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晚清到民國》第五章 袁世凱、孫文與辛亥革命

一、?從中原世族到朝鮮監(jiān)國
1.?一個有重大影響的政治人物,他一生成敗的因素是很復雜的。
2.?我還是要提醒讀者,在帝制時代考科舉,原是十考九不取的?。 獙铱疾蝗〔攀钦,F(xiàn)象,考取了才是反常和意外。不是書讀得好,就一定可以高中的。當時人稱作:“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薄x書只是參加科舉五要件的末項。
3.?朋友,我們東方的政治哲學,是以倫理學為基礎的。它是不鼓勵以“國”為單位,去搞“種族主義”和“部落戰(zhàn)爭”的。我們的孔孟之道是“敬天法祖”,要統(tǒng)治者知“天命”、行“天理”、做“天子”,有教無類;看到“百武彗星”橫行太空,“天意”示警,要下詔罪已┄ ┄ 認為聯(lián)躬于“德”有虧。
4.?總之,咱東方政治哲學,自孔孟而后,主旨是“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這雖是個通天大牛皮,但是吹牛皮的政客,至少還“要臉”。
5.?西方的政客,尤其是搞國際外交的政客,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要臉”。絕口不談“仁義”,公開地唯“利”是圖。
6.?因此“保護你自己的利益”,以至保護你國家的利益,便反而成為道德哲學中,至高無上的道德教條了。
二、?亂世抓槍桿,有槍便有權
俗語說:“不招人忌是庸才?!?/p>
三、?卷入三大危機、一項運動
寫歷史的人要注意的是誰為首要。
四、?細說辛亥革命
蓋“革命”究與突發(fā)的“政變”不同,它是長期醨釀的結果。只見其果,不明其因,是會引起誤解的。至于廣義的用法,似乎就應該包括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它立竿見影的后果了。
五、?同盟會是個革命大拼盤
其實歷史書為英雄做不公平的定位,是自古而然。
六、?韃虜易驅,民國難建
什么是“建立民國”呢?簡單地說,就是“把君權換成民權”。君權是“中古”的制度,民權是“現(xiàn)代”的制度。在政治上把“中古的制度”換成“現(xiàn)代的制度”,用個抽象的名詞,便叫作“政治現(xiàn)代化”。“政治現(xiàn)代化”不是任何國家所獨有的,它是世界歷史上的共同現(xiàn)象。而各國又因為歷史和社會等條件的不同,其政治現(xiàn)代化的程序,亦有長短、緩急、遲早、逆流、順流┄ ┄ 之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