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視頻解碼經(jīng)驗談
在不久之前我們談過了視頻的解碼原理,各位應該知道了視頻的解碼很大程度上在硬件(顯卡)不支持的情況下取決于CPU性能。事實上,如果視頻沒法通過顯卡硬解,用CPU軟解就成了唯一選擇。但是軟解雖然費電消耗CPU算力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軟解畫質(zhì)好
在簡單的實踐之后今天想簡單談談目前常見的高清視頻的解碼所需最低配置的一些經(jīng)驗數(shù)據(jù)
首先最常見的是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AVC/H264視頻編碼格式,常見視頻格式MP4 FLV 我提到過MKV嗎?好像講字幕的時候提到過MKV是一種視頻容器,可以內(nèi)封字幕,理論上任何視頻都可以用MKV封裝。相比DVD的MPEG2編碼格式先進了許多(VCD還是MPEG1)。之前我們也說過,更先進的編碼可以在同樣的體積下儲存畫質(zhì)更高、音質(zhì)更好的視頻,或是降低同樣畫質(zhì)視頻的占用空間。其實DVD或者VCD只是介質(zhì),并不能決定刻錄在上面的視頻的編碼。我們也可以通過在雙層DVD上刻錄更先進編碼的視頻比如HEVC/H265達到和藍光H264視頻媲美的效果。還是先談談H264的解碼吧
首先從硬件上,2008/2009年左右的硬件就開始支持H264的硬件解碼了,是現(xiàn)在視頻硬解支持最早的一種編碼。I卡從英特爾升級到4系顯卡的時候就有,也就是1066總線系列酷睿2CPU標配的那個集顯,到了下一代就是酷睿I系一代了,英特爾開始把集顯和CPU放在一起了。N卡從9800GT那時候就有,但是當時同年的VC-1解碼卻得等到GT240那代。VC-1基于微軟Windows Media Video 9(WMV9)格式,現(xiàn)在也早就沒人用了。AMD嘛應該也是在那個時候,具體多少我不記得,反正09年的A卡本子已經(jīng)能硬解H264了,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I5核顯解的。
支持硬解的設備是不論視頻分辨率多少的,只要支持這種類型的編碼硬解無論視頻是720P還是1080P抑或是4K都是能硬解的,當然畫質(zhì)怎么樣卡不卡具體也是看顯卡的水平和視頻碼率的,不過大多數(shù)能硬解的顯卡隨便解個1080P都不吃力,一般的顯卡只要支持硬解的解個4K問題不大。除非GPU跑滿了,不然一般硬解不會卡

但是有些事也不是絕對的,能硬解的視頻其實還是有限制條件的。


之前我們講過色深和顯示器色域的事了吧。其實還是有一點事要注意的,雖然顯卡宣稱能硬解某種編碼的視頻,但是通常只是在標準色深下才能支持。像是H264就存在這種情況,只有8BIT的色深能用集顯硬解,10BIT的HI10P是解碼不了的。Hi10P全稱是High 10 Profile,指的是H.264編碼使用10位深的色彩。10位色深雖然能更加還原色彩的同時降低視頻占用空間,但是并不是所有顯卡都支持10位色深的硬解。好在軟解H264也不是什么難事,只要有個雙核就能解得了。包括4K,而且大多數(shù)視頻網(wǎng)站為了照顧用戶的垃圾設備也都不會上10BIT色深的片源
其實如果是1080P以下的H264甚至用單核CPU都能解
H264高清視頻解碼最低配置:
英特爾單核CPU奔騰M 533 這個參數(shù)我們測過,同樣是90nm的奔騰M解碼 T42老400總線的奔騰M就不行會卡,T43新533的奔騰M就能用。所以個人覺得視頻卡不卡和CPU主頻關系不算太大,倒是和總線速度以及內(nèi)存頻率有關。
AMD因為咱手上那個單核機器已經(jīng)點不亮了所以暫時無法測定,但是只要是AM2雙核軟解H264應該都沒有問題,目前來看就是這個水平
移動設備手機平板之類的WINDOWS平板就不用說了,基本有Z3735F開始就都能用核顯硬解,至于手機之類的處理器沒記錯的話11年的手機就已經(jīng)能解碼1080P的H264了,無論什么方法。
H265/HEVC
比藍光更先進的編碼,2013年提出。解碼要求的配置更高?,F(xiàn)在基本僅存與下載到本地的視頻中,網(wǎng)絡流媒體沒有。因為編碼更先進所以相比H264能節(jié)省更多空間,而且拿到手的視頻清晰度通常更高。
一般來說,我們下載的BDRIP或者WEBRIP最終到手上能經(jīng)??吹母袷蕉际荋EVC 10BIT(ma10p)的,除非是像輕音一樣老到比HEVC還早且沒人再壓的片源。和H264一樣,H265也存在色深的問題。不過不同于HI10P,MA10P的格式被更多生產(chǎn)商重視,不再被認為是不標準的視頻格式。但是仍然存在早期硬件支持不足的問題。
要支持硬解HEVC,至少得到了2016年的時候,英特爾更新到GEN8集顯那一代。到了這一代,即使是個WINDOWS平板也能躺著看4K的HEVC,但是就像剛才說的一樣,對于10bit的HEVC支持欠佳,這一代的硬解是不完全的,CPU+GPU組合解碼。AMD則是到了GCN3.0的顯卡或者搭載GCN3.0顯卡的六代APU的時候才支持硬解HEVC,也就是說7850 260X等一票經(jīng)典AMD的GCN顯卡雖然能通過軟件對視頻補幀,但是硬件上不能解碼HEVC的硬傷是無法解決的,只能換顯卡,要么就用CPU軟解。至于英偉達,MAXWELL1的GTX750也同樣不能硬解,當時承諾了MAXWELL 2架構的顯卡會支持HEVC。9系顯卡的時候終于支持HEVC硬解了。但是要支持10bit也得等到10系顯卡。
一般沒人用HEVC壓720P以下的分辨率,我們按照一般的1080P MA10P來計算軟解HEVC所需的CPU配置吧:

I家的筆記本U是到了T8300那代才能勉強卡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像什么T2400 T7200 T4200想都別想,真正能流暢解碼是到了P8800的1066總線CPU才能勉強用雙核解HEVC不會卡了,P8600和P8400都時常會卡。像什么U9300 L9300低壓超低壓U更不用提就是一個卡。所以買THINKPAD X200的時候千萬不要圖幾塊錢的便宜買什么X200S,差不少事呢。
再往上什么I3 330M I5 560M I3 2330M就不用說了,肯定都能流暢解碼,畢竟好歹還超線程了,雙核四線程更是能壓榨CPU的性能
有點意思的是J1900 1037U之類的NAS用工控機U也能流暢解碼,至于Z8300等WINDOWS平板用SOC軟解也是可以的,勉勉強強。
AMD這頭太小眾我沒有太多實操經(jīng)驗我不清楚,不過看天梯圖應該也至少得比P8800強吧,咱反正用5757M APU(4C4T)軟解起來好像還可以
臺式機這邊咱經(jīng)驗就比較充分了,臺式機這邊AMD無論AM2 65nm還是AM3 45nm,要想流暢軟解HEVC1080P都至少需要三核心,雙核就是超頻超冒煙了也不行。不過英特爾就比較強了,我試過用E5500(775)上課看KONOSUBA就一點都不卡(然后差點被老師打死),應該和虛擬化之類的技術有關,要么就是多指令集。要知道這可是800總線的U,DDR2內(nèi)存的。
4K HEVC
最近咱不是也提到了咱從那個沙雕HIFI群出來之前咱知道了亮劍出4K片源了嗎,咱弄到了,真不錯
為什么有空不試試在我們所的公眾號后臺回復亮劍呢?
更驚人的是這個東西在我的手機測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居然硬解了!要知道這可是一年前300塊錢收的華為P9,之前看MA10P的片源一直顯示不支持硬解我還以為這機器也不支持硬解呢,結(jié)果8BIT的4K亮劍片源居然就這么硬解了,一點都不卡。這種事情同樣發(fā)生在了我那個Z8300的WINDOWS平板上。(后來我好奇就用小米NOTE3 開這個視頻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壓根就不能軟解,果然是猴山本色,有空得跟我家里好好說說,改信華為吧 華為牛逼 難怪最近的電視和電視盒都用華為的芯片 解碼不錯 麒麟955都這么多年了看4K都不會卡)
但是一旦開了軟解CPU弱雞的情況就原形畢露了。我后來試過P8800 I5 560M,都沒用。A10我壓根沒試,一想就明白CPU跑分還不如560M的東西試他也沒啥用。筆記本基本沒戲了,作為垃圾佬最高只有個2370M就不用想了,要么就弄個帶GEN8以上集顯的上網(wǎng)本吧,N4200之類的也不錯。
臺式機這邊一看筆記本全GG我就覺得大事不妙,看來軟解4K所需的CPU性能確實也成指數(shù)水平的增長了。直接跳過三核奔四核吧,四核咱測試用的是860K,很弱。在什么都不干的時候解起來看著還行,基本不掉幀。也就是說AMD用四核勉強壓住了。英特爾這邊因為放假也沒有什么臺式機可以試。直至今日咱還沒一個I家平臺的臺式機(J1900之類的不能算),有空該買個板子了。咱手上還有個Q6600呢,沒準用它可以。
VP
一個由Google開發(fā)的開放格式、無使用授權費的視頻壓縮標準。VP9在開發(fā)初期曾被命名為Next Gen Open Video,現(xiàn)在一般多見于游戲CG和不存在的網(wǎng)站。VP也是少數(shù)早期顯卡就支持硬解的視頻格式之一。壓縮率說實在的挺不錯的
RMVB
RMVB是一種視頻文件格式,其中的VB指Variable Bit Rate(可變比特率)。RealNetworks公司開發(fā)的一種媒體容器,與本身編碼格式?jīng)]有關系。最早實現(xiàn)可變碼率的一種視頻格式。以前快播還活著的時候大多數(shù)咱看的電影都是RMVB的,很少見MP4 MKV什么的,包括B站也都是FLV MP4,本質(zhì)上都是可以無損互轉(zhuǎn)的,相比RMVB就遜色很多。RMVB雖然據(jù)說更耗費系統(tǒng)資源,但是之前咱在踐行圖拉丁之道的時候曾經(jīng)用過圖拉丁奔騰3-M 1.13G的本子看720P的天空之城也沒見卡
以上就是對高清視頻解碼的一些實操經(jīng)驗,個人建議,要想看視頻最好還是弄個X86的工控主機裝WINDOWS,最好要帶數(shù)字輸出那種,插在電視上看才能效果最好?,F(xiàn)在的電視盒子又貴又限制多,花錢買那個也是自找苦吃。今天有個小伙子跟我說要自己組NAS了,看上兩個NUC一個是J1900 500塊另一個是I5 4200U八百五,我心說這破玩意還能值這么多錢?J1900工控板現(xiàn)在市價也就值100塊錢,恕我直言,上蝸牛星際黑車的基本都是小白,那板子質(zhì)量又差還是礦機,怎么和正規(guī)柜員機拆下來的工控板比啊
目前作為垃圾佬還是建議各位上J1900工控板就行,兩項供電,無需ATX,直接20包郵買個12V10A的圓頭電源插上就能用,唯一問題是上了固態(tài)之后PCIE電壓也有點低,有線網(wǎng)插了照樣能用,除了做電視盒以外做下載機或者NAS也挺好的。將來N4200之類的便宜了再直接換板子就皆大歡喜了(好像N4200現(xiàn)在也不貴,也就幾百塊錢 不過垃圾佬怎么能畫那么多錢買板子呢 說實在的100都有點貴,50包郵才是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