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哲學:辯證法/批判的革命的歷史的
辯證法真正在黑格爾這里得到最完備的闡釋。對黑格爾來說,世界是一個思想和觀念的發(fā)展在其中具有根本地位的歷史過程;馬克思保存了黑格爾把世界看作是一個辯證的歷史過程的觀點,但聲稱物質生活的發(fā)展是根本性的。
鄧、趙版《西方哲學史》是這樣表達馬克思與黑格爾關系的: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版跋中承認他是黑格爾的學生,即繼承了黑格爾的辯證法:但同時又表明他對黑格爾的辯證法作了根本性的改造和顛倒,克服了它的神秘主義的形式,使之立足于唯物主義的基地上,發(fā)揮了它對現(xiàn)存的一切進行批判的革命作用。
黑格爾的辯證法是這樣的,比如,在《法哲學原理》中,揚棄了的私法=道德,揚棄了的道德=家庭,揚棄了的家庭=市民社會 ,揚棄了的市民社會等于國家,揚棄了的國家=世界歷史。而在《邏輯學》中,揚棄了的質=量,揚棄了的量=度,揚棄了的度=本質,揚棄了的本質=現(xiàn)象,揚棄了的現(xiàn)象=現(xiàn)實,揚棄了的現(xiàn)實=概念,揚棄了的概念=客觀性,揚棄了的客觀性=絕對觀念,揚棄了的絕對觀念=自然界,揚棄了的自然界=主觀精神,揚棄了的主觀精神=倫理的客觀精神,揚棄了的倫理精神=藝術,揚棄了的藝術=宗教,揚棄了的宗教=絕對知識。
馬克思批判道:“黑格爾的《哲學全書》以邏輯學,以純粹的思辨的思想開始,而以絕對知識,以自我意識的、理解自身的哲學的或絕對的即超人的抽象精神結束 ,所以整整一部《哲學全書》不過是哲學精神的展開的本質,是哲學精神的自我對象化;而哲學精神不過是在它的自我異化內部通過思維方式即通過抽象方式來理解自身的、異化的世界精神。”也就是說,黑格爾在他所謂圓圈式運動中,起點就是終點,物理、化學、生物等只是絕對精神在過程中的展開。
馬克思在描述辯證法”合理形態(tài)“時指出:“辯證法在對現(xiàn)存事物的肯定的中同時包含對現(xiàn)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xiàn)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p>
批判的和革命的作何理解?阿爾都塞的理解非常精辟:“辯證法的雙重性很明顯。它可能(a)使現(xiàn)存事物、現(xiàn)存秩序顯得光彩。辯證法是對現(xiàn)存秩序(社會的、科學的)的祝福。它也可能是(b)批判的和革命的;它意味著一切既有的秩序(社會的和理論的)、社會、制度、設施和概念的相對性。”
回到開頭,馬克思聲稱物質生活的發(fā)展才是根本性,這意味著馬克思的辯證法是與他的本體論基礎——現(xiàn)實的唯物主義——是相同一的。人的思維的最本質最切近的基礎是人類自己的實踐活動,在于實踐活動本身是一個辯證的、歷史的發(fā)展過程。所謂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所蘊含的全部矛盾關系,都植根于人類實踐活動的辯證本性,都展開在人類實踐活動的歷史過程中。Marxists要大聲宣稱,在階級對立中邁向共產(chǎn)主義的過程,就是無產(chǎn)階級在實踐中展開歷史的、推動歷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