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是英雄的時代,生活是人民的生活

最初知道老舍可能已經和現(xiàn)在扯不上很大關系了,現(xiàn)在看到老舍的文字,在一個更適合的年紀更能讀懂了老舍筆下的小人物。
對于話劇,更是知之甚少。直到到了魔都,這個中國的話劇發(fā)源地,第一次走進劇院就知道話劇文化有多繁榮,有多精彩。
《老舍五則》節(jié)選了五則短篇小說,用平凡場景的小鏡頭,反映出社會時代下的大沖撞。個人覺得五場戲的表演雖然沒有聯(lián)系,但是在同一個時代背景之下,表現(xiàn)出的情緒是逐漸高潮的。

《柳家大院》藉由已經吊死的王家媳婦兒開篇,小人物漸次登場,由他人之口講述當時背景下的買來的婦女,不堪欺迫,含恨自盡的緣由,家里的每一個人在外是窮酸的模樣,當著洋人的面卑躬屈膝,只有回家對著小媳婦方能揚眉吐氣,做個“上等人”。

《也是三角》荒誕離奇,道不盡的人生虛妄。兩個“從前線潰退下來”的士兵用譴散費合娶一個老婆,在路人眼里,撿一條命回來的人都是逃兵,發(fā)了一筆小財不足為敬。兵沒有兵的樣子,揮霍盡錢財之后,用僅有的錢財娶了一個老婆為求“安定”,可是這個事,從一開始就不安定了。

《斷魂槍》一代大俠一夜沒落,沙子龍的沒落也是當時的時代沒落。當年叱咤風云的鏢局被西洋的堅船利炮壓制替代,《五虎斷魂槍》也終于折服在洋人的鐵蹄之下。

《上任》昨日的黑幫混混興許就是今日青堂上的官爺,今天的官興許就是明天落寇的匪。畢竟,信心不足,匪性不改。

《兔》他們都說陳老板是兔子,我知曉他的時候他還是“小陳”。伶人年輕的時候都盼望著“下海”有伯樂相中,一舉成角兒。身邊人還真連哄帶騙,讓小陳下海。最后落得個戲子不中,賠了小妹,折了命的下場。
這里不是想說劇里到底講了什么,老舍詼諧幽默的文字中,透著生活的沉重,才更有人情味兒。
腔調。不得不說,京腔真的是原汁原味,還有京片子的兒化音聽著格外舒適。隨口而來脫口而出打趣的語言,都在演員的嘴里轉活了?!渡先巍防飯蟛嗣哪且欢危阋娧輪T的功力深厚,北方菜譜的簡單潑辣。演員扮相和站姿頗有當年挺拔于時代的小人物氣質。《也是三角》里名角兒出演,長袍緞子鞋極盡鋒芒?!锻谩逢惱习逡婚_口,誠然如師傅所言,嗓子太細,但《蘇三起解》著實拿腔拿調,好不得意。足見導演和演員們對老舍作品見微知著的打磨和張弛有度的表現(xiàn)功力。
舞美。這是舞臺表現(xiàn)薄弱的地方,道具太過簡陋,但不是簡單。簡單,一張桌子一把扇子,一個說書先生就能演出一場好戲。舞臺簡單,觀眾的目光就全部聚焦到演員身上,演員的表演,細節(jié),動作都被放大。道具簡陋,拿《上任》來說,本來是酒家的桌子,本來是青堂的道具,總該要用個古舊的木桌,才更稱那個時代。
《上任》里有一段臺詞,引得全場發(fā)笑。
“這警和匪,就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不是警,就是匪?!?/strong>
“今天的警也可能是明天的匪,昨天的匪也可能是今天的警”
“今天的警也可能是今天的匪”
臺詞。這就要說老舍的文字功力。正如《茶館》所言“時代是英雄的時代,生活是人民的生活”。老舍的文字中透露著時代氣息和市井氣,讀書的感覺仿若騎著大二八,搖著響鈴,穿梭在南鑼鼓巷,耳邊是陣陣的吆喝聲,小人物的平凡生活離戰(zhàn)火很遠,其實被時代牽著命脈。
平凡場景的小鏡頭,其實飽含著老北平的情懷甚至超過故事本身。
對于老舍,看過話劇,更想去讀一讀原著,看一下老舍筆下的說學逗唱,插科打諢,讀一讀他對沉重生活的嘆息,品一品他對時代落寞的回望追憶。
小時候,老舍出現(xiàn)在必讀書目里我們是拒絕的,也有很多人因此留下童年陰影,觸不可及。其實諸如魯迅,老舍,從他們的文字中可以觸摸到時代的溫度,放在現(xiàn)在可能更適合花時間翻看一下。
關于老舍的文風不置可否,在那個文人輩出的時代頗有標桿的模樣。去圖書館扒老舍的書卻有種卻之不恭,不明覺厲的感覺。
主要原因是老舍的書多數(shù)是話劇,以眾所周知的《茶館》為例,讀起來和其他書籍不大一樣,很難進入場景。同類的書如三毛的劇本《三毛全集:滾滾紅塵》,讀罷也很難留下印象,主要原因是劇本內容不若文章有很強的邏輯及故事線。
在這里推薦兩本老舍的小說《離婚》,《我這一輩子》,《老舍小說集》可以做入門,了解老舍筆下的時代和小人物,閱讀經典也許不在高中必讀文本內,卻是這個民族不可不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