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電影的主旨是幫助抑郁癥重拾光明?可參宿最后還是死了呀!
在院線上映了兩個多月之后,《深?!冯娪敖K于在網(wǎng)絡視頻平臺上映啦,看完時候,感覺除了3D效果不如影院之外,其他地方并沒有什么槽點。有人說看不懂劇情,覺得這就是一個善良的人救一個小孩,劇情太牽強。確實一開始南河是作為一個善良的人去救她,因為畢竟南河也只是對她有過一面之緣,然后后來是怎么樣扯到拯救的呢?你可以把參宿在幻想中跟南河的所有對話都可以看成是,在現(xiàn)實中,參宿跟南河兩人在海上飄著時的對話。

南河在一步步了解她這個人,了解到她是怎么樣的性格,激發(fā)了同情,但是光有同情是不夠的,要給南河定位成一個救贖者,除非他能感同身受,他也是這么的一個人,不然他的定位就只能是一個善良的人去奮力救一個小女孩了,就不是救贖者了。所以他就說了,你跟我一樣,都不怎么愛笑。但是單單憑這一句話不足以證明,南河也是那樣的一個人。

但是,有一個點。結合現(xiàn)實中南河的打扮,是個小丑。小丑是啥?假笑專業(yè)戶,專門為了迎合他人而假笑,逗別人開心。如果說這都太牽強。那就融合到參宿的夢里,南河對錢的渴望,為了討好客人,強顏歡笑,甚至把自己的臭鞋都吃下去。在夢里他動不動就傻笑,但這笑卻不是真正發(fā)自內心的笑,而是迎合的笑。這一個片段,交待了南河內心是一個怎么樣的人,所以就跟參宿有了共鳴。

這個時候,把南河作為一個救贖者,給他賦予這樣的一個身份就很合理了,因為自己經(jīng)歷過,從參宿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個影子,迎合他人,強顏歡笑,沒有想笑就笑,想哭就哭的權利,所以不想讓這么個小孩再經(jīng)歷這樣的事情,奮力救她(要結合夢里的場景+現(xiàn)實),讓她認識到自己也可以成為什么樣的人,而成為什么樣的人是你自己選擇的,要自己走出來。而參宿為什么能走出來呢,如果你不結合南河的經(jīng)歷(夢里的經(jīng)歷),光憑幾句勸就太牽強了。

一個跟你同樣假笑,迎合他人的人,此時奮不顧身地去救你。一個陌生人,能這么奮不顧身地來救我,我一個缺愛的人,在這個時候感受到了愛,原本封閉的內心透進了一絲光明,我又怎么能繼續(xù)這樣頹廢下去呢?所以在心理上已經(jīng)開始將執(zhí)念慢慢轉化了,心理上已經(jīng)得到了拯救。剩下就是生理上了,以心理為鋪墊,以及南河對她的拯救激發(fā)她頑強的求生意識,意識蘇醒,又讓她活了過來。而南河確確實實也成了參宿的救贖者,但同樣他也是在救贖自己,因為參宿很像自己,救贖了參宿就等同于救贖了自己。

畫面上來說,感覺3D可能不如2D更舒服。本身畫面內容和色彩就非常飽和,3D的話,再加上景深和技術上的本身會變暗,那種導演想呈現(xiàn)的畫面我感覺是沒呈現(xiàn)出來的。我自己可能曾經(jīng)也抑郁過,也有非常絢麗的夢,而且直到現(xiàn)在都是如此。夢的華麗和絢爛,個人還是深有體會,粒子水墨技術用在表現(xiàn)夢境上,確實是挺好的。但在影院3D觀看體驗確實不佳,我能體會到導演想要塑造夢境的那種意念,但畫面又像是隔著一層薄膜一般,讓人抓耳撓腮。

內容上來說,個人比較認同抑郁的根源還是執(zhí)念,執(zhí)念在漫長歲月里的積攢,甚至會逐漸改變人的生理結構,最后讓人難以脫出。當然,個人體驗來說,物極必反,執(zhí)念如果足夠深刻足夠強烈,其實也會讓人從深淵中爬出來,并且獲得一輩子永不衰竭的動力,去按照自我本心確立的方向,遠行。

最后,唯一令人遺憾的地方就是這部電影其實還是陳述抑郁癥,但并沒有能幫助到抑郁癥患者的地方,甚至有可能讓抑郁癥患者癥狀復回,尤其是原題材是母親拯救孩子,卻在電影里面變成陌生人的拯救。一個抑郁癥患者,最難過的時候,希望的并不是他人的拯救(甚至是血親),也無法幫助他。

每個咨詢師都會說:“我只是你的陪伴者,真正自我覺察的,只有自己”。既然如此,還是要明白,唯有自己能拯救自己,他人拯救自己的劇情,應當說是導演的個人主義英雄情結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