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柳集序二通
〇昌黎先生集序
? ? ?門人李漢編
文者,貫道之器也,不深於斯道,有至焉者不也?《易》繇爻象,《春秋》書事, 《詩》詠謌,《書》《禮》剔其偽,皆深矣乎。秦漢以前,其氣渾然。迨乎司馬遷、相如、董生、揚雄、劉向之徒,尤所謂傑然者也。至後漢、曹魏, 氣象萎爾。司馬氏以來,規(guī)範蕩悉,謂《易》以下,為古文剽掠潛竊為工耳,文與道蓁塞, 固然莫知也。
先生生於大曆戊申,幼孤,隨兄播遷韶嶺。兄卒,鞠於嫂氏,辛勤來歸。自知讀書為文, 日記數(shù)千百言。比壯,經(jīng)書通念曉析,酷排釋氏,諸史百子,皆搜抉無隱。汗瀾卓踔, 奫泫澄深,詭然而蛟龍翔,蔚然而虎鳳躍,鏘然而韶鈞鳴。日光玉潔,周情孔思,千態(tài)萬貌,卒澤於道德仁義,炳如也。洞視萬古,憫惻當世, 遂大拯頹風,教人自為。時人始而驚, 中而笑且排,先生益堅,終而翕然隨以定。嗚呼!先生於文,摧陷廓清之功,比於武事,可謂雄偉不常者矣。
長慶四年冬,先生歿, 門人隴西李漢辱知最厚且親, 遂收拾遺文,無所失墜。得賦四, 古詩二百一十,聯(lián)句十一,律詩一百六十,雜著六十五, 書啟序九十六,哀詞祭文三十九,碑誌七十六, 筆硯鱷魚文三,表狀五十二,總七百,并目錄合為四十一卷,目為《昌黎先生集》,傳於代。又有《注論語》十卷,傳學者, 《順宗實錄》五卷,列於史書,不在集中。
先生諱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餘在國史本傳。
〇河東先生集序
? ? 劉禹錫
八音與政通,而文章與時高下。三代之文,至戰(zhàn)國而病,涉秦漢復起。漢之文,至列國而病,唐興復起。夫政厖而土裂,三光五嶽之氣分,大音不完,故必混一而後大振。
初,貞元中,上方嚮文章,昭回之光,下飾萬物。天下文士,爭執(zhí)所長,與時而奮,粲焉如繁星麗天,而芒寒色正,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河東柳子厚,斯人望而敬者歟!
子厚始以童子有奇名於貞元初,至九年,為名進士。十有九年,為材御史。二十有一年,以文章稱首,入尚書,為禮部員外郎。是歲,以疏雋少檢獲訕,出牧邵州。又謫佐永州。居十年,詔書徵,不用。遂為柳州刺史。五歲,不得召歸。病且革,留書抵其友中山劉禹錫曰:“我不幸,卒以謫死,以遺草累故人?!庇礤a執(zhí)書以泣,遂編次為四十五通,行於世。
子厚之喪,昌黎韓退之誌其墓,且以書來弔曰:“哀哉!若人之不淑。吾嘗評其文,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崔、蔡不足多也?!卑捕ɑ矢涭段恼律偎谱專嘁酝酥詾槿?。凡子厚名氏與仕與年暨行己之大方,有退之之誌若祭文在。今附於第一通之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