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為什么這部作品讓你哭不出來?別人都在哭,只有我在看大腿《星之夢》
短短一小時的劇情,卻能帶來無盡的思考。ed是后來加的,星めぐりの歌,巡星之歌,宮澤賢治編曲,這點是錦上添花。
游戲名很符合key社,名為planetarian ~Chiisana Hoshi no Yume~,planet?tarian,行星和地球人,所以其實這部確實應該翻譯成星之人,但副標題小小的星之夢才是整個作品的主旨,于是就被稱為星之夢,更何況夢美這個名字聽起來很順耳,終有一日,會美夢成真。
很適合澀澀卻沒有澀澀!
駒都英二是早期的機娘畫師之一,所以在星野夢美的身上還是能夠明顯的看出機械的棱次感。在擁有著頗具科技感的服裝和像攝像機一樣的瞳孔的同時夢美有著一張圓圓可愛的臉龐,又科幻又可愛,這是萌妹!另外為了迎合當時大火的萌豚市場,夢美的身上也不乏各種紳士設定,no胖次,誘惑的高跟鞋,一股成熟大人的味道和萌萌的外表形成了反差,而開叉式的裙子又讓光滑的白皙大腿暴露無遺,不得不讓人浮想翩翩!prprpr!真是太棒啦!令我這個機娘愛好者直流鼻血。然而很可惜的是,這是全年齡游戲,我還是晚上多看看艦娘本吧。在角色的設計上,夢美是相當令人滿意的,耳機和高跟鞋符合了她作為人類的協(xié)助者(助理)這一人設,搭配著夢美純真的笑容顯得既可愛又成熟,整體白藍色的色調(diào)則隱喻著地球這一形象。




簡單分析為什么催淚作品你不哭?——給我哭!二西莫夫打到你哭!
Kinetic Novel系列中的第一部,剩下的四部應該都很熟了吧,《Harmonia》《LOOPERS》《Lunaria》《星之終途》,都是短篇,也大都和機器人有關,不過還是星之夢最為經(jīng)典,畢竟這是真的很老的游戲。以前是先玩了游戲的,后來出了動畫看動畫,前兩年連劇場版都出了,真是感慨。這個游戲也是我去年在steam上打折買的,好像20塊左右,原版更便宜,才10塊錢不到,想想能玩重置版還是玩重制版吧,就買了HD,而且也算是過了這么多年給Key補下票,但這個游戲只值這個價錢嗎?我覺得真的就值這個價錢,音樂不多就幾首,人物立繪也就夢美一個人,差分也不多,文本量更是短的只要一兩個小時就能打通,最關鍵的是很多人是為了key社的感動和催淚來的,但是玩完以后心中卻沒有太多的波瀾,部分人發(fā)表心中毫無波瀾的評論以后被粉絲亂罵一通憤憤離去。其實這個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就算是現(xiàn)在淚腺老化,只要聽到催淚的音樂就會止不住流淚的我,剛玩完本作也最多只是感動,完全到達不了痛哭流涕的境界,所以要是剛玩完沒什么感觸倒也很正常,畢竟真的太短了。但這并不代表這部作品沒有淚點,恰恰相反,劇情當中的虐點非常多,足以細心分析。
不能令人催淚的原因并不說明作者不是好的寫手,感人的臺詞都是恰到好處,cv表現(xiàn)的也很有感情,但關鍵的問題在于腳本家是否留有足夠的時間讓玩家去將之前的反差和人物、劇情聯(lián)系起來,如果玩家想到了這些情節(jié)和對比反差,自然就會潸然淚下。但作者涼田悠一從開頭到結(jié)尾的文本全都是為了推動劇情,沒有廢話,重復的臺詞少又精確,完全不拖泥帶水,更像是在寫一篇短篇小小說,而并不像某些廢話連篇的作品,時時刻刻的提醒玩家之前為催淚而埋下的伏筆。“重復劇情”這是galgame在劇情方面打動玩家的原生原態(tài)的催淚乙烯,但實際上業(yè)界用的最多的催淚劑仍然是音樂,不需要搭配太多的文本就能起到了切洋蔥的效果,一首潮鳴起,萬物泣,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涼田悠一跑去做傳頌之物而麻汁還留在key社?(潮鳴是折戶寫的吧?)題外話,我回頭看看之前的文章,發(fā)現(xiàn)我寫的文章基本上都能不自覺的連成一串,上篇寫折戶和傳頌之物,現(xiàn)在又提到了,以前提過一嘴阿西莫夫,現(xiàn)在又寫到了,仔細看看還有不少的彩蛋哩。
那么話說回來,為什么玩完這個游戲你不會哭?我認為劇本的催淚點有三點,讀者的共鳴,劇情的反差(虐點),高潮后的留白,在這部作品當中至少做到了虐點和留白,其實留白留的太明顯了,共鳴還得細細體會,沒有引起共鳴這點不能怪作者,和平和星空的主題對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確實太過宏大和空虛,大部分的玩家都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夢美的那小小的夢,大家基本上都沒有經(jīng)歷過那種生存艱難的日子,而且文本量和演出較少,也沒有描寫生存的相關畫面,從而導致沒有代入感,讓大家對呼吸一樣正常的東西感動屬實是為難了。星星其實也是能很容易看到的,夜空中的滿天繁星和沙子一樣多(俄狄浦斯笑),但可能大家也沒有看星星這么浪漫的興趣(見戀愛小行星),說實話就算我借了圖書館的書去對比夜空也是認不出來幾顆星星的,體會不到那種拼圖般的樂趣。一言以蔽之就是太短了,沒有那個感覺,可是當不自覺的玩家或觀眾在游玩觀看過后再次慢慢品味這小小故事的細節(jié)時卻會感到回味無窮,令人深思。

反過來說,為什么你覺得催淚?處處是反差,處處是虐點
作者以廢墟獵人的視角描寫了一個稍微出了點故障的機器人的故事,并借著機器人之口表達出反戰(zhàn)的思想。本作的世界觀中,世界是瘋狂的,人類相互殺害,造物者驅(qū)使著本應保護人類的機器人去殺害一個又一個人類,甚至最后連作為機器人的同胞夢美也被機器人射殺。對比之下,夢美視機械為有生命的同伴,對耶拿小姐如此,對普通的扳手也是如此,殘酷的世界和夢美的純真這兩者之間的反差令人動容。?
這部作品的發(fā)力點確實在最后一段,作者一口氣將前面的所有伏筆全部回收,工作人員明知道不可能再回來卻仍然告訴夢美會接她回來的謊言和廢墟獵人告訴瀕死的夢美圍墻外邊有許許多多人等著她講解星空的謊言對應;廉價型無法流淚和下個不停的滂沱大雨對應;夢美的故障和自行火炮的故障對應;等待員工的夢美和等待使用的扳手對應,等等。
并不是我出了故障,出故障的是……
這份留白的答案已經(jīng)很明顯了,是人類,然而作為機器人的她沒有譴責的人類的權利,這一切也是無可奈何。
請不要將天堂分開
即使是在最后一刻夢美依然是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這點在末世的背景下顯得高尚無比,這也是作者想要贊頌的難能可貴之處。
歡迎來到星象館,這里有無論何時都不會消失的璀璨光輝,滿天的繁星在等待著大家的到來
雖然是悲劇結(jié)尾,但最后留下來的仍然是希望,夢美的記憶卡和夢想被廢墟獵人繼承,終有一日,會美夢成真。


結(jié)尾隨便寫寫——重故事還是重思想?

先把故事講好,是一個游戲劇情的基本要求,是對玩家最基本的尊重,要是想寫點什么東西的話,把故事框架搭好了之后再去深埋通過故事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星之夢這兩者就做的就很好。所以我一直覺得部分作品靠掉書袋賣弄文筆,寫些有的沒的吸引顧客的手法真的不太好,我認為這就是故弄玄虛的把戲,把玩家當猴耍,或是作者的自我滿足,比如批評空間也叫廚子空間,rewrite出來的時候還叫罰黑空間呢,愛上火車也被黑粉刷過評分,而b站總有一群人對著剛發(fā)售的游戲評分高嗷嗷叫這種行為真的很那啥,就是很那啥啦,評分都是粉絲和黑粉自己刷出來的,還有很多人都沒買,更沒有去評分,對,我說的就是櫻之刻,我不遮遮掩掩了,天天b站給我刷素晴日怎么怎么哲學和櫻之刻天下第一的視頻,我真是無語。唉,但我一直寫批評空間系列也只是為了補完全年代游戲,評分高多少有點它的道理在,我心中的復雜情緒真是一言難盡。
話再說回來吧,也有很多人覺得看完或者玩完星之夢沒有什么感覺其實也沒錯,偶爾憑著第一直覺,不帶腦子玩游戲也是對的,沒有必要刻意的去鉆劇本上不合情理的漏洞或者去捕捉劇本背后的東西,但一切的大前提是玩家在乎這個游戲而不是潦草略過。所以有些人吹什么催淚戀愛神作根本是瞎扯淡,這個游戲哪來的戀愛?廢墟獵人對夢美的感情一半是對于找回失去的星空的感謝,一半是同情,而夢美對廢墟獵人的想法就更單純了,只是來看星星的客人而已,頂多是加上廢墟獵人的出現(xiàn)給了夢美一個希望罷了,再多寫一句感情都是過度解讀。催淚點其實也很需要玩家自己對上電波,說到底《星之夢》并不適合大部分人,所以要是對不上電波不妨看看夢美的大腿吧。
——寫于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