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體捷達——一汽大眾捷達VS7

作者 —— 咖加用戶:李索羅

細分市場的始祖應該是朗逸這款車,最初推出時其低廉的定價不禁讓人擔心這會讓當時的速騰進入一個尷尬的局面。然而其爆火的市場表現(xiàn)似乎并沒有以速騰的銷量降低為代價。從此整個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就像打開了新的大門一樣,尺寸不再作為劃分級別的判定標準,于此也催生出了不少“特供車”而這些“特供車”的銷路往往都還不錯。

搞低端品牌這招大眾反而不是第一個,本田的思銘和日產(chǎn)的啟辰都是先行者,但都并沒有掀起什么大的風浪。
搞換湯不換藥,大眾算是祖師爺了。把捷達獨立出來除了一部分提升一汽大眾自身品牌形象的考慮,更重要的還是通過自身技術優(yōu)勢跟其他低端品牌競爭在未來很可能成為主流的二線城鄉(xiāng)市場。這類市場上的消費者還是看中“米飯管飽”而不是牛肉產(chǎn)地是不是日本神戶,如此的需求自然跟大眾未來的憧憬不符合,推出捷達的目的自然也不是把拉皮波羅踢出大眾產(chǎn)品線,更重要的還是VS5、VS7這兩款低價大空間SUV,而VS7作為低端品牌的旗艦產(chǎn)品,應該也更能體現(xiàn)低價量又足這一極其重要的基本原則。
1. 座椅和空間
往常10-15萬價位的低價SUV一般都是座椅不行但空間巨大,對于背靠大眾的捷達來說這似乎并不是什么問題。

從官網(wǎng)的圖片就能看出來,座椅的模型和大眾車型幾乎一模一樣,坐感也極為相似。

前排座椅的貼合性和坐墊長度都很好,靠背偏硬,腰托突起稍微多一點點,不知道在低配不帶腰托調節(jié)的座椅上表現(xiàn)如何。肩部支撐比較弱,除此之外并沒有發(fā)現(xiàn)其他明顯的問題。

后排座椅不算出彩,靠背角度還不錯,但是大眾車頭枕前凸的問題也被直接帶了過來。

坐墊長度尚可,但是坐墊形狀很平坦,缺乏側向支撐,內部發(fā)泡材料的硬度也偏大。簡單來說后排座椅缺乏包裹感,考慮到價格,后排座椅的表現(xiàn)也算可以接受。

作為捷達品牌的旗艦車型,腿部空間自然是無須擔心的。

頭部空間也沒有問題。

作為全系前驅的車型,后排有凸起其實是蠻可惜的。不過腿部空間這么大,這個凸起倒也不至于讓中間座椅沒辦法坐人。而且對于捷達這種需要極力克扣成本的品牌,和其他四驅車型共用白車身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后備箱縱深和高度都很好,寬度也是正常水平。

后備箱縱向空間這么大主要還是要感謝這個面條備胎。
2. 內飾、配置、人機工程學以及多媒體系統(tǒng)

這個內飾雖然已經(jīng)看膩了,但確實是好用,并且總體布置簡潔明了。

和途銳看起來有那么幾分相像的布置邏輯,同樣的大屏,扣了標就是大眾的方向盤,這非常德味。另外從圖片中看,高配車型裝備了和速騰一樣的自動空調,迷一樣的溫度調節(jié)方式并不好用。

中低配車型用的就是大眾最經(jīng)典的三旋鈕手動空調,好用,方便,好評!

空調下方有一個還蠻大的儲物空間,傾斜角度很大,里面也有防滑橡膠墊,并且全系支持無線充電。

中央扶手和其他大眾一樣支持伸縮和三擋高度調節(jié)。

后排中央扶手異常寬大,即使是把胳膊放在上面也不會影響杯架的使用。

后排出風口也是全系標配,并且還有USB Type A充電口和12V取電口。

全景天窗的出現(xiàn)令人感到意外。

后排門板基本上都是注塑件,連手枕位置也是硬的,畢竟成本有限,可以理解。

前排扶手是軟的,不過這兩條縫線是真的沒什么必要,不如去掉省點錢。

前排扶手的裝配看起來也比較粗糙,而且一些注塑件還有毛邊。

盡管如此,還是配備了自動大燈。

全系標配遠近光一體投射式LED大燈,這個成本可不低。

說說人機工程學相關的內容,這一代大眾的坐姿都還不錯,VS7作為一臺SUV雖然坐姿偏高,但方向盤依然可以隨心所欲地調節(jié)到舒適的位置。

門檻也比較窄,雖然座椅離門檻的距離還是偏遠,但被車門包裹的門檻應該也不會弄臟衣服。

反而是4S店加裝的踏板比較礙事,原裝就是最好的。

最后說一下這塊大屏,左側觸摸按鍵的音量調節(jié)不好用,其他觸摸按鍵都比較靈敏,霧面屏要給絕對好評,奔馳可得跟捷達學著點。

而且放置位置也很好,觸摸也很方便,由于霧面屏的存在,也不用擔心反光。

車機可以實現(xiàn)智能網(wǎng)聯(lián),最重要的是完全不卡,打開地圖速度也很迅速,這也許是在13萬這個價位能買到最順手的車機了。只是在說“捷達”這兩個字的時候似乎是會觸發(fā)語音助手的,也不知道語音識別能不能關掉。但最重要的還是車機十分流暢,并且支持市面上主流的手機投屏,這個車機沒有各種炫酷的畫面或者復雜的車輛設置調節(jié),卻在短暫的體驗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了很強的易用性和流暢度,再次好評。

即使是在息屏時界面上的時鐘也很好看,一點都不“土氣”,扁平化的時鐘反而有一種迷之科技感,這也是一個出乎意料的優(yōu)點。
低配8英寸車機似乎取消了智能網(wǎng)聯(lián)系統(tǒng),并且沒有導航功能,但仍然保留了手機互聯(lián)功能,個人認為如果手機能提供好用的互聯(lián)系統(tǒng)并且車機本身不卡,單純把車機作為屏幕還是很科學的,沒有車聯(lián)網(wǎng)功能也罷。
3. 動力總成

和VS5一樣,VS7采用的是110千瓦功率輸出的1.4T高功率發(fā)動機,推薦加95號油,但是銷售說加92號油也是可以的,這一點還是需要消費者自己好好落實一下,雖然現(xiàn)在油價比較便宜,但是95號油和92號油之間的差價對于VS7的潛在消費者來說可能也比較敏感。

VS7比VS5大了整整一號,用同樣的發(fā)動機動力到底夠不夠用?答案是絕對夠用,在簡單試過VS5后再開VS7會發(fā)現(xiàn)VS7的變速箱調教是要比VS5更靈巧一點的(不排除兩者調校一樣,但是試駕VS5的時候車比較多影響了發(fā)揮)。在前四擋這臺6AT變速箱的表現(xiàn)比較慵懶,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只愿意降一個擋,可能是因為齒比設定的原因。VS7降擋的觸發(fā)條件相比VS5更寬松一些,簡單說就是VS7的變速箱相比VS5更愿意去降擋。

換擋速度似乎也比VS5快了一些,但是從體感上看VS7的轉速表有一定“騙換擋轉速”的嫌疑。不過從日常駕駛的角度來看,VS7的升擋更晚,降擋更積極,如果不把油門踩到底的話并不會覺得有動力欠缺的感覺。在巡航時深踩油門,變速箱會毫不猶豫地從六擋直接跳到四擋來配合加速動作,轉速的提高也縮短了渦輪起壓的時間,中高速行駛時甚至有一點馬自達變速箱的感覺,但僅限于巡航時掛五擋或者六擋的時候,前四檔對于加速請求的響應并不是很好。

油門標定還是比較傾向于省油的,油門前三分之一行程是不會觸發(fā)任何降擋操作的,尤其是在低檔位的時候,發(fā)動機會從當前轉速強行起壓,需要等待一會動力才能釋放出來,渦輪遲滯是可以被明顯感受到的。在市區(qū)行駛的時候會覺得跟車并不是很能跟得住,反應會慢上半拍。這就是在短時間內體驗時感受到VS7最明顯的問題,改變變速箱的邏輯對于大眾來說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如果把動力調校地更靈敏應該也會讓VS7這臺體型龐大但動力一般的渦輪SUV油耗上升不少。如果考慮燃油經(jīng)濟性的話這樣的設定也完全可以理解,試駕車的平均油耗是13.6L,在我看過油耗的純汽油動力試駕車當中算是個中游水平,這個數(shù)據(jù)雖然沒有什么參考價值,但是以此推測VS7的日常使用油耗也不會太高,不用太過于擔心VS7的油耗表現(xiàn),不負責任地估計一下,VS7的城市油耗應該在9升左右,對于這個尺寸的SUV來說并不高。(再次強調,一個不準確的猜測,如果想要知道準確油耗表現(xiàn)的話還是通過其他渠道自行了解更為穩(wěn)妥)
4. 懸架表現(xiàn)

試駕車配備18寸大輪轂,輪胎尺寸不小,225/50R18的尺寸買國際大廠的輪胎自然不會便宜,至少都要600塊錢。對于成本極其敏感的捷達自然不會對此視而不見,所以原廠輪胎采購的都是自主的玲瓏品牌,但實際體驗下來輪胎并沒有為駕駛帶來什么困擾。

試駕時專門找了鄉(xiāng)間土路,如果以偏快的速度通過的話濾震還是比較舒服的,大多數(shù)大震動以及高速沖擊都會被懸架過濾干凈,車內的乘坐體驗遠比想象中要好。如果把速度慢下來的話還是能清楚感受到路面的輪廓,細碎的小震動過濾的也不徹底。而鋪裝路面上行駛時有非常濃厚的“MQB”味兒,懸架對于小震動的處理是目前開過MQB車型里偏差的,但開快一些的話車身的平穩(wěn)程度又會回到一個比較好的水平。
簡單來說,主觀上VS7的懸架給人的感覺很“整”,但對于路面震動的過濾還是有些粗糙,依然需要打磨。但是考慮到這臺車的售價,幾乎沒有多余動作且在轉向時有足夠支撐的懸架已經(jīng)足夠好了。
操控性能并不是很重要,但是也簡單說一下,出彎時對打滑車輪的限制很細膩,并不會有被突然切斷動力的感覺。車身跟隨性比較好,能感覺到軸距有些長,但是車身對于瞬態(tài)轉向輸入的響應也在正常水準。對于這個價位來說也是超過預期的表現(xiàn)。
5. NVH表現(xiàn)

發(fā)動機的進氣聲和渦輪聲被抑制得很好,并不會出現(xiàn)其他同款發(fā)動機車型在大負載情況下氣流聲明顯的問題。巡航時的噪音也不大,全油門加速時的噪音偏大但是不粗糙,考慮到價格完全可以給個好評。

雖然采用了偏低扁平比的大尺寸自主寬胎,但胎噪在80公里時速以上時才會比較明顯,胎噪表現(xiàn)有些出乎意料,同樣給個好評。與此同時風噪也不大,高速巡航時的噪音表現(xiàn)可以接受。相對薄弱的是對車外噪音的直接隔絕,透過玻璃可以清楚地聽到車外發(fā)生的一切。綜合考慮的話VS7的NVH性能可以給到中等評價。
6. 總結,你需要VS7嗎?

頂配VS7的價格和配備2.0T發(fā)動機的長安CS75 Plus基本重疊。但是這兩臺車展現(xiàn)出了完全不同的取向,CS75的絕對動力、隔音、懸架舒適性以及后排座椅要比VS7好很多。但是對于駕駛者來說,VS7比CS75 Plus好開不止一星半點,人機工程學設定也完全不在一個年代,配置雖然稍低但是對日常使用并不會有任何不便。
長久以來,這個價位能買到的大SUV都是由自主品牌來設計生產(chǎn),而這些產(chǎn)品往往都是看起來很好但用起來很粗糙。VS7正好相反,一些浮于表面的功夫真心一般,但是在涉及日常駕駛的方面真的非常優(yōu)秀?;蛘哒fVS7是類似產(chǎn)品中第一個真正把日常使用放在第一位的產(chǎn)品,一款合格的廉價家用中型SUV,產(chǎn)品力取向完全跟合資品牌一個方向,機械素質遠超自主品牌同類型產(chǎn)品。對于目前的10-15萬SUV市場來說,VS7是一款先驅產(chǎn)品,便宜、大空間、高配置(相對)和合格的機械素質第一次同時出現(xiàn)在一臺車上。

即使和VS5比,個人認為VS7的性價比也更高,兩款車都很便宜,多貸兩萬就能買到更大、更好開并且配置更豐富的產(chǎn)品。相比VS5,VS7才更像是一臺完全體的捷達,不輸主流合資品牌同價位產(chǎn)品的產(chǎn)品力,優(yōu)秀的機械素質外加低廉的售價讓VS7成為了10-15萬市場的絕對攪局者。如果和1.4T前驅的探歌來對比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VS7,甚至我認為VS7比探歌更配得上代表純正德味的VW大眾標,畢竟對我來說不用雙離合的大眾八成都是好大眾。

最后說一下目前的終端價格,除了最高配優(yōu)惠3000之外其他配置一律優(yōu)惠2000并且還白送裝潢,不要裝潢的話還可以便宜2000。個人認為電動尾門和倒車影像并不必要,迎賓踏板就純屬于倒貼錢也不要的配置,裝上之后反而會影響進出車輛的便利性。中配開始配備革座椅,沒有座椅通風的革座椅還不如沒有。如果我自己買的話會買優(yōu)惠完11.68萬的自動低配,布座椅加17寸小輪轂,不用擔心冬夏的座椅溫度問題,并且17寸輪轂沒準還能改善小震動表現(xiàn)。唯一的代價就是車機不支持網(wǎng)聯(lián),但依然支持手機投屏,電動調節(jié)座椅完全算是個可有可無的配置。需要注意的是,低配布座椅沒有腰部支撐調節(jié),并且大眾有手動座椅和電動座椅調節(jié)范圍不一致的先例,建議購買之前找?guī)齑孳圀w驗一下座椅,如果沒有問題的話低配VS7對用戶來說就是目前捷達產(chǎn)品線乃至整個廉價SUV市場中性價比最高的產(chǎn)品。
盡管渾身上下都充滿著“成本節(jié)儉”的味道,但是裸車不到12萬的價格真的是太香了,還要什么自行車?便宜量又足,好開空間大,這才是捷達該有的樣子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