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集》番外·故事篇
西江月·聞運動會
夜幕高垂好景,寒風出入公園。青春少女去來間,嬉笑今朝娛念。
樹影相遮幾位,坐談樓下階邊。問誰此日未知端,拯救愁人無限。
(學校每月只放23小時假,即從班主任去教室宣布放假到趕回教室簽到上課的上限時間為23小時,高二高三還要依次遞減。12月下旬,于周日取締一個上午加一個下午的課開運動會)
關(guān)于放假我寫過這么一首打油,很現(xiàn)實。
議假
國慶尊嚴賣,一中受一拜。
一天屬家內(nèi),八日傳校外。
其興存一句:中秋我還在。
(一中是校名,背景是國慶與中秋假期相連)
再解釋一下對于運動會的狂熱。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是“正式”的學校內(nèi)的運動會,各班的成績是要計入檔案的,也就是有功的、獲獎的運動員是會獲得貨真價實的榮譽的。這些東西在期末的綜合評定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本身也會直接加給個人大量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量化分,它更是直接決定了期末的綜合素質(zhì)評價等級。至于這個評價體系,我在之前有提過,它是除高考分數(shù)外最重要的指標。關(guān)于其他畢業(yè)什么的更是純粹由它主導。
酒泉子·會前周五
豎耳鈴聲,傍晚歡娛半晌。毽子飛,搖繩晃,聽乒乓。
不覺彈指又鈴響,捧書忙亂搶。球躍滾,聞相望,瞬爭藏。
(運動會前,只能利用碎片的下課時間開展訓練。參加田徑類項目的一共拿出來兩節(jié)自習課——其中一節(jié)是體育課“改”的——來訓練;一節(jié)自由練的;一節(jié)正式,有器材上器材練的。但非田徑類的除籃球好像是在體育改的那節(jié)自習練過以外,其他項都自己想辦法)
然后順手吐槽一下,運動會時候器材不足,老化的、壞的很多,有不少班級的選手都是自備器材參賽的,而且還要提供給后續(xù)賽程接著用。當然器材各班都是統(tǒng)一用班費購買,要是還要選手自掏腰包可就離譜過頭了。
子夜歌·會前周六
夜深幾課中間至,眾人踢毽香滿室。晚膳耗何堪?遣人采快餐。
鵝毛相較彩,果腹亦談愛。揮灑暫情趣,佳人歡笑語。
(部分運動員放棄吃晚飯而用時間訓練,統(tǒng)一托人買了面包什么的,在晚上下課期間再集訓練、吃飯、笑談一體完成。是真的有人啃一口面包,嚼著踢幾下毽子,再停下、啃一口,再踢。當時屬實是給我看得有點蒙,所以印象深刻)
子夜歌·會前周六夜
推開書卷遙深夜,嘆息回過明朝切。蹣跚與題別,心懷此盛節(jié)。
月消云霧現(xiàn),笑語仍成片。半刻亦朝天,瞬息難忍眠。
(晚上下課時間為10點,后來加到10點10分,再后來就不知道了。下課鈴響時全體同學都會不由自主的自身體由內(nèi)而外地“嘆氣”。睡眠不足是作為老問題了,日常站著、跑著睡著的都大有人在,屢見不鮮)
冬運會
熙熙攘攘,笑笑茫茫。南風冷冷,北日長長。
東西橫貫處,西南邊角大操場。
笑語經(jīng)行者,漫樓遍閣石板上。
今日會,一百年;半月前,一百天。
百屆例唯一,百天見一面。
自然珍重盡歡娛,當毋管他叨碎念。
營地四圍皆空地,倩女搖繩爭踢毽。
山野村語拋傍路,片言推測無謂數(shù)。
少年青春仗茶水,小筒溫情傳遠處。
冬至盈日莫冰冷,披衣?lián)Q袍斑斕圖。
場上激情暇目數(shù),旁人醉意觀美足。
百日已親密,一天隨恣意。
三五圍合談兩人,百千趣味風華氣。
看臺高攀二十階,簾幕通隱顯秀揭。
鋪天蓋地向前臺,左右鄰人舒歪斜。
男女接力四千米,物化地靈少年杰。
激揚春不已,呼號氣質(zhì)別。
百年盛會,盡人沉醉。
紛紛狂笑幾起落,歲月易思山水闊。
人生今且樂玩過,暮暮朝朝長歌作。
(上午為小項,諸如跳繩、毽子、跳高、跳遠之類的;下午才可以上看臺,主戲為各種接力長跑。最大的記憶為冷,空曠的操場上北風呼呼的,不只是披衣?lián)Q袍,連宿舍里的毯子、棉被什么的都整出來了;記得有個同學用保溫杯帶了熱水,結(jié)果被全班一人一口分了,那個時刻真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