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放人間美味的捧盒你見過沒?如今可是收藏家們的心頭好
若想要一次嘗盡宮廷美味,不妨參加一次皇帝的壽宴。據(jù)記載,乾隆八十大壽的金龍大宴桌上,熱菜二十品,冷菜二十品,湯菜四品,小菜四品。鮮果四品,干鮮瓜果二十八品,點心、糕、餅等面食二十九品,共計一百零九品,場面令人震撼。如此盛宴,食器自然也不同凡響,各類名貴杯盤,不勝枚舉,其中,有一類的食器“捧盒”最為有趣。
五代 周文矩文苑圖卷(出現(xiàn)的食盒)
縱37.4cm,橫58.5cm
故宮博物院藏
捧盒是清朝鼎盛時期盛行的一種實用器。就其使用屬性而言,捧盒帶有一定禮儀性。
《紅樓夢》第十一回:“是日賈敬的壽辰,賈珍先將上等可吃的東西,稀奇些的果品,裝了十六大捧盒,著賈蓉帶領(lǐng)家下人等與賈敬送去?!边@就是對捧盒用途的具體描述。也因此,捧盒是富貴人家才有的器皿,漂亮的盒體之內(nèi),盛滿了貴族階級享樂主義的生活鏡像。
清光緒 藕荷地粉彩花卉紋捧盒
通高17.2cm,口徑30.0cm,足徑17.3cm
故宮博物院藏
作為一種手捧的器皿,捧盒的材質(zhì)須輕,又要兼有隔熱保溫的作用,故以瓷、漆、木最為多見,也偶有金屬和琺瑯的材質(zhì)。造型則以便于捧持為主,如扁圓形、方形、鐘形、六角形、八角形、桃形、荷葉形、牡丹形,等等。
盒上面的紋樣也是極為豐富,山水、人物、花卉、蟲鳥、走獸,都是瓷質(zhì)捧盒的主題紋飾。漆器捧盒除了以雕刻技法營造出一種浮雕般的藝術(shù)效果,還常用螺鈿和金銀片制成五彩繽紛的小彩片,嵌在漆面上作為主紋的襯景。美觀悅目之余,亦能經(jīng)得起歲月的侵襲及長期使用的磨損,即使歷經(jīng)數(shù)百年時光,也依然是光燦如故。
明宣德 剔彩林檎雙鸝圖捧盒
高20cm,口徑44cm
故宮博物院藏
由于捧盒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性,近年在收藏市場的價格一路看漲。玩家可根據(jù)不同的材質(zhì)和工藝,有選擇地進(jìn)行收藏,從昔日富人用品變成現(xiàn)在的藏家寵物,于歷練中把握住良好“錢景”。
明 黃花梨嵌百寶嵌銀絲花鳥圖捧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