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點,讓人刮目相看!

資料圖
(一)
這肯定是件好事,毋庸置疑。
剛看到一個數(shù)據(jù),就在騰訊公益一個平臺上,2021年就有1.5億人次捐款,總額達到了54.46億元,比2020年(38.5億元)上漲41%;而2020年的數(shù)據(jù),又比2019年(28億元)漲了37%。
也就是說,2021年相比2019年,光騰訊公益一個平臺,捐款額就漲了94.5%。兩年時間,近乎翻一番。
哪個省份最慷慨?
還是以騰訊公益平臺為例,2021年捐贈前五個省份,分別是:河南、浙江、重慶、北京、江蘇。
其中:
河南省共有1339.8萬人次捐了5.06億元,
浙江省共有1352.8萬人次捐款4.97億元,
重慶共有1005.5萬人次捐款4.69億元,
北京共有742.9萬人次捐款3.81億元,
江蘇省共有813.3萬人次捐款3.68億元……
河南人,中!
當然,這只是一個公益平臺,如果將所有公益平臺加起來,那可能是一個龐大數(shù)字,不僅僅河南人中,浙江人贊,也可能是四川人、東北人,等等,都讓人刮目相看。
但不管是哪里人,我們都是中國人。
我說的這件好事,就是中國人對公益慈善越來越重視,中國的公益平臺越來越規(guī)范。
我相信,這對于我們中國的未來,將是功德無量的。
因為一個美好的社會,絕對不能沒有公益慈善。事實上,在我們中國,自古就有慈善的傳統(tǒng),急公好義、樂善好施、活菩薩等等贊譽,就是例證。
這也是人性善美的表現(xiàn)。莎士比亞曾經(jīng)說過:慈善不是出于勉強,它是像甘露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于施與的人。
對于現(xiàn)代社會而言,這更涉及到一個社會的公平分配。今天我們所說第三次分配,就與公益慈善有關。
經(jīng)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1994年在《股份制與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中,是這樣定義的:
通過市場實現(xiàn)的收入分配,被稱為“第一次分配”;
通過政府調節(jié)而進行的分配,被稱為“第二次分配”;
個人出于自愿,在習慣與道德的影響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贈出去,可稱為“第三次分配”。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慷慨解囊,越來越多的公益平臺,發(fā)揮著作用,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二)
這是一件好事,有兩點更讓人眼前一亮,或者說,刮目相看。
第一,一塊錢就可以是公益。
公益慈善,有數(shù)額規(guī)定嗎?
我總覺得,用錢多錢少來評價公益,就脫離了公益的初衷,因為愛心無價。你可以是巨富,捐出富可敵國的畢生財富;你也可以是普通人,哪怕是只捐出一塊錢。
對于公益,從來就應該自愿,1個億不嫌多,1塊錢也不嫌少,最重要的,是你有那份公益的愛心。
但在實踐中,坦率地說,一塊錢的捐助,雖然也很好,但卻意味著高昂的管理成本,實現(xiàn)起來卻很難。如果一個公益組織每次收到的捐款都是一塊錢,而且是現(xiàn)金,那這個公益組織,非關門不可。
互聯(lián)網(wǎng),卻改變了一切。
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你捐一塊錢還是一萬塊錢,都是一樣的操作,都不費太多的時間和麻煩。事實上,騰訊公益平臺,就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公益的便利,將“人人可公益”的理念融入到每個產(chǎn)品之中,為用戶搭建了一個可以 “隨手做公益”的平臺。
一塊錢,就能公益。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這就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魔力。
第二,一塊錢也一定要透明。
這一點,可能比第一點更加重要。
因為怎么監(jiān)督公益,從來是一個大問題。
我總是相信,我們很多人都有公益的心,但之所以還沒采取行動,一則可能意識沒到,或心有不逮;更重要的,可能還是缺乏信任。
過去幾年,個別公益組織的種種瑕疵行為,在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中被放大,更加劇了不少人的疑慮。我的愛心,會不會被揮霍?
透明,是公益事業(yè)的價值點和生命線?!丁笆奈濉泵裾聵I(yè)發(fā)展規(guī)劃》 就指出,要“完善內部治理機制和行業(yè)自律,提高行業(yè)公信力” 。
怎么提高?騰訊公益的一項創(chuàng)新,尤其值得稱道。
那就是,捐一塊錢就可以做“股東”。即,每一位參與騰訊公益平臺項目的愛心網(wǎng)友,哪怕你只捐了一塊錢,你也是所捐贈公益組織的“股東人”,你可以與機構直接對話和交流,實現(xiàn)自己對公益項目的知情權,監(jiān)督權和參與權。
今年4月的首期公益“股東人”大會,來自廣州的公益機構——滿天星青少年公益發(fā)展中心(簡稱滿天星公益),就向捐助過“滿天星公益圖書館”項目的愛心捐贈人“匯報工作”,超過2300位愛心網(wǎng)友在騰訊會議上參與互動,近8萬位熱心公益的網(wǎng)友通過視頻號觀看了這次會議。
這是走過場嗎?
肯定不是。據(jù)介紹,小“股東”們在會上的提問,可謂拳拳到肉?!澳銈兪窃趺催x擇書籍的?是否遭到校方的質疑”、 “機構30 多名全職員工是怎么分工的”、 “除了建立圖書館,你們還有沒有其他方式讓孩子獲得閱讀資源?”
滿天星公益相關負責人,針對來自捐贈人、騰訊公益平臺代表 、公益觀察員的提問,一一解答。

從事后反饋來看,這種“公益股東大會”的形式,為公益項目帶來更直觀、更透明、更智能的公益反饋。
這也使得捐助者不僅僅只是捐錢捐物,而是可以參與到公益的全鏈條,履行對項目的關注與推動義務,也倒逼公益機構加強管理,提高效率,增強透明性。
8月18日,嘗到“甜頭”的滿天星再次開會。參與熱度有增無減,騰訊會議上同樣吸引了超過2000位“股東人”各抒己見,給機構發(fā)展出主意。
今年的99公益日即將來臨,公益股東人大會也進一步展開,目前像這樣的“股東會”已經(jīng)開了有80多場,至2022年99公益日期間,預計開滿100場。
我們也可以說,這100場會議,就藏著第三次分配的關鍵要素,也是騰訊公益讓人稱道的一個創(chuàng)新。
畢竟,公益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而要信任,那就必須透明化。通過技術和規(guī)則,將公益透明化,我們的公益事業(yè),才能走得更好更穩(wěn)更遠。

(三)
最后,再談一下個人的幾點看法。
第一,公益需要大家的鼓勵。
說實話,在世界富豪中,我還是最佩服巴菲特,不僅僅因為他卓越的投資才能,更在于他對于慈善的態(tài)度。
四個字:富而且仁。
2006年,巴菲特簽署捐贈意向書,決定向五家慈善基金會捐出其財富的85%,當時約折合375億美元。這是美國和世界歷史上最大一筆慈善捐款,超過許多國家的GDP。
對于捐贈舉動,巴菲特說:“我不是財富王朝的熱衷者,特別是在世界上還有60億人比我們窮得多的時候?!?/strong>他說,他希望自己的舉動能帶動更多的富豪慷慨解囊。
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一些中國企業(yè)家,一些中國企業(yè),也正在行動起來。
比如,騰訊。在投入500億元啟動“可持續(xù)社會價值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后,去年8月18日,騰訊又宣布,再次增加500億元資金,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
科技向善,這種態(tài)度,也是一種善。
當然,還有更多公益的普通人。僅在騰訊公益一個平臺上,就累計有6.35億人次捐款,總額超過190億元。
馬上又要到第8個99公益日,公眾參與是今年重點,參與人數(shù)、互動熱度必將迎來新高。就像99公益日的口號“一塊做好事”所說,一塊錢不算多,但愛心無價。
第二,公益更需要特別的創(chuàng)新。
我總覺得,公益做不做得好,管理很重要,透明最關鍵,創(chuàng)新也是助力。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我們的公益,完全可以有重大的創(chuàng)新。事實上,這種“公益股東大會”的形式,就使得公益從以往的單向,變成了互動的雙向。
他們是捐助者、愛心人士,這不假,但他們也是監(jiān)督者、是傳播者。這種隨時發(fā)生的互動,讓公益成為一個持續(xù)的事件,也擴大了公益的影響力。
我總覺得,這種創(chuàng)新,很符合互聯(lián)網(wǎng)的特點,也讓更多人樂于參與,而且,增加公益的透明度,一舉多得。
當然,創(chuàng)新是多方位的。
比如,騰訊公益還推出了“冷靜器”發(fā)產(chǎn)品,即在用戶捐贈前,騰訊公益平臺會彈出一個“透明度提示”(冷靜器)的消息框,點擊確認知情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捐助。
“冷靜器”具體內容,包括:
立項時間:公益項目實際的成立日期
執(zhí)行效果:這個項目過去做得怎么樣了
財務披露:捐款都用在了哪些地方上
項目進展:這個項目進行到了哪里
“冷靜器”肯定不是是“攔著用戶不讓捐款”,而是希望用戶每次捐助前,能多想一會,不只是感動和沖動,更源于理性和信任。
這一方面保障了捐款人的知情權,另一方面也防止捐款人“頭腦一熱”而沖動捐款。
可能會有一部分捐助人因此打消了捐贈的沖動,但從長遠來看,這會讓捐贈更加理性,也更加細水長流。
除了先前的冷靜器,騰訊公益同步還推出了公益真探計劃,公開選拔百名捐助人作為真探,前往不同項目地進行現(xiàn)場探訪,實實在在了解項目的運行情況,并持續(xù)對公益項目進行長期的觀察和監(jiān)督。
這100個真探也將成為小火苗,點燃對公益的關注之光。
第三,公益,更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
坦率地說,這種軟實力,我們還不強,對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
公益做大做強,利國利民。但這就必須要有好的制度,有獨特的創(chuàng)新,更要有所敬畏。畢竟,再好的制度,再強的創(chuàng)新,最終都是人來執(zhí)行。
我相信,鼓勵更多企業(yè)、更多個人投身慈善,將是我們這個社會未來的一個鮮明特征。
致富光榮,慈善亦光榮。不在于錢多錢少,捐多捐少也應自愿。但哪怕一分錢一塊錢,也是愛。
愛,最終會迸發(fā)出改天換地的能量。公益,就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擁有凝聚億萬人心的磅礴力量。
公益人邁出了一大步,但這只是中國的很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