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北大保研,高薪工作,7戰(zhàn)托福,贏來MIT

背景介紹:
武大弘毅學堂 化學
GPA 3.67
TOEFL 104
GRE 無
三篇影響因子15的文章,一篇是封面,四五篇合作
申請結果:MIT, Berkeley, Chicago, Northwestern等Ph.D.全獎
今年PH.D.項目縮招還是十分明顯的,這是我與為數(shù)不多的面試老師(兩位)聊到的內(nèi)容。因為大部分博士學生后續(xù)出資均由教師負責,所以教師會嚴格考量學生的能力,進而給出自己的判斷(當然也和他們經(jīng)費縮減了有關)??己藘?nèi)容也是十分全面的,包括科研方向、推薦導師實力、獎學金情況等,都會在聊天時被提起。因為我只準備了一個月就提交了CV、PS等材料,所以發(fā)現(xiàn)了申請過程中諸多的不足,在此簡單分享我踩的坑。以下內(nèi)容有很強的主觀因素,僅供參考,請勿作為標準參考。
1. 關于自身背景
首先,簡要分析一下我的申請背景及材料,GPA及TOEFL水平十分有限;三篇推薦信均為校內(nèi)推薦信(三個導師和美國關聯(lián)性都不大);CV/PS一月內(nèi)完成的,十分粗糙就提交了;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科研背景,一作發(fā)了兩篇SMALL&一篇JACS封面。
我認為,能收獲這樣的申請結果,主要是有較為出眾的科研實力,并未有很好的準備和規(guī)劃。同期條件下,另一位在國外做過長期暑研;美國大導師推薦;參與過一篇能源的Nano Energy的同學(四作),也可以拿下Caltech的項目。我認為,相比之下,他的規(guī)劃和付出,是更為合理也更觸手可及的。可能豐富的背景更容易獲得別人的青睞,在各方面均比同期申請者有些許的優(yōu)勢,而后,優(yōu)秀的申請者把“比別人強一點”的背景描述成“比別人強很多”,進而獲得很好的結果。所以我更推薦海外導師推薦+暑期研究+科研經(jīng)歷的做法。
2. 關于文章數(shù)量
我認為,有自己的方向和代表作即可,不一定需要一作,但是一定要表現(xiàn)出對工作的熟悉,對每個環(huán)節(jié)清楚的認知,這是十分有利的。千萬不要做出找人代做、代買、代寫等行為,學術道德的底線是不可觸碰的。
除此以外,建議多元化做科研,不要盯著一個方向,可以多跟幾個導師,拓寬自己的研究領域,在申請時可以與更多導師的研究方向相匹配。沒必要盯死在一個課題上,本科生除非是自己獨立科研,獨立完成工作,否則可以廣撒網(wǎng),用廣泛的知識面來充實自己的閱歷。
3. 關于推薦信
盡可能在多個地方做過多個內(nèi)容,不要拘束在自己的學校,一畝三分地的舒適區(qū)中,最好是拿到大導師的強推,這是十分有利的。國外推薦信會比國內(nèi)推薦信更有優(yōu)勢一些,所以暑期研究可能是非常好的選擇,“脅迫”對面老師寫個推薦信,當然return更好。因為理科暑研的科研狗在美國性價比比較高,是鮮活的勞動力,早一些準備還是十分有利的。我認為,一網(wǎng)下去總會有撈起來的導師的(當然你們是互相撈)。
4. 關于今年申請難度
因為疫情堆了很多沒有出去的同學,所以今年申請格外激烈,且?guī)啄陜?nèi)留學人數(shù)會逐步增多,這是政策所決定的必然結果。目前看來,還不需要所謂“入學即畢業(yè)”的申請實力,這只是有人在知乎上散播了焦慮而已。大可以在推薦信、暑期研究上下功夫,投入與產(chǎn)出都是十分可觀的。我認為,即便無法拿下六大,但是Top 30進入到面試綽綽有余,剩下就是盡人事,知天命了。
5. 致謝
很感謝我在世畢盟史老師的幫助,因為申請時候我因為英語搞得心態(tài)很差,所以經(jīng)常發(fā)脾氣,包括但不限于PS擺爛、CV亂寫等。非常感謝史老師可以理解和幫助我,給予鼓勵與關懷。也許在申請上只是差臨門一腳,但是最后的一段路往往最為艱難,很感謝世畢盟可以幫助我度過了最困難的申請月。最后衷心祝愿大家申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