比如許氏喜劇《半斤八兩》,開頭許冠文作為老板尖酸刻薄,許冠杰作為打工仔忍氣吞聲,但隨著情節(jié)發(fā)展,許冠文逐漸落魄,許冠杰開始崛起,最后雙方和解,主題升華。再比如《武林外傳》,白展堂、郭芙蓉、李大嘴、呂秀才、莫小貝等角色會在某一集開頭大約三分之一進度中有比較“作”的行為,讓人氣憤,但基本上都會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受到懲罰,痛定思痛,最后誠心改過,主題凸顯,唯有佟湘玉作得最厲害,受到的懲罰卻最輕,所以最招觀眾嫌棄?!段饔斡洝吩诎坠蔷?、黃袍怪單元把這種喜劇套路發(fā)揮到了極致,開頭孫悟空受氣,唐僧、豬八戒小人得志,但后面大部分情節(jié)都是孫悟空越來越得意,唐僧、豬八戒包括沙僧、白龍馬各種被虐,甚至性命堪憂,最后還要靠孫悟空不記前仇、慷慨解救,不但讓讀者感到解氣,而且趣味十足,喜感爆棚,讓讀者被孫悟空的高貴品質(zhì)折服,體現(xiàn)教育意義,弘揚正能量。所以國內(nèi)各種傳統(tǒng)戲曲都愛把這段情節(jié)抽出來改編成《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舞臺藝術(shù),國內(nèi)早期電影也喜歡這樣拍,因為這一部分的情節(jié)架構(gòu)確實符合一部電影的要求,幾乎是現(xiàn)成的劇本,編劇一般就是把白骨精的勢力和能力改大,讓其取代黃袍怪乃至后面金角、銀角二怪的位置,讓沒有孫悟空的取經(jīng)團隊面臨團滅危機,同事借白骨精之口為孫悟空平反冤案。86版劇本和電視劇按照原著讓白骨精死在了第三打,后面依然安排黃袍怪出場,但同樣設計了線索人物黑狐精為孫悟空平反,這個黑狐精在劇本中性別是男,在電視劇中被改成了女妖,而且似乎跟黃袍怪有曖昧關(guān)系,還企圖奪取百花羞的“正宮”地位。
變了性的黑狐精在劇中多了一段舞蹈,美女形態(tài)的黑狐精由空政歌舞團的舞蹈演員韓鳳霞出演,給黑狐精配音的是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呂中,也就是《神探狄仁杰》中的武則天。
編黑狐精這段舞蹈的是杭州歌舞團的編導汪碧云。
但是,在原著中,孫悟空的冤案是不需要平反的,因為只要讓唐僧知道孫悟空必不可少,知道被冤枉的滋味不好受,就足以讓孫悟空回歸團隊。僧是個自私自利的人,趕走孫悟空是因為自私,接納孫悟空也是出于私心。忍辱負重、舍己為人的光輝形象,永遠屬于孫悟空。
白骨精單元中,孫悟空因發(fā)牢騷不愿去化齋而被唐僧教訓,但還是順利摘回了桃子;黃袍怪單元里,豬八戒主動獻殷勤化齋,結(jié)果不但化不到,還消極怠工,導致沙僧離崗,唐僧犯路癡被捉,這就是沒有孫悟空的下場,這三個活寶湊在一起,啥也干不成。這是第一個反轉(zhuǎn)。
而此時此刻的孫悟空,已經(jīng)重新修整了敗落的花果山水簾洞,重新做起了妖王,過得逍遙自在。也就是說,孫悟空受唐僧的委屈不是因為離開唐僧過不好,而是因為熱愛取經(jīng)事業(yè),因為感念唐僧的恩德,而不是沒地方去。孫悟空沒有唐僧,能過得更好;唐僧沒有孫悟空,根本活不了。這也間接回答了白骨精單元的一個問題:
唐僧發(fā)怒道:“這潑猴越發(fā)無禮!看起來,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凈就不是人?”
在黃袍怪單元里,答案就很明顯了,這二位真不是人,純粹是累贅。黃袍怪在《西游記》中并不是太厲害的妖怪,但對于八戒、沙僧外加白龍馬來說,真的是不可戰(zhàn)勝的狠角色,因為這三位都是廢柴。
黃袍怪捉人的套路就是把妖洞設計成寶塔,引不知情的路人上鉤,這其實也是在照應白骨精單元中孫悟空教育唐僧的話:
行者笑道:“師父,你那里認得!老孫在水簾洞里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癡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干了防天陰哩!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這一段文字并不是說孫悟空吃人,他在花果山殺死獵戶和馬匹,也只許猴子們吃馬肉,人的尸體全扔了。說到底,黃袍怪的騙人套路就是孫悟空所說的妖怪慣用伎倆。他雖然沒有變金銀、女色這些東西,但把妖洞改造了,讓找不到住處的過路人自投羅網(wǎng)。唐僧作為佛門弟子毫無懸念的上當了,這也印證了孫悟空之前的話,妖怪騙術(shù)基本上換湯不換藥。原著是唐僧明明看見“碗子山波月洞”的字樣,還像作死一樣往里走,太諷刺了,86版劇本也是這樣寫的,但正劇改成唐僧被類似海市蜃樓的塔吸引到偏僻處,發(fā)現(xiàn)上當后一時慌亂,從陷阱落入地下妖洞,似乎提升了唐僧的智商,但對八戒、沙僧如何找到妖洞卻沒交代,原著里這兩個活寶能找到妖洞都是靠運氣。
如果孫悟空在,這一關(guān)完全可以直接過去,甚至黃袍怪還要躲著孫悟空走。但是,唐僧自己沒經(jīng)驗,剩下兩個徒弟加白馬一個比一個飯桶。所以黃袍怪才會在書中囂張三回篇幅。
書中對黃袍怪有明確定位:
陡然間,就狐假虎威,紅須倒豎,血發(fā)朝天,眼睛迸裂,大喝一聲道:“帶那和尚進來!”
連“狐假虎威”這個成語都用上了,黃袍怪其實就是個欺軟怕硬的貨,但唐僧是吃軟飯的,八戒、沙僧、白龍馬又都是戰(zhàn)五渣,所以才會被他欺負那么久。
先看八戒、沙僧的實力,第一次對陣黃袍怪:
卻說那八戒、沙僧與怪斗經(jīng)個三十回合,不分勝負。你道怎么不分勝負?若論賭手段,莫說兩個和尚,就是二十個,也敵不過那妖精。只為唐僧命不該死,暗中有那護法神祇保著他,空中又有那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直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助著八戒、沙僧。
這個戰(zhàn)斗力簡直太尷尬了,二十個都不夠打,但從豬八戒的視角,他并不知道自己實力不濟,還以為真的是五五開未分輸贏,所以在寶象國還有自告奮勇去救百花羞公主的膽量。但是結(jié)果就呵呵了:
他們在那山坡前,戰(zhàn)經(jīng)八九個回合,八戒漸漸不濟將來,釘鈀難舉,氣力不加。你道如何這等戰(zhàn)他不過?當時初相戰(zhàn)斗,有那護法諸神,為唐僧在洞,暗助八戒、沙僧,故僅得個手停;此時諸神都在寶象國護定唐僧,所以二人難敵。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來與他斗著,讓老豬出恭來。”他就顧不得沙僧,一溜往那高草薜蘿、荊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頓鉆進;那管刮破頭皮,搠傷嘴臉,一轂轆睡倒,再也不敢出來。但留半邊耳朵,聽著梆聲。那怪見八戒走了,就奔沙僧。沙僧措手不及,被怪一把抓住,捉進洞去。小妖將沙僧四馬攢蹄捆住。
完全就是丟人現(xiàn)眼。86版劇本和電視劇沒有護法神的戲份,所以八戒、沙僧兩次都是自己跟黃袍怪交鋒,劇本中是他們第一次被打敗,黃袍怪沒有為難他們,但他不知道唐僧已經(jīng)被公主放走,讓唐僧師徒脫離險境,但這樣一來,豬八戒主動去救公主的情節(jié)就解釋不通了,完全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為的就是找死。正劇改成八戒、沙僧跟黃袍怪交手略處下風,勝負未分,公主假裝心疼病發(fā)作召回黃袍怪然后求情,讓唐僧師徒逃出生天,所以八戒、沙僧還不知道自己其實打不過人家,這才主動上門送人頭,故事講得合理多了,只不過黃袍怪的戰(zhàn)斗力免不了被拉低。
按照取經(jīng)規(guī)則不能隨便說話的白龍馬,這回也不得不破例出手了,但僅僅是精神可嘉,戰(zhàn)斗力是真的不敢恭維:
他兩個在云端里,戰(zhàn)勾八九回合,小龍的手軟筋麻,老魔的身強力壯。小龍抵敵不住,飛起刀去,砍那妖怪,妖怪有接刀之法,一只手接了寶刀,一只手拋下滿堂紅便打,小龍措手不及,被他把后腿上著了一下。急慌慌按落云頭,多虧了御水河救了性命。小龍一頭鉆下水去。
此時黃袍怪慣用的刀已經(jīng)被小白龍騙到手,86版改成騙走佩劍,但原著寫的就是刀,只有一處寫成了劍,應該是筆誤,不管怎么說,黃袍怪趁手的兵器已經(jīng)在小白龍手里了,慌亂之間拿燈柱子當武器,已經(jīng)相當吃虧了,結(jié)果還是把小白龍打傷,只能說西海三太子也是個飯桶。
需要注意的是,小白龍刺殺黃袍怪之前變成了宮娥,交手的時候已經(jīng)現(xiàn)出本相,86版劇本中寫的也是“白衣少年”大戰(zhàn)黃袍怪,這場打戲原本應該由小白龍的扮演者王伯昭來完成,但由于王伯昭出國,無法拍戲,就換成了云南省少體校武術(shù)隊的任文堅。正劇中她的功夫非常漂亮,甚至給人一種吊打黃袍怪的感覺,只是一時疏忽被黃袍怪打了一下才受傷。張紀中版拍的是小白龍現(xiàn)出原形,手持銀槍和拿著回力標形狀寶刀的黃袍怪對陣,本來已經(jīng)打飛了黃袍怪的兵器,卻被他用黃袍外掛反敗為勝,也挺魔改的,而且,小白龍頭頂那撮馬鬃一樣的白毛真的讓人出戲。
王伯昭的缺席也導致了劇本的另一處設定難以拍攝:劇本中是白龍馬化成人形后要豬八戒去請孫悟空。可是那個時候王伯昭不在,于是無奈設計了“豬馬對話”的戲。劇組給馬德華的手上拿了一根細繩,另一邊掛在馬的嚼子上。一拽,馬就點頭。就這樣一來一去的,演的還挺傳神。
白骨精單元里,八戒、沙僧還能對白骨精構(gòu)成一定威懾,黃袍怪單元里,這二位完全被虐;白骨精單元里,唐僧跟孫悟空講慈悲行善,黃袍怪單元里,孫悟空自由自在地殺死一堆獵戶和馬匹,拯救了花果山群猴的滅絕危機,而唐僧用自己所謂的“慈悲”向黃袍怪求饒,為保命還招出了兩個徒弟,讓他們也變成黃袍怪的捕食目標,如果沒有百花羞放水、護法神保佑,取經(jīng)團隊就集體領(lǐng)盒飯了;白骨精單元里,豬八戒誣陷孫悟空,沙僧不支持孫悟空,唐僧排斥孫悟空,黃袍怪單元里,豬八戒被迫請回孫悟空,沙僧聽說孫悟空回歸,興奮到極點,主動認錯,唐僧的轉(zhuǎn)變更明顯:
三藏謝之不盡,道:“賢徒,虧了你也!虧了你也!這一去,早詣西方,徑回東土,奏唐王,你的功勞第一。”
真是個沒出息的家伙。
白骨精單元里,唐僧冤枉孫悟空,黃袍怪單元里,唐僧被寶象國君臣集體冤枉,還被變成老虎,差點身死當場,后來連孫悟空都嘲笑他:
行者笑道:“師父呵,你是個好和尚,怎么弄出這般個惡模樣來也?你怪我行兇作惡,趕我回去,你要一心向善,怎么一旦弄出個這等嘴臉?”
這就叫一報還一報,既有喜劇效果,又有教育意義。
最有喜感甚至驚喜的反轉(zhuǎn)還要數(shù)豬八戒到花果山請孫悟空的情節(jié)。之前豬八戒利用唐僧的自私自利戲耍孫悟空,之后是孫悟空利用自己花果山妖王和取經(jīng)團隊最后王牌的優(yōu)勢戲耍豬八戒;之前是豬八戒完全無視孫悟空,之后是豬八戒面臨被孫悟空打死的危機;之前豬八戒不服孫悟空,之后徹底折服。
這一段最驚喜的要數(shù)豬八戒對孫悟空使用的激將法,幾乎是主線劇情里最為驚艷的小反轉(zhuǎn),或許楊潔導演也發(fā)現(xiàn)了這一情節(jié)的精彩,所以連這一集的標題都由《智勝黃袍怪》改成了《智激美猴王》。
但是,孫悟空并不是因為豬八戒的激將法才選擇打黃袍怪、繼續(xù)取經(jīng),而是在過了氣頭之后,馬上找黃袍怪驗證豬八戒的話,畢竟他之前也是在豬八戒的閑口舌下才被趕走的,臨走前還囑咐沙僧提防豬八戒,自己不至于輕易上當。
妖怪道:“我何嘗罵你?”行者道:“是豬八戒說的?!蹦枪值溃骸澳悴灰潘?。那個豬八戒,尖著嘴,有些會說老婆舌頭,你怎聽他?”
黃袍怪已經(jīng)辟謠了,孫悟空也沒有再追問,而是直接找茬開打,過后也沒有再揭穿豬八戒,沒有因為記仇就把豬八戒打一頓,敵我矛盾還是分得很清楚,言辭也非常正義,充滿正能量:
那怪道:“你好不丈夫呵!既受了師父趕逐,卻有甚么嘴臉,又來見人!”行者道:“你這個潑怪,豈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子無隔宿之仇’!你傷害我?guī)煾?,我怎么不來救他……?/strong>
黃袍怪五百年前就領(lǐng)教過孫悟空的戰(zhàn)斗力,如果不是避無可避,根本沒有跟孫悟空動手的膽量,所以試圖挑撥離間,這個挑撥對一般人而言是非常致命的,但孫悟空的回答鏗鏘有力,正義感十足,之后故意找茬把黃袍怪的百十小妖團滅了。黃袍怪的心態(tài)徹底崩了,表現(xiàn)完全就是示弱:
止剩一個老妖,趕出門來罵道:“你這潑猴,其實憊懶!怎么上門子欺負人家!”
這幾乎是女人才能說出的話,雖然之前豬八戒被孫悟空打上門的時候基本上也這樣說。
其實,唐僧、豬八戒、沙僧都非常不厚道,只要隨便提孫悟空一句,黃袍怪也不會專橫跋扈這么久,早就乖乖讓路了。只因為這三位太沒義氣,還不如白龍馬懂事,才弄得這么麻煩。
黃袍怪狗急跳墻,跟孫悟空打了五六十合,但很明顯,孫悟空并沒有盡全力,而是貓玩耗子。這一點從他的心理活動就能看出來:
行者心中暗喜道:“這個潑怪,他那口刀,倒也抵得住老孫的這根棒。等老孫丟個破綻與他,看他可認得?!?/strong>
他對黃袍怪的評價僅僅是“抵得住”,也就是能堅持一會兒,不至于被秒殺。然后孫悟空決定使一個小把戲試試他的實力,結(jié)果黃袍怪完全不禁試。
孫悟空先是擺了一個“高探馬”,即腳尖點地的姿勢,這個姿勢的主要攻擊的方位在上身,拳術(shù)、棍術(shù)都有這種招式。武術(shù)搏擊亦虛亦實,黃袍怪如果不防守,孫悟空一棒直接打他腦袋、肩膀等上身部位;黃袍怪如果防守,孫悟空完全可以聲東擊西變招打他下盤。
但黃袍怪不是豬八戒,還有超過二十個豬八戒的戰(zhàn)斗力,他并不防守,而是以攻為守,攻擊孫悟空下三路,攻敵之不可不防,確實有兩把刷子,但在孫悟空眼里,不過是小兒科,甚至孫悟空的“高探馬”就是故意引誘他進攻下盤的。孫悟空馬上用了一個中平棍,即持棍居身體中部,擊打?qū)Ψ叫馗共?。這樣一來,攻守兼?zhèn)?,不但擺出了進攻架勢,還順手撥開了對手的兵器,轉(zhuǎn)守為攻,使出“葉底偷桃”,“葉底”指的是棒從身體中部舉過頭頂?shù)倪^程,“偷桃”就是擊打?qū)Ψ筋^部。
棒從上到中,從中到上,有守有攻,攻守結(jié)合,如果動作不敏捷、不夠快,一般人這么使棍,幾乎是找死。所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大圣爺?shù)墓鞣ú皇谴档摹?/p>
孫悟空這一棍對黃袍怪來說,單憑武藝是架不住也躲不開的,情急之下,黃袍怪用瞬間移動技能脫身。然而,這只是茍延殘喘。如果孫悟空鐵了心要打死黃袍怪,他是跑不掉的。但孫悟空的任務是救唐僧重新取經(jīng),而不是殺黃袍怪,所以才沒有追查他的行蹤,而是上天查他戶口。
孫悟空上天查戶口的時候也很拉風,完全是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跟大鬧天宮時候完全一樣:
那大圣一時忍不住怒發(fā),攥著鐵棒,打個筋斗,只跳到南天門上?;诺媚驱媱⑵埉叀?zhí)锗囆恋缺?,兩邊躬身控背,不敢攔阻,讓他打入天門,直至通明殿下。
在百回本《西游記》中,孫悟空想闖南天門,那些看門的神將別說反抗,連腰都不敢直。不能攔,只能友好談判。
早有張葛許邱四大天師問道:“大圣何來?”行者道:“因保唐僧至寶象國,有一妖魔,欺騙國女,傷害吾師,老孫與他賭斗。正斗間,不見了這怪。想那怪不是凡間之怪,多是天上之精,特來查勘,那一路走了什么妖神?!碧鞄熉勓裕催M靈霄殿上啟奏,蒙差查勘九曜星官、十二元辰、東西南北中央五斗、河漢群辰、五岳四瀆、普天神圣都在天上,更無一個敢離方位。又查那斗牛宮外,二十八宿,顛倒只有二十七位,內(nèi)獨少了奎星。天師回奏道:“奎木狼下界了?!庇竦鄣溃骸岸嗌贂r不在天了?”天師道:“四卯不到。三日點卯一次,今已十三日了?!庇竦鄣溃骸疤焐鲜?,下界已是十三年?!奔疵静渴账辖?。那二十七宿星員,領(lǐng)了旨意,出了天門,各念咒語,驚動奎星。你道他在那里躲避?他原來是孫大圣大鬧天宮時打怕了的神將,閃在那山澗里潛災,被水氣隱住妖云,所以不曾看見他。他聽得本部星員念咒,方敢出頭,隨眾上界。被大圣攔住天門要打,幸虧眾星勸住,押見玉帝。
要不是別的星宿攔著,奎木狼興許真的就被孫悟空打死了。當然,這里也能看出火眼金睛的破綻,通過周身的云氣判斷善惡,所以能看出妖怪,但看不出原形。而且有兩個弱點:一是云氣被遮擋或妖氣不強的時候看不出來;二是沒有警惕,不刻意使用技能的時候看不出來。在后面的情節(jié)里,火眼金睛就經(jīng)常不靈了。
對于自己下界劫色、吃人的行為,奎木狼解釋得實在不要臉:
奎宿叩頭奏道:“萬歲,赦臣死罪。那寶象國王公主,非凡人也。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與臣私通。臣恐點污了天宮勝境,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于皇宮內(nèi)院,是臣不負前期,變作妖魔,占了名山,攝他到洞府,與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孫大圣到此成功?!?/strong>
披香殿玉女想勾搭奎木狼,不直接下界,而是選擇投胎托生,這很可疑。事實可能是奎木狼想勾搭玉女,人家不答應,就放棄當神仙躲著他。結(jié)果奎木狼死皮賴臉下去強占了心上人,還生了孩子,動不動就家暴,甚至還有殺人動機,這家伙一點都不值得同情。反而公主很無辜,完全是被綁架、被逼婚、被家暴,還經(jīng)常面臨生命危險的可憐女人,她對黃袍怪完全是懼怕,所以即使孫悟空回來,她也還是心有余悸,擔心孫悟空打輸。
86版《西游記》劇本出于對百花羞公主的同情,把公主被綁架的時間推遲了十三年,沒有讓公主失身,但正劇還是讓公主嫁給黃袍怪,只不過把黃袍怪改好了一些,比較聽媳婦話,還經(jīng)常用內(nèi)丹給妻子治病(原著里就一次,還是給孫悟空變的假公主),沒有孩子。到了張紀中版,這夫妻倆徹底的男歡女愛,兒女成雙,而且孩子沒有像原著一樣被豬八戒摔死,越來越符合和諧社會價值觀了。這樣的改編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產(chǎn)物,無可厚非。畢竟,明朝社會的價值觀和現(xiàn)在是不一樣的。
犯了擅離職守罪、綁架罪、強暴罪、殺人罪的奎木狼被貶去兜率宮給太上老君燒火,這也是一處伏筆,因為燒火的道童確實不在崗,孫悟空馬上就會遇到。
但孫悟空似乎并沒有意識到前面的路上有麻煩:
行者見玉帝如此發(fā)放,心中歡喜,朝上唱個大喏,又向眾神道:“列位,起動了?!碧鞄熜Φ溃骸澳莻€猴子還是這等村俗,替他收了怪神,也倒不謝天恩,卻就喏喏而退?!庇竦鄣溃骸爸坏盟麩o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strong>
這就是孫悟空在天庭的地位和權(quán)威,不鬧事就燒高香,完全是爺。后面遇到太上老君的道童攔路,還要繼續(xù)跟天庭裝大爺,提出更過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