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筆記9 | 盧西安弗洛伊德失去了自己“最大”的反抗對象——父親

? ? 很多圖片不能放了,打碼放也不合適,可以到同名公號看完整版。
? ? ?1965年-1970年對于盧西安來講最重要的事件是父親去世,從小在盧西安的認知里父親一直“看不上”他和他的“藝術(shù)”,而父親真正想做的卻是藝術(shù)家,后來沒有成為藝術(shù)家。所以一直以來盧西安與父親的關(guān)系很疏遠,甚至沒什么聯(lián)系,直到父親去世,盧西安卻感覺自己的世界上缺了點什么,缺的還是很重要的東西,他也曾想如果沒有父親的反對自己可能不是現(xiàn)在的自己,甚至不會成為畫家,而是做一名馬術(shù)騎師。有時候我們很難預(yù)判一個人的成長和衰落是怎樣的,甚至不知道“教育”能帶來什么,對于盧西安的成長每一個因素都是成為他自己的必要元素,戰(zhàn)爭年代,舉家逃亡,顯赫家族背景,叛逆,異國他鄉(xiāng),多情,專注的觀察能力,憤怒,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不是白費,都在一點點積累成為我們認識的這個人。
盧西安畫過一次父親,但館長沒有找到圖片。
? ? ?這個時期盧西安像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支柱,甚至陷入抑郁,父親的離世不是突然,應(yīng)該是在得知消息后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同時也是在思考自己,正是中年,衰老,死亡,誰都無法回避的問題,但是怎么應(yīng)對是可以選擇的。它畫了很多植物,還有窗外的景色,甚至花錢要樓下垃圾不要收,畫那些垃圾和窗外的一切,他像在療傷,并開始畫更多的人體。作為父親,他開始“關(guān)注”自己的孩子,關(guān)注也是用自己的方式,畫他們,盧西安的第一幅人體畫的就是自己的女兒,這是他的方式,是自己特有的方式,和自己的父親反對自己的藝術(shù)生涯,母親百般支持他畫畫不同,盧西安好像從來不管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也許對于孩子們講是一種缺失,但這就他們的父親,一個早晚會失去的人,沒有人能準確形容這個人,也永遠不可能脫離開這個關(guān)系,對于每個人,我們無法簡單描述這個角色,這是多么巧妙的設(shè)置??!
? ? ?1970年是盧西安另一個重要的年份,父親去世后,母親也不想活了,自殺搶救回來后變得抑郁,嚴重的抑郁,就開始呆呆的目空一切的狀態(tài)。盧西安開啟了另一段更重要的情感關(guān)系轉(zhuǎn)化,就是母子關(guān)系。館長之后筆記會聊盧西安弗洛伊德與母親的母子關(guān)系。
? ? ?盧西安每個時期都有自畫像記錄自己,這個時期的自畫像很“渺小”甚至有一種“自卑”感。兩幅都是在鏡子里的小小倒影,隱藏在植物后面的“偷窺者”,還有不完整的自己。我們可以結(jié)合此時的心境解讀這些作品,但永遠不會準確。




這個時期部分人體肖像作品:完整版請移至公號:死亡博物館








文中提到的抑郁的“風景”和植物作品,還有他小時候就喜歡卻好久沒畫的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