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可夢》本體另有它者,藏匿于主體之中的那些“可怕”精靈們!
在寶可夢的世界中,寶可夢與寶可夢之間其實存在著復雜的關系,有時候不單單只是捕食或者和平共處那么簡單,因為是子供向的游戲以及動畫,所以展現(xiàn)出來的生態(tài)自然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但是暗藏在這片假象下方的真相,其實則大部分都可以在圖鑒說明中找到,可以說圖鑒說明恰是最好反應出寶可夢世界另外一面的鏡子,比如就有不少寶可夢,都是主體并非是真身,本體其實藏匿在主體里的例子,我們可以從一些寶可夢身上窺見一二。
PS:本文可能并不具有太大的嚴謹性,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派拉斯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

早期派拉斯與派拉斯特的原型被奉為都市傳說,但實際上它們本體已經(jīng)被寄生導致死去已經(jīng)成為了被官方錘實的一個事實,不再是所謂的“傳說”了,這是因為派拉斯與派拉斯特的原型是冬蟲夏草,冬蟲夏草實際上是指會寄生在昆蟲身上的一種菌類,依靠吸取昆蟲身上的養(yǎng)分以及操縱昆蟲的行為模式,從而進行繁衍以及生態(tài)擴展,而派拉斯在還沒有進化之前已經(jīng)被身上的蘑菇給寄生,當進化為派拉斯特之后,本體實際上是巨大蘑菇,蟲體則已經(jīng)死去。
其它類似主體非本體的例子:

當然,除了寄生的關系之外,也有一些其它的看起來是主體,但實際上并非主體的例子,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果然翁,果然翁有著比較高的基礎耐久,俗稱耐打,之所以果然翁耐打而且可以進行招式反制(比如使用雙倍奉還)則是因為我們看到的果然翁大部分時候都并非是它的本體,它的本體應該是果然翁的“尾巴”部分,可以看到它的“尾巴”實際上是有眼睛的,從果然翁很像藏匿自己的尾巴這點來看,或許攻擊它的“尾巴”才是對的。

也有一些寶可夢是本體本身依附在其它的物體上面,從而給人一種體型比較大的感覺,比如第七世代的破破舵輪,實際上根據(jù)圖鑒的說法,破破舵輪的本體應該只是纏繞在船舵上的那一團類似“海藻”的部分,那么實際上破破舵輪的本體是偏向于比較柔軟的,而且類似海藻的樣子,但是因為破破舵輪基本上都是依附在船錨這樣比較大的物體上面,從而就導致它看起來就像是一枚船錨,甚至也會用船錨來捕食吼鯨王這樣的巨大生物。
好了,以上就是小二本次要介紹的本體與主體不同的一些例子了,當然類似的例子可能還有很多,小二一時想不起來就不闡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