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愛打扮的媽媽,是家庭的幸運》

曾有一位媽媽在留言中“訴苦”:生了二胎后,每天的生活是送孩子上學,做家務,哄娃睡覺,忙得團團轉。她沒工夫拾掇自己,連衣服穿的都是四年前的,但每次跟孩子爸抱怨累時,都像在無病呻吟。她說:我有好幾次都沒忍住吼了孩子,要么就是跟老公吵架,家里總是充滿了火藥味……
?
這讓人想起一句話:媽媽所有的焦慮和戾氣都是被虧待出來的。她們很忙碌、蓬頭垢面,其實到最后是最容易焦慮的人,甚至是委屈,疲憊,內心盛滿了負能量。因為她虧待了自己,卻得不到安慰,很容易被負面情緒積壓,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就發(fā)脾氣,讓家庭處于“硝煙之中”。而孩子也在家庭爭吵中變得脾氣暴躁。洪蘭教授在演講中提到:“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span>
?
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重心,她的內在素質和修養(yǎng),往往會通過外在形象顯露出來。不愛打扮的媽媽,她總會因為生活的瑣事而積攢負能量,情緒也會隨之越來越不穩(wěn)定。
?
有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調查:73%的女人生孩子之后再也沒空打扮自己,83.6%的女人把錢都花在了孩子身上!許多媽媽為了孩子,省吃儉用:給孩子買的衣服再貴也舍得,自己的衣服,兩三年都不舍得換,還安慰道:衣服都新著呢,扔了多可惜。媽媽“無私”地付出,卻始終無法養(yǎng)出感恩的孩子。
?
電視劇《安家》中,老嚴夫婦在上海經營著一家小小的包子鋪。為了兒子,老兩口一輩子省吃儉用,不敢給自己買件像樣的衣服,為的就是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兒子。后來,他們用省吃儉用的錢給兒子買了一套兩居室,到最后兒子連他們老兩口的門都沒讓他進。
?
當一個媽媽放棄“自我形象”的投入,她的付出會被當成理所當然,甚至會激發(fā)孩子骨子里的冷漠。付出型的母愛,失去了愛自己的能力,最容易變得焦慮、委屈、消極、失去自我。愛是一種釋放,媽媽只有發(fā)自內心地愛自己,才能夠由內而外向孩子釋放愛意,潛移默化教給孩子“如何愛”的能力。尹建莉老師說:“生命的真相是,你不愛自己,別人也無法愛上你。不在乎自己的人,別人也不會把你當回事。”
?
愛打扮的媽媽,對生活的各方面都會高標準、高要求。比如:想減肥,就要養(yǎng)成規(guī)律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想皮膚好,就要每天堅持護膚,保持床鋪清潔,空氣清新。要堅持做好這些事,必須要有一種嚴于律己的自律才能達到。就這樣,勤奮、堅持、努力的標桿會讓孩子耳濡目染,孩子也會像媽媽一樣成為一個勤奮自主的人。而反觀那些“懶惰”的媽媽,她的外表懶,生活上也是一個非?!板邋荨钡娜?。久了以后,媽媽會將懶惰傳染給孩子,讓孩子從生活上過渡到學習上,變得越散漫頹廢。比如:媽媽不愛收拾自己,孩子的穿著也會很隨意;媽媽不愛收拾家里,孩子的房間也會亂糟糟;媽媽愛睡懶覺,孩子也會容易懶散墮落。
?
沃倫·巴菲特說:“在小事上都沒辦法管理自己的人,遇到大事情的時候,很可能也管不住自己?!?/span>媽媽只有先管理好自己的形象,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孩子才會在耳濡目染中變得積極、正向,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
媽媽的打扮,透露出的涵養(yǎng)、氣質、格局,最終卻能成就孩子;媽媽的精致,處處彰顯著對生活的井井有條,會讓孩子懂得找尋樂趣使自己無憂無慮;媽媽的品味,讓孩子從小審美能力與眼光也會逐漸提升層次;媽媽對美的追求,讓孩子在勤奮和努力之下成為人生最大的助力。就如張怡君所說:媽媽越時髦,孩子越自信;媽媽身材越好,孩子越驕傲。媽媽越有進取心,孩子越勤奮;媽媽越堅持自己,孩子越獨立。
?
希望每一位媽媽,都能在靚麗的外表下為孩子的人生“添磚加瓦”。
?
?
——《圓愛組織》粉絲投稿
?
?
?
#圓愛組織
#LoveLifeAssociation
#守護新生命
#關愛準媽媽
#新生命守護者林錦成
#出品人林錦成
#ExecutiveProducerJment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