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了!三星手機利潤碾壓華為等大部分國內(nèi)廠商 華為定價并不算高
實錘了!三星手機利潤碾壓華為等大部分國內(nèi)廠商 ?華為定價并不算高
?
說到華為手機,很多人的印象中它都是國產(chǎn)品牌的驕傲,是敢于跟外國強權(quán)說不的存在。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表示,雖然很想支持華為,但是手機價格略貴,自己買不起。當(dāng)然并非真的是買不起而是相比較而言可能需要多花錢,稍感壓力。
那么你知道一部華為手機的成本大概多少錢嗎,利潤又是多少呢?
上面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廠家也沒給過具體的成本,但是曾經(jīng)有懂行的博主對華為p50做了一個大概的成本估算,單純物料成本加到一起,高通版本的成本大概在2400元左右,麒麟版本大概在2200元左右,而起售價格是4488元。(這里就不給大家去上數(shù)據(jù)資料了,有心想了解的可以百度一下。)
?
乍一看大家是不是覺著華為賺了大家將近一半的利潤。其實并不是的,因為這里面還沒有排除運營成本,廣告投入等非物料成本。如果把這些非物料成本算進去,最起碼是不可能有一半利潤的。
但是咱今天說的可不是華為,而是韓國的三星,之所以先說一下華為,是給大家鋪墊一下,好做對比。
?
而根據(jù)國際知名調(diào)研分析機構(gòu) Counterpoint提供的分析報告,三星今年的高端旗艦智能機Galaxy s23 Ultra的物料成本為469美元,折合人民幣3329元,當(dāng)然這個價格是8+256版本的成本。
在這高昂的成本中,高通處理器占了大頭,成本占比35%,其次就是屏幕占比18%(所以千萬別損壞屏幕,價格實在太貴了,廠家都得付出18%的成本,個人的話最起碼20%起步)。另外影像系統(tǒng)也占了14%的成本,所以拍照好是有原因的。其他剩下的就是那些藍牙、wifi、gps等等,總計占比34%。
看到這,有些朋友可能會問了,這數(shù)據(jù)對比華為的成本,好像更加有品質(zhì)感,畢竟成本更高。
是的,只看到這是成本比華為高不少。但是我們再來看下三星的售價大家也就明白了。
三星s23Ultra 8+256美版售價為1199.99美元,折合人民幣8517元,物料成本占比大概39%左右,而相同配置的s23國內(nèi)售價為9499元。物料成本大概占比28.5%左右。(人工換算,有算的不準(zhǔn)的大家可以自己算下哈。我數(shù)學(xué)是體育老師教的)。
這么一對比就清楚了把,雖然三星的成本高,但是售價也是真的高,利潤即便加上非物料成本的運營和廣告費用,也是鐵定的高于50%?,F(xiàn)在再對比一下華為,是不是覺著很良心了。最起碼比這些國外的品牌良心多了。
如果你覺著三星在國內(nèi)混的不好,沒啥可比性了,那就在想想蘋果,在國內(nèi)我們給蘋果貢獻的銷量可不算少的占蘋果全球銷量的20%以上(這個數(shù)據(jù)部分機構(gòu)給的都是每個季度的,而每個季度都不一樣,但是基本都在20%以上,說的是手機哈,不是所有蘋果產(chǎn)品)。
最后做下簡單說明,文中華為物料成本舉例是華為p50,而三星是最新款的旗艦,理論上是沒啥可比性的,奈何華為近兩年因為管制沒啥新手機出品,即便有出品也沒有機構(gòu)和博主去研究它的成本了,但是根據(jù)利潤空間的對比也能看出來,同樣都是旗艦機,華為的成本占比實際更大,利潤空間更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