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不訛人”
2022-08-24 17:01 作者:聽風(fēng)吹雨寂無聲 | 我要投稿
“咱不訛人”并不需要太高的精神境界,他本就是人性最基本的善良,只是由于經(jīng)濟社會某些不良風(fēng)氣的熏染,人們都把這種最基本的善良本質(zhì)包裹起來,轉(zhuǎn)而以戒備之心提防周圍,導(dǎo)致原本正常的彼此信任反成了奢望。
“咱不訛人”是老人被數(shù)出后說的一句話,就是這么一句樸實的謙讓,不僅讓一場小小的意外成就了一個溫暖的故事,更讓人看到人性善良的本質(zhì)。平心而論,走在街頭,除了極個別“為老不尊”者為個人私利乘機訛詐善良之外,相信更多的老人都是像這位陳姓老伯一樣,"都不是那種喜歡訛人的人”
其實,在國人的傳統(tǒng)意識中,向來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越是謙讓越能贏得人們的尊重和理解,反過來,越是得理不讓人、越是“斤斤計較”,對方也會"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老人的寬厚善良不但贏得了車主的真誠敬重和周圍人的感動贊譽,更在一瞬間融化了市井冷漠。
試想想,如果每一位老人對待年輕人都能像相互理解彼此的“不容易”,社會何以不四季春暖。陳老伯一句“咱不訛人”不但瞬間“激活”了人性原本的樸實善良,更給我們很多人的一個溫馨提醒:當(dāng)你主動謙恭真城,社會無處不是"六尺巷”。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