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時間】 關于克里夫如何做到六連發(fā)的同時保住性命一些原理推測

不義之財side story活動發(fā)布后,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大伙都已經用自己的陣容打通了這一次的關卡,然而眼睛比較尖的觀眾們在cv-8看到了本次活動的新boss“橋夾”克里夫時,可能注意到了下面這種情況:

沒錯,黑鋼ceo做到了一次連續(xù)射擊六次的動作!
如果曾注意過第九章故事的朋友們可能還記得,同為薩科塔的outcast正是因連續(xù)使用了六顆子彈而失去了性命。
那么,以現(xiàn)已知的一些線索來看,是否能找到克里夫在連開六槍下并未復刻outcast結局的原因呢?

一.銃的結構與使用原理
在探討這個問題前,首先得理清楚泰拉中“銃”這類武器的使用方式與基本結構。
在官方美術設定集中,銃的設定是這樣寫的

我們都知道,銃的起源是因為薩科塔們在拉特蘭發(fā)現(xiàn)了這類型的武器而出現(xiàn)的。根據設定集的補充后能確認的一點是,他們在發(fā)現(xiàn)原型銃后開始研究銃械結構并對其進行批量化生產。而《午間逸話》中,雷蛇補充了些銃的使用方法?

漫畫中貓貓頭則補充了些更詳細的原理

可以看到,使用銃的要點是正確的發(fā)揮源石技藝,若一旦控制程度過輕或過重,則有可能造成啞彈或炸膛的情況發(fā)生,黑鋼漫畫中的杰西卡正是因為啞彈卡殼的狀況發(fā)生差點吸入了未燃燒完全的源石粉塵而染上礦石病

結合之前設定描述內所說的內容,我們大致能確認一件事:由于蝕刻彈的發(fā)射方式取決于源石技藝而非機械結構,所以泰拉的銃械與蝕刻彈是不存在撞針和底火的,蝕刻彈內部的裝藥也被換成了源石粉塵,但剩下的槍械結構以及子彈的發(fā)射原理則和現(xiàn)實內的槍幾乎相同,通過引燃內部裝藥進行增壓,彈頭在高溫高壓氣體的作用下向前運動。

而“銃是一種新型法杖”這個說法實際上可以更準確一些,因為銃本身一旦離開了蝕刻彈就基本沒有任何釋術能力了,且使用銃械時真正需要控制的其實是銃內的蝕刻彈,所以說我們可以把每一顆蝕刻彈都當成是一個一次性的“源石法術核心”,而銃這個外殼僅僅是一個功能比較多的“施法媒介”而已,因此,蝕刻彈與銃的關系,可以看作是法杖核心與法杖本身的關系。
順帶一提,雖然沒有了撞針和底火,大部分銃械上的擊錘和扳機也基本都成為了擺設,甚至一部分銃械已經沒有了扳機,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們沒有任何用處,因為依然有一種武器需要他們的存在才可使用——轉輪式銃械。
由于轉輪式銃械自身結構的特殊性,既沒有半自動或全自動類銃械獨有的導氣模塊,也不像泵動或栓動銃械那樣有單獨的傳動結結構,使得扳機與擊錘成為了轉輪式銃械唯二可以帶動彈巢旋轉的傳動方法。

以及就在這次的side story中,我們的流淚貓貓頭給我們展示了一些銃械中小小的配件震撼

是的,所有的銃械扳機都是可以改裝配件的!
目前雖無具體細節(jié),但大致可以推測出是類似芯片一類的裝備配件,而杰西卡的遠程開火原理則基本上與敵方術士操縱的無人機原理是一樣的,通過控制一些特制源石器材來達到有限距離內的無線操作,就和現(xiàn)實里的藍牙技術一樣。只能說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小驚喜的orz。

二.Outcast的真正死因與薩科塔的極限過載
聊了這么多的槍械結構問題,那outcast當初又是怎么犧牲的呢?
當初的很多人甚至包括早期杜蘭茲的咱們都認為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6是象征惡魔的數(shù)字,因為outcast違反了一些律法制定的規(guī)則從而被律法所制裁。
但當吾導先路的故事出現(xiàn)后我們發(fā)先,拉特蘭所謂的“律法”并非是位具體的個人,僅僅只是臺不帶感情的超級計算器,它的判斷從一開始就是靠數(shù)據庫與公式來推算出來的,若真的是開到六槍就和被判為觸犯律法,那許多薩科塔可能早就已經上天堂了(不對他們好像本來就是天使啊,那沒事了orz),所以outcast的死因與律法實際上是沒有什么關系的。
而此時,我們注意了風笛其實早就說明了outcast可能的死因

Outcast真的的死因,是因為短時間內過度使用源石技藝開槍,導致能量過載突破極限,最后自焚而亡。
原本其實還有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outcast自己的源石技藝本身就是類似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式,連開六槍只是源石技藝啟動方式,但這一次活動中的一個小細節(jié)證明了這個猜想是錯誤的。
不知道大伙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小細節(jié),那就是同為薩科塔的伍德在面對小混混時,小混混說了這么幾句話

但看過劇情的小伙伴們應該都知道,在后續(xù)的劇情內,伍德實際上已經開了超過六槍以上的槍數(shù),按照正常的戰(zhàn)斗思維,尤其是本身彈容量不高、但幾乎不會受啞彈影響且非常好保養(yǎng)的轉輪手槍是不可能不裝滿的,除非受到了什么限制或使用者刻意這么做。所以不裝滿彈巢這個行為是只能是伍德故意這么做的,而他的子彈一開始就是從拉特蘭那帶過來的。
由此我們可以確認一個事情:拉特蘭產的蝕刻彈若在短時間內連續(xù)使用會使使用的薩科塔突破源石技藝極限而死亡;甚至我們由此還能衍生出一個新的猜測:或許是過去戰(zhàn)爭內的無數(shù)次試錯,使得拉特蘭人們對自己的源石技藝極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考慮容錯、火力、效率甚至宗教等綜合方面后,拉特蘭人決定將“極限情況下能保證短時間內連開五槍沒問題”設為標準,規(guī)劃了拉特蘭蝕刻彈的生產規(guī)格與源石裝藥量限制。

三.克里夫的六連發(fā)與黑鋼源石產品的向下兼容
那么回到我們最開始的問題:克里夫為什么能做到其他薩科塔做不到的事情呢?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這篇文章開頭時設定集里對銃的描述:
“對于大部分非拉特蘭人來說,銃械并不是一種實用的武器?!?/span>
沒錯,由于種族差異的限制,使得大部分其他種族并沒有薩科塔那樣對源石技藝有高精度操作能力的天賦,這自然而言的引出了個問題——銃這類的武器是一種如果會用那么就能享受其帶來的便利性,但不會使用則有各種各樣風險,殺傷力不如高磅數(shù)的弩或弓,且性價比極低的武器。

?而作為國際組織的黑鋼,卻選擇了將銃作為自己公司的一大特色賣點為標識,甚至給自己的許多員工都分發(fā)了普通人難以使用的銃,但確實做到了在哥倫比亞乃至各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的一部分市場,這又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是:黑鋼與其合作方雷神工業(yè)一直在想如何將源石技藝這門非常吃天賦的東西走進普通人的視野內。
關于這一部分,他們研究了很多東西,比如源石塵行動內雷蛇給火車王閃擊修復閃盾時說到的“通用源石回路”技術

?其原理基本類似于用一套設備,模擬出一位術士釋放其預設好的指定法術,但預設的法術類型不能過度復雜,且需要定期進行維護保養(yǎng)。
這項技術的出現(xiàn)對于普通人來講可以說是一項里程碑級別的突破了,當然他們的付出遠遠不止這些。
要知道,作為B.P.R.S小隊隊長的雷蛇,戰(zhàn)斗經驗豐富的她其實身體數(shù)據與源石技藝放面原本都不是很理想

拋開那些強者靠科技弱者靠變異這種橋段,源石技藝這項專場與其他類別的差異是很大的,是那種只要你沒有這方面天賦哪怕花費畢生的努力,也最多只能學到簡單法術的專長,雷蛇按這種情況下的體質是不可能用得了拉特蘭人的銃的,但別忘了,能制造銃和蝕刻彈的地方不只有拉特蘭。
沒錯,黑鋼在這方面也降低了門檻。
這樣就能解釋為什么非薩科塔的杰西卡與雷蛇能這么快就直接上手不那么復雜的輕型銃械。當然了萬事都有缺陷,黑鋼在這方面降低的門檻雖然確實能做到向下兼容,但同樣的銃的上限也降低了許多,自然為了保全下限,黑鋼基本不會生產那些使用難度過大的重型銃械,黑鋼的蝕刻彈殺傷力可能也遠遠不如拉特蘭蝕刻彈。
不過正因如此我們也能明白為什么在關卡內,克里夫能做到突破薩科塔極限的六連發(fā),從劇情可以得知,自他離開拉特蘭后便再也沒有回去過了,同樣的他自己也有著一些蝕刻彈的產業(yè)鏈,在他與他的員工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為了可靠性與兼容性,自然會優(yōu)先選擇自家生產的蝕刻彈了;而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蝕刻彈是降低了規(guī)格的輕量版本,自然自己使用的時候就基本完全不需要在意短時間內連發(fā)過載這個問題了。

那么以上就是本次文章的全部內容啦!這個文章系列基本上是分享一些咱們團隊平時發(fā)現(xiàn)或討論的部分雜七雜八的世界觀探討咩,喜歡的話還請記得點贊哦?。ㄟ@周末還要更視頻呢,這次不咕!潤了潤了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