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ROG掌機開箱——再一次把Ryzen捧在掌心

2023-06-13 20:54 作者:勤儉敗家  | 我要投稿



與掌機結緣,最早應該是從小學時的俄羅斯方塊機起,隨后是中學文曲星“學習”電子詞典,大學同學的GBA……自己買第一臺掌機還是在工作之后了,購入的原因……有點奇葩,因為喜歡《寂靜嶺》系列游戲,上學時最先玩的是《寂靜嶺2》,玩到結局時哭得稀里嘩啦,后來補了1,追了3和4,再后來《寂靜嶺:起源》是PSP獨占的,為了游戲入了掌機。通關之后,試了當時掌機平臺的幾個其他游戲,都不太喜歡,PSP淪為掌上MP4。相對于《生化危機》系列,《寂靜嶺》算是一個小眾的異類,險些被不當人的KONAMI給鼓搗沒了,好在今年又有了新消息


很有意思的是,當時喜歡《寂靜嶺》的和喜歡《生化》的相互看不起……像極了現(xiàn)在的野炊黨和原神黨,其實兩派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一類人,只有嘴不是那么硬的雙修黨才知道……都很香,從某種程度上講,主機玩家和掌機玩家是不是也……

先過一遍參數(shù),作為ROG推出的第一款掌機,可謂是出手即不凡。依托定制版Z1 Extreme的性能提升,一舉把Windows掌機可游玩分辨率直接拔高一檔。相應地,屏幕參數(shù)和散熱也很卷,120Hz高刷,500尼特高亮,7ms高響應,雙風扇+優(yōu)化直立熱管,大有直接拿ROG筆記本的星云屏和冰川散熱來降維打擊的架勢


包裝風格不再是酷黑叢中一點紅,改用沉穩(wěn)的灰白配色


包裝盒比預期的小


一些最基礎的使用提示,設計在了取機器的“必經之路“上。我是那種經常盲目自信,到手先扔完說明書,卡殼后再翻垃圾桶的人,不得不說……做這包裝的人,是真的懂


進階一些的信息,放在二維碼鏈接了


第二段”必經之路“指示牌


包裝盒第二層,有65W適配器及兩個印刷文檔


包裝盒頂蓋中附贈了一個小的主機支撐架


看似雞肋,但作為早年被Windows掌機毒打過的用戶,充分理解這個小附件除了臭美之外的必要之處


單看機器背面,顏值很能打。一側的進風孔設計成了敗家之眼造型,與另一側進風孔之間是”銳利的一刀“家族式設計。亮銀色裝飾帶上的鍍膜,會在不同角度光線下呈現(xiàn)多彩顏色,高情商的說法——節(jié)能減排版的手動RGB,給二代留足了升級空間。兩顆棱角分明的石頭狀按鍵,應該是自定義鍵

或許背面太過出彩,正面相較起來談不上驚艷,但作為交互功能區(qū),也在情理之中。屏幕兩側有背部風格一致的對稱音箱開孔。屏幕下緣有暗色的ROG LOGO,屏幕不是極致無邊框,但也絕停不了航母


正面按鍵的安排,走的是Xbox手柄的風格,圓潤扎實。初次上手握感有點奇怪,可能是因為最近臨睡前都在趕神廟作業(yè),手掌窩窩“已經是他的形狀了”,估計適應一段時間就會好了。左右下角有造型上的減法切削,為近拇指的掌部凸起留出空間,讓機器適應手,而不是手適應機器,切削處有ROG暗紋,有手汗時可起到防滑作用


搖桿和一體化方向搖桿位置靠上,同時也靠近屏幕邊的快捷鍵,操作空間都在手指的舒適范圍。雖然沒有拆機,但盲猜機器的分布配重是花了心思的,握持上非常利好這種靠上的排布,握持體驗削弱了本該有的壓手重量感


開機后搖桿下方會點亮一圈RGB,不出意外的話,也會支持與ROG其他設備的神光同步


緊跟時代的霍爾扳機,主打操作順滑+高耐久,頂部出風孔神似幻系列筆記本


3.5mm音頻口+TF拓展卡口,可以不用,但有了總歸是好事。還有高攀不起的XG拓展接口,有生之年我應該是給掌機配不起RTX4090了




開機時會有標志性的利刃出鞘音效(如需關閉音效,開機時按開機鍵+音量-,可以進入BIOS后通過選項關閉),BIOS畫面是白色的ROG LOGO


Windows系統(tǒng)界面則是融合了ABXY動畫的彩色LOGO



到這一步,Windows初始化拉回現(xiàn)實,掌機與系統(tǒng)的割裂感從指縫溢出……微軟快出個掌機模式的Windows版本吧,準確地說,是出個更好適配掌機操作邏輯的Windows吧。回想起Windows 8,真是怕你不來,又怕你亂來


Windows 11聯(lián)網初始化攔路虎,正常人直接聯(lián)網并輸入微軟ID進入


不正常的可以像我一樣,連接鍵盤,<Shitf>+<F10>調出命令行,執(zhí)行oobe/bypassnro,重啟后,微軟匪氣會收斂一點,不聯(lián)網不輸微軟ID也能進系統(tǒng)


開機默認會進入奧創(chuàng)SE,用適合掌機的UI把用戶從Windows接管過來


官方尺寸公布的尺寸是280 x 133 x 39mm,重量608g,比同為Windows掌機的SteamDeck要更小更輕。但手邊只有機能遲暮的SWITCH,簡單參照一下


即便在第一方游戲王國之淚中,SWITCH遇到稍微復雜點的場景,性能已經明顯跟不上了,當然不可否認它已是2017年發(fā)售的產品了。如果SWITCH下一代主機的形態(tài)還是掌機,希望在設計和機能上向新的掌機標桿看齊



按鍵大小對比,SWITCH的JoyCon分體設計有利有弊,好的一面是可以分身成兩個手柄原地社交,不好以免就是按鍵小,規(guī)劃相對局促。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給單售的Pro手柄讓路,Joycon的搖桿極易發(fā)生偏移,沒有自己換過搖桿(或者噴過WD40)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SWITCH用戶


如果說SWITCH是可勉強揣兜,STEAMDECK不適合揣兜的話,那ROG掌機介于兩者之間,個人傾向于還是放在包里吧


即便SWITCH后來推出了OLED新版,老任也足夠自信地保持機能不變,把OLED屏的亮度也克制在了350尼特(和2017原版LCD不相上下),黑場表現(xiàn)和響應時間有較大提升。ROG掌機在屏幕亮度上高出一檔,可以在相對復雜的環(huán)境中有不錯的呈現(xiàn)效果,但距離手機屏幕素質還有很大差距,想直接在戶外陽光下浪一浪還是不行的


SWITCH散熱孔少,機身更薄,通過頂部孔洞可以看到鰭片的規(guī)模也不大。ROG掌機也是通過背部進風,頂部出風,較厚的機身和雙風扇散熱模組,把機器的運行聲音壓到很低,幾乎能媲美SWITCH的無感


ROG掌機背部散熱孔幾倍于SWITCH,所以背部對整機的散熱很重要,雖然手把處的造型能夠讓機器放置在平面時不遮擋進風孔,但考慮到Windows電源管理及休眠策略的不同,不太建議把運行中的機器隨手放在床上或者包里,不然容易造成包括屏幕在內的機身發(fā)燙,高溫對電池的壽命也不利,在下載游戲或者升級Windows時還是多多用上附贈的小架子吧


在DIY整機中,因為配件有無數(shù)種排列組合,奧創(chuàng)偶有翻車,造成很多用戶對它愛恨參半。但對于掌機相對固定的配置而言,奧創(chuàng)的使用體驗還相當穩(wěn)定的。游戲庫支持STEAM,Xbox,EA,Ubi,GOG等游戲平臺,安裝后的游戲自動入庫,游戲庫界面很有NAS或者視頻盒子的風格,背景會根據(jù)所選項目變化背景


STEAM程序會被游戲庫視作一個“游戲”,運行STEAM時會直接調用大屏版,省去了不適合掌機交互的部分,但在過渡上還是偶爾有短暫的割裂感。基于系統(tǒng)資源和運行效率的考慮,如果檢測到即將同時運行第二款游戲,會有對應的提示,詢問是否關閉前一款游戲來釋放系統(tǒng)資源,確保更好的性能體驗


可以為不同的游戲設置不同的按鍵映射


在設置子菜單羅列了常用的選項,進入即可直接套用預設方案,也可進行自定義微調


比如自定義控制中心:可以選擇快捷鍵能呼出哪些功能,可以自定義位置及順序,涵蓋的選擇非常豐富


控制模式:將按鍵功能細分為游戲控制器模式和桌面模式,相同的按鍵在不同的模式下可自定義不同的功能,比如在看B站視頻的時候,可以用搖桿加速,控制UP主GKD。機身背后的切換鍵,可以作為類似Fn/Shift功能的組合鍵使用,使自定義的功能設置數(shù)量翻倍


運行模式:根據(jù)不同的游戲類型和應用,內置了多套預置方案,懶人可直接套用


燈光:ROG的傳統(tǒng)藝能,類型有多種風格可選,可細化到開機,關機,睡眠等多個節(jié)點設置


與筆記本的奧創(chuàng)相近,有熟悉的增強選項,還有進階的手動模式,各種曲線可以自己拉


自定義集顯能分到多少顯存


雖然奧創(chuàng)SE已經竭力解決了絕大部分銜接問題,包括開機鍵集成指紋識別規(guī)避輸入密碼登錄,但實際使用中,偶爾還是有跳戲的小鍵盤或任務欄等元素蹦出來,騎臉提醒你用的是一臺Windows設備,并不是真正意義的游戲機。Windows冗余的功能也占用了太多的存儲空間和功耗,比如在長時間下載游戲或升級時,機器盡量豎直放置,不要擋住背部風口

另外,即便買不起XG移動版RTX4090,也可以把掌機連接一臺帶Type C口的顯示器,照樣可以實現(xiàn)充電、音視頻信號傳輸、數(shù)據(jù)信號一線通(鍵鼠可走顯示器集成的HUB或藍牙),Windows與生俱來的開放性,可以讓掌機秒變臺式機,集成麥克風臨時趕個網絡會議也不是不可以。甚至可以試試是否支持早期的TB3顯卡盒,實現(xiàn)持家版的陽春XG外置顯卡。


簡單跑個分,僅供娛樂參考。FireStrike分數(shù)6668,去年用過的上一臺Windows掌機分數(shù)是2836,這臺性能翻倍還有余




從測試的監(jiān)控曲線來看,性能和散熱的拉扯應該很焦灼,估計每次的結果都會有上下浮動。實際的游戲,前一陣隔壁的大佬們視頻里測得專業(yè)非常詳細,插電和離電的測試都有。我并不專業(yè),就不在此誤人子弟了,簡單貼幾個試玩游戲的結果,僅供參考。


賽博朋克2077:



刺客信條 奧德賽:



無主之地3:



橘貓模擬器:


荒野大鏢客2:



古墓麗影:


PC游戲在開發(fā)時不太會摳搜配置,不會像任老頭一樣恨不得從每個草堆中都摳掉幾個多邊形。所以游戲在掌機中畫質設置偏高的話,功耗和發(fā)熱會飆起來,還伴隨著幀數(shù)和續(xù)航的下降。使用中還發(fā)現(xiàn),不同的游戲(甚至相同游戲的不同場景)幀數(shù)浮動也不小,也有遇到近乎完全相同的場景下,幀數(shù)差別也很大的情況。可能是在那個時間節(jié)點上,Windows的調度管理,處理器的底層機制,BIOS的調教等在爭奪系統(tǒng)資源的分配權,三者中每次誰能打贏并不一定。保不齊有那么一刻,有的覺得“U哥你得給電池弟弟省點電啊”,有擇認為“這妹子漂亮,必須把幀數(shù)給莽上去,我要插針,不對我要插幀,扶我起來”


好在可以根據(jù)游戲類型和個人喜好取舍設置上的增減,比如看重游戲畫質和幀數(shù),就把功耗設定提高些,續(xù)航時間就會短一些;如果是偏游戲性或者情節(jié)向的游戲,那就把功耗設定調低些,會有更長的游玩時間。自然規(guī)律還是要遵守的,獵豹跑得快,但疾速狀態(tài)保持不過4分鐘;駱駝能續(xù)航近一個月,但別苛求速度。



如果說去年對Windows掌機的感覺,是眼前一亮,未來可期,持幣以待

那今年的感覺就是,未來已來,有了大廠背書的標桿之作,一覽眾山小



對下一代提一些錦上添花的期待:

1.多出一個全能版,集成4G/5G支持流量全時在線

2.機身底部再多加一個Type C口,去年玩過的那臺都上下各一個了,在我個人看來從使用頻率和必要性上要遠大于現(xiàn)有的TF讀卡器

3.在表現(xiàn)尚好的靜音、發(fā)熱控制和續(xù)航上,更上一層樓

4.科技已換殼為本,不妨給喜歡暗色外觀的用戶多一個選擇吧,看看手里的白色幻14……估計以后它媽媽都不認它了

5.從大廠角度與游戲廠商有更多聯(lián)動,比如像SteamDeck一樣,賽博朋克2077中直接內置適配對應機型的畫質預設,降低用戶摸索和嘗試的成本

ROG掌機開箱——再一次把Ryzen捧在掌心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益阳市| 嵩明县| 翁牛特旗| 新竹县| 枣阳市| 来宾市| 奉节县| 沈丘县| 盐山县| 阿拉善左旗| 庆元县| 松原市| 通辽市| 金昌市| 麟游县| 深圳市| 九龙城区| 西华县| 彰化县| 武穴市| 正蓝旗| 南通市| 大庆市| 徐州市| 酉阳| 瑞金市| 保亭| 兴仁县| 绥宁县| 怀安县| 开鲁县| 蓬莱市| 高邑县| 万山特区| 绥化市| 阿合奇县| 政和县| 南皮县| 罗田县| 海兴县| 集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