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道者,雖小必大,逆天道者,雖成必敗
1、未來還沒有來,不必過于煩擾,只要我們保住本性,看得出對錯,辨得出真假,又有什么難關是熬不過去的。就像一場大風雪,越下越大,越下越猛,可是我們都知道,它終究是會停的,正所謂是“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在上者,源也,所謂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在利字當頭的社會,坦誠待人被視為天真,不謀心機被視為是幼稚,世風如此,誰人之過?當渾濁變成了常態(tài),清白便成了罪!
3、雨水會淋濕衣衫,也能灌溉土地,滋養(yǎng)萬物,事物都有它不同的好與壞,用之得當則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4、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比如說我們教育我們的讀書人,說讀書的目的是要為萬世開太平,所以我們崇尚和平發(fā)展;我們說我們的國士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我們強調(diào)的是讓天下安定;我們說止戈為武,使用暴力是為了終止暴力;我們說掃地不傷螻蟻命,憐惜飛蛾紗兆燈,人要慈悲為懷等等。如果支持這些理念的力量足夠強大,可以讓這樣的文化成為主導這個世界的理念,是不是我們可以避免掉在大宇航時代去重蹈大航海時代的那些血腥覆轍呢?

5、“你說,為什么現(xiàn)在的人都活得那么焦慮?”
“不說其他的,電視或視頻看多了吧”
“怎么講?”
“比如,我們都喜歡看劇中涅槃重生的故事,主角花幾年的時間從小白一步步成長為王者,那對我們來說就是幾十分鐘而已,所以容易給人一種錯覺,好像別人成功都很快、很容易似的,可到自己身上卻是遙遙無期,似乎看不到希望“
“有點兒道理”
“所以老子曰:“多易必多難”,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就必然會遭遇更大的困難。
現(xiàn)在社會,網(wǎng)上看到的,大多都是別人希望你看到的,并且是把最好的一面呈現(xiàn)出來,所以看上去好像別人都過得很好,人生活得像個故事,而自己就是一無所有,生活平淡乏味,已經(jīng)掉到了深淵谷底這樣一種感覺。
因此我們心里要明白,真正的生活是有起有落,是各種狀態(tài)紛呈的,有上有下、有高有低、有前有后,這才是生活。
6、誰的青春不迷茫,但不管如何迷茫,路要走才能知道是不是行得通,在原地徘徊,只會更加糾結(jié)彷徨。既然選擇了現(xiàn)在的道路,就只管風雨兼程,哪怕一時身處黑暗,也要自己往心中注入一束光亮,然后堅持,堅持,再堅持,直到曙光乍現(xiàn)!
不要消磨了光陰,辜負了自己。 你知道嗎?最能讓人感到快樂的事,莫過于堅持一番努力后,周圍的一切正慢慢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7、每個人生來長著一雙腿,開始的時候不會走,需要父母牽著;漸漸長大了些,父母開始放手,他試著自己來;然后越走越穩(wěn),最后就跑起來了,這時候父母已經(jīng)追趕不上了。想想看,這是不是跟我們?nèi)松缆酚行╊愃颇??所以,每個人的人生之路最終都要靠自己來走,而作為父母,要學會放手。
每個人生而不同,哪怕是父母與子女,都不要打著“是為了你好”的幌子而過多的干預,這都是造成很多家庭悲劇的重要原因之一。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睈圩樱⒎鞘怯芍改傅南埠冒才藕靡院蟮穆?,或者一味地寵溺縱容,而是教他懂得是非善惡,有一顆善良的心,能根據(jù)子女的喜好及天賦特長,把子女培養(yǎng)成對自己、對社會有用的人。
8、人這一輩子真的會遭遇諸多苦難和困境,老子說:“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人生任何時候,不管發(fā)生任何事,都是禍福相依。
所以,不要輕言放棄。世間的一切事物都隨時處于變化之中,生活就是這樣,好事常常變成壞事,壞事的背后又總是隱藏著機會。

9、閱讀不是為了雄辯和盲從,可以有利于思考和權衡。當我們處在迷茫與困境時,靜下心來閱讀,你會發(fā)現(xiàn)書中有些話,能幫助我們撥開層層迷霧,從智者的只言片語中感受自己,發(fā)現(xiàn)更深層次的自己,也會給我們指引方向。正如有句話叫“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10、古話說:“順天道者,雖小必大;逆天道者,雖成必敗”,做的事符合于天道的,哪怕一開始做得很小,但勢必會越做越大。若不符合于天道,即使費盡心思做成了,也會在瞬間垮臺,難以長久。
若有一天成功了,更要有一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胸懷,心懷天下民生,去造福一方百姓。老子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1、當一個人和我持相反的觀念或意見時,我知道那再正常不過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