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水那人那狗----遠去的回憶
二零二二年二月二十三號
有部電影叫《那山那人那狗》,23年前的電影。那時的我還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孩子,但是現(xiàn)在依舊不妨礙我贊美,喜歡這部電影。我的題目也是源自于這部電影,將‘那山’改成了‘那水’,因為我長大的地方是一座山都沒有的城市,但是河網(wǎng)密布,童年的我就一直和水‘打交道’。所以我覺的改成‘那水’更貼切些。
一座山、倆個人、一條狗、一條一百多公里的送郵路,見證了父子親情、父母愛情、人性的光輝。美好的東西總會引起人們的共情。我最喜歡的還是電影中最真實的村莊之美,青磚紅瓦,細雨綿綿,炊煙裊裊。 我是在農(nóng)村長大的,所以對村莊有著不一樣的情懷。
‘在這眾狗狺狺的夜晚,肯定有一條老狗,默不作聲。它是黑夜的一部分。它在一個村莊轉(zhuǎn)悠到老,是村莊的一部分。它再無人可咬,因而也是人的一部分。它在一個村莊轉(zhuǎn)悠到老,是村莊的一部分。它再無人可咬,因而也是人的一部分。這是條終于可以冥然入睡的狗,在人們久不再去的僻遠路途,廢棄多年的荒宅舊院,這條狗來回的走動,眼中滿是人們多年前 的陳年舊影’。這是劉亮程在《一個人的村莊》中對狗的描寫。而我的童年,在我的村莊中也有這么一條老狗,它一身黑黃相間的狗毛,威風凜凜的。每當我放學,來到村口的時候,它總是搖搖晃晃的,搖著尾巴,熱情的迎接我,我也不吝嗇對它的喜愛,摸摸它的頭,像一個老友一樣。這條老狗,在夜晚,村裝回歸一片平靜時,它就像大將軍一樣,帶著它的一幫‘狗兄弟’,守護著這個已經(jīng)和它們?nèi)跒橐惑w的村莊。白天時候,當它們吃飽睡醒后,又會在田埂上、田野中嬉戲打鬧,撲倒了一片片莊稼,總會引的 村名破口大罵‘狗東西,看我那天不把你燉了,下酒吃‘。 沒想道,一語成真,這條老狗沒有劉亮程筆下狗的幸運,在村莊里轉(zhuǎn)悠到老。也沒有電影中的老狗的悠然。莫名其妙的失蹤了,不見了。在我的印象當中,自從這條老狗失蹤后,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這樣的一條老狗,能夠給著這個村莊帶來不一樣的顏色,不一樣的感受。即使后來有許許多多的狗,可是失去靈魂的東西,即使找回了殼,但依舊不是原來的模樣。仿佛這條老狗失蹤后,村莊也在慢慢的失去原有的樣子。原本眾狗狺狺、雞鴨鵝叫、豬羊牛哞的村莊,已經(jīng)失去了,丟掉了,回不去了。偶爾聽到一倆聲的狗叫聲,顯的格外的刺耳,仿佛是在撕心裂肺的吶喊。
水在每個村莊里,都有著獨一無二的情懷。村莊依水而建,傍水而居?!蛄魉思?,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橋人在天涯’。水是一個村莊的靈魂,沒有了河流的村莊,就如同大地失去了陽光一樣,失去本該有的光澤。在我家老宅后面,有一個小水塘,她幾乎承擔了我童年的所有快樂,在水塘邊上有一片樹林,一到夏天,枝繁葉茂,我就在樹陰下學習,蕩秋千,在水塘邊戲水玩鬧,時而還能清澈的看到成群結(jié)對的魚兒在水中嬉戲,打情罵俏。然而我童年的‘百草園’不知道什么時候,清澈的水塘變成了一潭死水,死氣沉沉。水塘倆邊上小樹林早已砍伐殆盡,留下的只有一排排腐爛的樹根,仿佛在蕭瑟的冬天里訴說著無盡的悲哀和凄涼。當我重走以前上學的路時,曾經(jīng)的小河淌淌,波光粼粼。已經(jīng)變成了殘垣枯木、干涸見底。河面上的小橋,在沒了水的小河上,仿佛失去了往日的神氣,顯的那么多孤獨。當我來到我的‘秘密基地’,這個曾經(jīng)見證了我所有負能量的地方,同時也是治愈我的地方,已經(jīng)破敗不堪了,給我蕩秋千蕩倆棵老樹早已被砍了,給我釣魚的魚塘也已經(jīng)廢棄了。唯一的就是哪條已經(jīng)深深陷在泥土中斷繩,蕩秋千的繩子。。。。。
‘家是很容易丟掉的,人一走,家便成一幢空房子。鎖住的僅僅是一房子空氣,有腿的家具不會等你,有轱轆的木車不會等你,你鎖住一扇門,到處都是路,一切都會走掉。門上的紅油漆沿斑駁的褪色之路,木梁沿坑坑洼洼的腐朽之路,泥墻沿深深淺淺的風化之路,箱子里的錢和票據(jù)沿發(fā)黃的作廢之路……無窮無盡地走啊’。是啊,或許是我回來早的原因吧,知道嗎,當我回家的那晚,到了村口,沒有熟悉的狗叫聲,整個村子一片寂靜。前后三排的村莊,有光亮的屈指可數(shù)。就像幾只螢火蟲,在無盡的黑夜中,顯格外的刺眼,又顯的那么孤獨。我爸以前總說‘等我們這代人都離去了,看你們還能去哪’。我總是笑笑,現(xiàn)在想想又是件可怕的事。他們這代人幾乎是蓋棺定論的對鄉(xiāng)村,土地有著濃厚情結(jié)的最后一代人。當我們老的時候,又該何去何從了,村莊在消失,人也在消失,到時候我們成了一個無根游魂,在漫無目的的飄蕩。一個人走過一些年月后就會發(fā)現(xiàn),所謂的道路不過是一種擺設(shè),供那些在大地上瞎兜圈子的人們玩耍的游戲。它從來都偏離真正的目的。不信去問問那些永遠匆匆忙忙走在路上的人,他們走到自己的歸宿了嗎,沒有。否則他們不會沒完沒了地在路上轉(zhuǎn)悠。
木心曾有詩云’從前的日色變的很慢,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愛一個人’。當我們停下腳步,好好的窺視自己的本心,會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以前不成有過的感受。比如曾經(jīng)村莊在消失,曾經(jīng)人也在遠去,只留下了回憶。從前的我,一直在追尋心中的那一抹陽光,忘記了本該有的自己。這個漫長的寒假,讓我停下了腳步,好好的看了、感受了這個生我養(yǎng)我的村莊,已經(jīng)變得如此的陌生。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是不是有點可悲可嘆。艱苦的年代,尚能感知美好、幸福,而如今的我們到底是在進步,還是在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