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達拉奉、腦苷肌肽......修復神經、改善腦循環(huán)藥物怎么用?這里總結好了
本文對修復神經、改善腦循環(huán)臨床常用藥物的適應證、藥理機制、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問題進行了梳理,以便于臨床醫(yī)生能夠合理選擇用藥。
一、依達拉奉
1. 適應證
用于改善急性腦梗死所致的神經癥狀、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功能障礙。
2. 藥理機制
改善腦動脈循環(huán),促進血管新生,增強腦再灌注和促進腦卒中恢復。
3. 用法用量
一次30 mg,每日2次,加入適量生理鹽水中稀釋后靜脈滴注,30 min內滴完,一個療程為14 d以內。盡可能在發(fā)病后24 h內開始給藥。
4. 注意事項
??重度腎功能衰竭(有致腎功能衰竭加重的可能)?、既往對本品有過敏史的患者禁用。
??輕、中度腎功能損害(有致腎功能衰竭加重的可能)、肝功能損害(有致肝功能損害加重的可能)、心臟疾病(有致心臟病加重的可能)的患者慎用。
??高齡患者慎用(已有多例死亡病例的報道)。?
二、腦苷肌肽
1. 適應證
用于治療心肌和腦部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礙。
2. 藥理機制
腦苷肌肽具有神經修復與再生、神經保護、營養(yǎng)與供能等作用,能促進受損中樞及周圍神經組織的功能恢復。
3. 用法用量
成人患者:肌內注射,一次2~4 ml,一日2次;或遵醫(yī)囑。?靜脈滴注,一次5~20 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緩慢滴注,一日1次,兩周為一療程;或遵醫(yī)囑。?
兒童患者:肌內注射,兒童按體重一次0.04~0.08 ml/kg,一日2次,或遵醫(yī)囑。靜脈滴注,兒童按體重一次0.1~0.4 ml/k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緩慢滴注,一日1次,兩周為一療程?;蜃襻t(yī)囑。
4. 注意事項
??孕婦、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對本品過敏者、遺傳性糖脂代謝異常者禁用;?
??安瓿如有裂縫或顏色明顯變濁變黃勿用。
三、銀杏葉提取物
1. 適應證
主要用于腦部、周圍血流循環(huán)障礙。包括:①急慢性腦功能不全及其后遺癥:腦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癡呆;②耳部血流及神經障礙:耳鳴、眩暈、聽力減退、耳迷路綜合征;③眼部血流及神經障礙: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及神經障礙、老年黃斑變性、視力模糊、慢性青光眼;④周圍循環(huán)障礙:各種周圍動脈閉塞癥、間歇性跛行癥、手腳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2. 藥理機制
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從而抑制腦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神經細胞的氧化損傷。
3. 用法用量
注射治療:每天或每隔一天深部肌肉注射或緩慢靜脈推注(患者平臥)5 ml。
輸液治療:根據病情,通常一日1~2次,一次2~4支。若必要時可調整劑量至一次5支,一日2次。給藥時可將本品溶于生理鹽水、葡萄糖輸液,混合比例為1:10。若輸液為500 ml,則靜滴速度應控制在2~3 h。后續(xù)治療可以口服銀杏葉提取物片劑或滴劑?;蜃襻t(yī)囑。
4. 注意事項
??對含有銀杏葉(銀杏葉提取物)制劑及成份過敏或有嚴重不良反應病史者禁用;
??孕婦、新生兒、嬰幼兒禁用;
??藥品與稀釋液配藥后,應堅持即配即用,不應長時間放置;靜脈滴注時,必須稀釋以后使用;首次用藥,宜選用小劑量,慢速滴注;
??高乳酸血癥、甲醇中毒者、果糖山梨醇耐受性不佳者及1,6-二磷酸果糖酶缺乏者,給藥劑量每次不可超過25 ml。
四、丁苯酞氯化鈉
1. 適應證
用于輕、中度急性缺血性腦卒中。
2. 藥理機制
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樞神經功能的損傷有改善作用,可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
3. 用法用量
應在發(fā)病后48 h內開始給藥。靜脈滴注(僅允許使用PE輸液器),每日2次,每次25 mg(100 ml),每次滴注時間不少于50 min,兩次用藥時間間隔不少于6 h,療程14 d。
4. 注意事項
??對該藥品成分或芹菜過敏者禁用;
? 有嚴重出血傾向者禁用;
? 肝、腎功能受損者慎用,用藥過程中需注意肝功能變化;?
? 因尚未進行出血性腦卒中臨床研究,故不推薦出血性腦卒中患者使用;
? 有精神癥狀者慎用。
五、尤瑞克林
1. 適應證
輕-中度急性血栓性腦梗死。
2. 藥理機制
改善腦動脈循環(huán),促進血管新生,增強腦再灌注和促進腦卒中恢復。
3. 用法用量
起病48 h內開始用藥。每次0.15PNA單位,溶于100 ml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時間不少于50 min,可根據患者情況增加溶媒和(或)減慢滴速,每日1次,3周為一療程。
4. 注意事項
??腦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急性期禁用;
??有藥物過敏史或過敏體質者慎用;
??個別患者可能出現血壓急劇下降,使用本品前15 min應緩慢滴注并監(jiān)測血壓,一旦出現血壓下降明顯應立即停藥并對癥處理;
??因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聯用可協(xié)同降壓,可能導致血壓急劇下降,故禁止聯用。
六、注射用肌氨肽苷
1. 適應證
用于腦卒中、腦供血不足所致腦功能減退和周圍神經疾病的輔助治療。
2. 藥理機制
核苷酸和多種氨基酸是參與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對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有改善血液循環(huán)障礙、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肌利用氧等作用,能促進造血系統(tǒng)活動增強,白細胞數量增多,同時又增加血管彈性、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
3. 用法用量
肌內注射:加無菌注射用水溶解,一次3.5~7.0 mg(以多肽計,1~2支),一日1~2次或遵醫(yī)囑。
靜脈滴注:一次7~17.5 mg (以多肽計,2~5支),加無菌注射用水或輸液溶解,溶解后加入5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中,緩慢滴注(滴注速度2 ml/min),一日1次,兩周為一療程。
4. 注意事項
??對該藥品中任何成份過敏者禁用;
??當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七、復方腦肽節(jié)苷脂
1. 適應證
用于治療老年性癡呆,如阿爾茨海默病等。
2. 藥理機制
促進腦組織的新陳代謝,參與腦組織神經元的生長、分化和再生過程,有改善腦血液循環(huán)和腦代謝功能。
3. 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一次2~4 ml,一日2次,或遵醫(yī)囑。?
靜脈滴注:一次10~20 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緩慢滴注(2 ml/min),一日1次,兩周為一療程,或遵醫(yī)囑。兒童酌減或遵醫(yī)囑。
4. 注意事項
??對該藥品中任何成份過敏者禁用;
??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安瓿如有裂縫或顏色明顯變濁變黃勿用;
??當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八、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鈉鹽
1. 適應證
用于治療血管性或外傷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帕金森病。
2. 藥理機制
促進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的功能恢復。
3. 用法用量
每日20~40 mg,遵醫(yī)囑一次或分次肌注或緩慢靜脈滴注。
在病變急性期(尤其急性創(chuàng)傷):每日100 mg,靜脈滴注;2~3周后改為維持量,每日20~40 mg,一般使用6周。
對治療帕金森病,首劑量500~1000 mg,靜脈滴注;第2日起每日200 mg,皮下、肌注或靜脈滴注,一般使用至18周。
4. 注意事項
??對該藥品成分過敏、遺傳性糖脂代謝異常(神經節(jié)苷脂累積病,如家族性黑蒙性癡呆、視網膜變性?。┑幕颊呓茫?/p>
??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安瓿如有裂縫或顏色明顯變濁變黃勿用;
??當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九、注射用奧拉西坦
1. 適應證
適用輕中度血管性癡呆、老年性癡呆以及腦外傷等癥引起的記憶與智能障礙。
2. 藥理機制
本藥為吡拉西坦的類似物,可改善老年性癡呆和記憶障礙患者的記憶和學習功能。
3. 用法用量
靜脈滴注,每次4 g,每日1次,可酌情增減用量,用前加入到100~250 ml 1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中,搖勻。對神經功能缺失的治療通常療程為2周,對記憶與智能障礙的治療通常療程為3周。
4. 注意事項
??對該藥品成分過敏者禁用;
??腎功能不全者應降低劑量,慎用。?
十、天麻素
1. 適應證
用于神經衰弱、神經衰弱綜合征及血管神經性頭痛等癥(如偏頭痛、三叉神經痛、枕骨大神經痛等),亦可用于腦外傷性綜合征、眩暈癥如美尼爾病、藥性眩暈、外傷性眩暈、突發(fā)性耳聾、前庭神經元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
2. 藥理機制
天麻素可恢復大腦皮質興奮與抑制過程間的平衡失調,具有鎮(zhèn)靜、安眠和鎮(zhèn)痛等中樞抑制作用。
3. 用法用量
肌內注射:一次0.2 g(1支),一日1~2次。器質性疾病可適當增加劑量,或遵醫(yī)囑。
靜脈滴注,每次0.6 g(3支),一日1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250~500 ml稀釋后使用。
4. 注意事項
??對該藥物任何成分過敏者禁用;
? 當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小 結
修復神經、改善腦循環(huán)確切、有效的藥物還不多,證據還不充分,有待進一步研究。臨床應本著個體化用藥原則,盡量選用安全且證據級別高的藥物,并重視和非藥物治療的聯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