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中的銀色殺手現(xiàn)實中的mg42

MG42這款由德國制造的、被譽為二戰(zhàn)時期最好的機槍,那些到處不可一世、飛揚跋扈的美國大兵卻被它搞得意志消沉、無心戀戰(zhàn)、士氣低下,視其為“步兵的噩夢”。它就是被輕武器評論家用三個最高級的形容詞詞組:“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但卻是最出色的武器”。
MG-42通用機槍為二戰(zhàn)德國于1942年研發(fā)并且就役,基本上是依照使用7.92×57mm毛瑟步槍彈的武器作為開發(fā)依據(jù),并且準備取代MG34通用機槍,不過最后是兩款機槍一起沿用到戰(zhàn)爭結束。
盟軍士兵對于MG42最為刻骨的印象,就是它的槍聲,MG42機槍射速每分鐘最低1200發(fā),最高1500發(fā),而機槍射速超過每分鐘1000發(fā)以后,人就無法分辨單個的槍聲,MG42射擊聲不是如同捷克式或者勃朗寧機槍的“噠噠噠”聲,而是類似高速轉動的電鋸的“嗤嗤嗤”聲(聲音有點像美軍的M134重機槍),也有盟軍士兵形容像撕開大片亞麻布的聲音。新兵對此還沒有什么;盟軍的老兵最不愿意聽到的就是這種惡魔般的聲音,對于他們來說,這個聲音就是死神的聲音。
因為MG42的高射速,射手每次扣動一下扳機的短點射,就可以射出12到15發(fā)子彈。如果一個不幸的士兵被MG42射擊,那么他一瞬間就會中彈數(shù)發(fā),活命的可能微乎其微。實戰(zhàn)中,MG42因為其高射速,不但對付小股目標游刃有余,對付集團目標也是非常有效的。
二戰(zhàn)中,德國步兵的戰(zhàn)術主要是以機槍為核心的,步兵班由機槍小組跟步槍小組組成。攻擊時由機槍小組負責壓制敵據(jù)點,再由步槍小組以利用地形接近敵方據(jù)點,然后在近戰(zhàn)中用沖鋒槍或者手榴彈把敵人殲滅。 而一般的步驟是,機槍首先占據(jù)合適的射擊位置,步槍小組同時迂回到側翼;然后由機槍正面開火,吸引和壓制敵人火力,而步槍小組由側翼或后方接近,然后靠步槍小組的勇敢和手中的近戰(zhàn)武器消滅據(jù)點中的對手。而在防御的時候,陣地分為若干段或者若干獨立據(jù)點,以機槍小組為核心,步槍小組負責警戒和保護機槍小組。總之,防御中機槍是火力的支柱。所以要特別注意對機槍的保護,一旦機槍被摧毀,防御就會極為困難。
而實戰(zhàn)中,往往不是以班為單位,而是以排連為單位,但是作戰(zhàn)的道理還是相同的。只是加上了排連所屬迫擊炮或者重機槍的使用。MG42是完全可以勝任德軍的戰(zhàn)術需要。它有著相當出色的壓制能力,由于其射程和各國機槍基本相當,加上其高得多的射速,一般機槍是根本無法在機槍的對射中占MG42的上風的。其中最占劣勢的可能就是裝備捷格加廖夫輕機槍的蘇軍部隊,由于捷格加廖夫射速只是MG42的八九分之一,根本無法壓制住它。而蘇聯(lián)的郭留諾夫重機槍極為笨重,無法有效搬運,當然也不是MG42的對手。機槍的弱勢,也是蘇聯(lián)和德軍作戰(zhàn)傷亡慘重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