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生娃?記一場佛系學霸與已育肥宅的討論

今年公司新來了一個學霸妹紙。重本畢業(yè)留學歸來。
工作能力很強,工作態(tài)度也很好。負責的東西都能做得很不錯,有一個這樣的同事對于一個沒啥“上進心”的肥宅來說當然是很幸福的——于是我倆關(guān)系挺不錯。
?
妹紙已婚未育,最近大概家里開始催生娃,于是有點小糾結(jié)。
前兩天一起吃午飯,大概因為我家已經(jīng)有娃了,所以妹紙和我討論了一下為什么要生孩子——感覺還是有一點意思,記錄一下。
周圍到婚育年齡的朋友也慢慢多起來啦,以后再有糾結(jié)的,就可以直接甩鏈接了……
?

妹紙一開始提出的觀點是:
眾生皆苦,就算有歡喜也只是很短的一瞬間。每個人都有感覺絕望的時候,恨不得自己沒有被生出來——既然生孩子就是帶Ta來受苦的,如果真的愛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
然后我們討論達成一致了幾個觀點:
站在孩子·父母的立場看
1.決定生孩子的是父母,孩子是在沒有確認過意愿的情況下出生的。我給Ta一個看到世界的機會,Ta滿足我對生兒育女的需求,這樣的交易并不平衡,所以父母是對孩子有責任和虧欠的,而孩子對父母并沒有。
2.為了彌補這份虧欠,我會盡我所能給到孩子我能給到最好的,而且我不會對Ta有所希求。如果不能做到這樣的心態(tài),最好先不要孩子。
3.雖然絕望的時候是有的,但是,人生必然也遇到過一些“能夠XX真的是太好了”的時刻。身為父母能夠多給孩子一些后者,那就是成功的。
4.在經(jīng)濟條件和心理都做好準備,愿意承擔對一個孩子的責任和付出的時候,再成為父母。
5.孩子是孩子,自己是自己。生了孩子并不意味著有人為你的余生買單,也不意味著你要用余生去為另一個人無限買單。有一些付出是必要的,有一些付出是相互的,有一些付出是很傻的。先做好你自己,再去做父母。
站在自己的立場看
1.人生短短不到百年,能夠經(jīng)歷的東西實在有限。懷孕、生子、成為母親、見證一個孩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再到見證孩子的孩子……生而為人,這些很難得的可能性為什么不去嘗試呢?
2.“造人”是神明才能做到的的工作,既然有幸生為女性,又有合適的環(huán)境、條件,為什么不體驗一次?
3.我可以想象自己年邁體弱獨自生活,那并不可怕。但是當我想到我老了,父母不在親友遠離的時候,連一個可以牽掛的人都沒有,也沒有任何人牽掛我——我覺得那樣的時候,我會很難過。
4.我不敢保證,我能面對獨自一人的死亡。那就提前為自己的不確定買個單。
站在家人的立場看
1.?如果這件事能夠讓所有你愛也愛你的人開心,而你也不會覺得不開心,那讓他們開心一下又何妨?
2.?如果你很愛一個人,你是會愿意為他生一個孩子的。
如果一個人很愛你,那身材體質(zhì)的變化不是很大的問題,他也不會袖手旁觀你辛苦付出。
如果一個人很想要孩子,他當然會愿意對Ta好——不是只有女生才希望家庭美滿闔家幸福,男人也一樣。
3.?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無論有沒有妥協(xié),沒有達成一致之前,別急著做父母。
我們兩的討論并不算一邊倒地誰說服誰。
而是很單純的,我說我對生育的看法,我為什么要生娃。然后她提出問題分支,我們繼續(xù)聊。
講真她的一些想法會觸動我,也有想法重疊的地方。
我沒有勸她趕緊生孩子,但是大概討論完,她會不再那么牛角尖地看待生孩子這件事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