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考證:有三位梁山好漢在杭州留下祠廟和墳?zāi)梗粋€是忘恩負義之徒,一個是賊之祖師

梁山有多大?能容多少人馬?中國近現(xiàn)代演義小說作家、歷史學(xué)家蔡東藩先生曾進行過實地考察:“梁山泊在鄆城、壽張兩縣間,山形突兀,路轉(zhuǎn)峰回,周圍約二十五里。岡上恰有一方曠地,足容千人居住。岡下有泊,可汲水取飲,雖旱不干。古時本名良山,因漢梁孝王出獵于此,乃改名梁山?!?/strong>
施耐庵寫《水滸傳》,把小孤山和小水洼描寫成了《西游記》里的獅駝城,因為太過驚悚,很多版本的《水滸傳》都刪去了這段描述梁山險惡的文字:“山排巨浪,水接搖天。亂蘆攢萬萬隊刀槍,怪樹列千千層劍戟。濠邊鹿角,俱將骸骨攢成;寨內(nèi)碗瓢,盡使骷髏做就。剝下人皮蒙戰(zhàn)鼓,截來頭發(fā)做韁繩?!?/strong>

如果梁山好漢真像施耐庵描述的那樣,估計就沒人敢去旅游了,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抗金猛將大刀關(guān)勝和雙鞭呼延灼將水泊梁山上的人稱為“水洼草寇”,雖然有些貶低,但也基本符合史實:只能容納千人的梁山,確實掀不起什么大浪。
翻閱《宋史》和《宣和遺事》的等史料和筆記,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梁山一百單八將,有三十七八個真實存在,剩下的地煞基本都是虛構(gòu):呼保義宋江在三十六天罡之上,鐵天王晁蓋在三十六天罡之中,摸著天杜遷和鼓上蚤時遷,一個見于宋末元初畫家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并序”,另一個還杭州留下了祠廟。
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來聊一聊在杭州留下祠廟和墳?zāi)沟娜涣荷胶脻h:一個是真英雄好漢,一個是忘恩負義之徒,還有一個成了賊祖師。

在杭州留下墳?zāi)沟?,就是我們熟悉的打虎英雄武松武二郎,前去拜謁過武松墓的專家,就是寫了歷朝通俗演義的史學(xué)家蔡東藩——蔡東藩寫通俗史,除了以正史為依據(jù)外,還盡可能地到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進行考證。
蔡東藩先生生長于古越之地,距杭州不足百里,他時常往來蘇杭之地訪問古跡,親眼見過武松墓,卻不承認(rèn)是武松單臂擒方臘——武松擒獲的是方臘的弟弟、方貌的歷史原型方七佛:“武松獨手擒方臘事,亦屬以訛傳訛。方臘為韓世忠所擒,正史中曾敘及之。況臘在睦州,不在杭州,其謬可知。俗稱武松獨手擒方臘,想即由此(擒方七佛)誤傳?!?/strong>
武松墓幾經(jīng)動遷,上個世紀(jì)的青幫三大佬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都曾參與其中,但是他們從武松棺木縫隙看到了什么,卻一直都守口如瓶。

蔡東藩先生是小說家,更是史學(xué)家,他的治學(xué)精神能把很多專家甩出十萬八千里,雖然經(jīng)過實地考察,他還是以真正專家的嚴(yán)謹(jǐn)態(tài)度表示了謙虛:“小子(蔡東藩自謙之稱)演述宋史,凡事多以正史為本,間或羼以稗乘,亦必確有見聞,明知個人識短,不敢自信無遺,但憑空捏造的瞎說,究竟不好妄采。”
這段話說的很明白:《宋史演義》即使采納了一些稗官野史,也都是經(jīng)過了親見親聞的佐證,憑空杜撰的事情,百十年前的專家還是干不出來的。
現(xiàn)代的專家挖掘“曹操墓”,看見一大一小兩具骸骨,居然說大的是曹操,小的是小時候的曹操。這當(dāng)然是一種調(diào)侃,但是調(diào)侃也有事實依據(jù):某人偽造了“漢朝金縷玉衣”,也有專家敢將其評估為價值數(shù)億的真品。
杜月笙不是和珅,蔡東藩也不同于給錢就蓋章的專家,所以武松墓的真實存在,我們都毋庸置疑。

蔡東藩以專家視角,經(jīng)過認(rèn)真考證,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宋江歸降,及克復(fù)杭城諸情形,證諸杭人所言,更屬歷歷可考。張順也,時遷也,武松也,祠墓猶存,杭人猶尸祝之。倘非立功杭地,誰為之立祠而表墓者?”
通過蔡東藩先生的考證,我們知道在數(shù)十年、數(shù)百年前,在當(dāng)?shù)亓粝蚂魪R和墳?zāi)沟?,除了歸隱于杭州打虎英雄武松,還有戰(zhàn)死于杭州的張順和時遷:“那城內(nèi)果有張順祠,曾封涌金門內(nèi)的土地,城外又有時遷廟,西子湖邊,又有武松墓。”
武松在歷史上可能有兩個,不管哪個都值得尊敬,但是在杭州受封土地并建有祠堂的張順,在小說和史料中,卻都是個忘恩負義之徒。
《水滸傳》中的浪里白條張順大家都知道,為了救虧心事做得太多而疽發(fā)于背的宋江,張順坑了救母恩人神醫(yī)安道全,大刀關(guān)勝生擒了船火兒張橫,作為親弟弟,張順居然膽怯不敢前去相救,氣得阮小七差點一腳踹過去:“再不去救,你哥哥就被剁成七八段了,你不去,我去!”

這個張順和李逵,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和《三朝北盟會編》中均有記載:這兩個家伙接受招安后做了小官(史料中為樂將節(jié)級李逵和小節(jié)級吳順),然后看著宋朝將亡,就在密州發(fā)動叛亂,殺死了他們的長官、密州守將趙野,準(zhǔn)備叛逃到金國。
有人說杭州埋的梁山好漢張順是宋末元初的“忠義之士”張順,顯然是搞錯了時間——兩個張順?biāo)劳龅臅r間相差了一百五十年。
張順不是好人,時遷該如何評價,那就是個見仁見智的話題了:有人說他是個本事低微的小毛賊,也有人說他是個劫富濟貧的輕功高手。
在鄆城、壽張一帶,至今還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時遷的傳說,當(dāng)?shù)啬硞€特殊行當(dāng)還奉時遷為“賊之祖”或“賊祖宗”、“祖師爺”。
據(jù)蔡東藩先生考證,時遷并不像施耐庵先生所寫的那樣,在征方臘凱旋之際患絞腸痧身亡,而是戰(zhàn)歿于杭州:“時遷與同黨密約,自去扒城,將到城頭,驀見有一大蛇,長可丈許,昂頭吐舌,蜿蜒而來,那時心中大駭,一個失足,墜落城下,同黨趕緊舁回,還算是個全尸,不致身首異處?!?/strong>

把時遷嚇得墜城身亡的那條大蛇,蔡東藩考證出那是杭州守將用木頭制造出來嚇唬人的,因為當(dāng)時月黑風(fēng)高,時遷這個走慣夜路的人,在倉促之間上了惡當(dāng)。
張順是不是跟李逵一起叛宋降金的吳順,這一點蔡東藩先生沒有明說,時遷戰(zhàn)死杭州并由當(dāng)?shù)亍袄蠘s門”建廟祭祀并奉之為祖,這倒是確有其事,證據(jù)最確鑿的,當(dāng)然還是打虎英雄武松武二郎,但是武松打死的那頭老虎是兩條腿還是四條腿,那可就不一定了——當(dāng)年在杭州,也有一個綽號蔡虎的家伙,被都頭、提轄武松當(dāng)街刺殺了。
半壺老酒無緣拜祭武松之墓,杜月笙的傳記又語焉不詳,所以能否從歷史遺跡中考證出武松的體貌特征,就只好請教身在如畫蘇杭的讀者諸君了:武松之墓,現(xiàn)在是否安好?關(guān)于武松、張順、時遷,當(dāng)?shù)剡€有哪些精彩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