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歪談——回家的誘惑

中秋節(jié)快到了,中午特地吃了兩塊鮮肉月餅應應景。本來我個人是不大喜歡吃月餅的,無論是蛋黃還是豆沙,無論是廣式還是蘇式。放進口中艱難咀嚼,總是有些糊嘴。
但是鮮肉月餅除外,因為我喜歡吃肉。

對于我來說,一直以來中秋節(jié)的意義就是放假。所謂的滿懷鄉(xiāng)愁、寄托思念,都在現(xiàn)代通訊的飛速發(fā)展下,了無云煙。再加上離家從未超過百里,車程不過個把小時,以至于我回家的頻率,比和女朋友攜手逛玄武湖的次數(shù)都多——當然,這主要是因為我單身。(本文by愛學習的好王野)

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明天我還將奮斗在工作的崗位上。但中秋節(jié)不能不過,雖然每個月都有15號,然而經過“法定”開光加持的日子有著特殊的BUFF。相較于傳統(tǒng),這更像是一種歸家的“借口”。它是百里之外求學、工作的人的盛宴(畢竟相隔太遠的,三天時間恐怕是回不來了),是尋夢遠航的小帆回歸港灣的休整期。

所以往往在這一日,人們相聚一堂,吃喝一光。忘卻煩憂,盡情喝酒(這韻壓得真土)。不管在外面落魄還是風光,在這一刻終將感受家庭的溫暖貼心,和酒菜的有滋有味。推杯換盞間,宴席的氣氛被逐漸推向高潮。我很喜歡這種氛圍,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朝不醉倒頭睡。(本文by愛學習的好王野)

或許不少人對于這樣的“醉生夢死”不以為然。只是年紀越來越大,能和家人交流的時間卻是越來越少。沒有野心,當真是永遠開心。除了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二代”,當下的年輕人,似乎永遠在追夢的路上。
但夢的終點在哪里?會不會是夢中夢、連環(huán)夢?追到夢以后又該做些什么?無意感慨人生,只是想要有藝術的夸張,起碼得有生活的基礎。時間一天天的過,三年五年的曾經以為很長,到底也是這樣過來了。曾經將“壞脾氣”看作是能耐,如今卻因為和父母的“惡聲說話”而感到惶恐不安。(本文by愛學習的好王野)

中秋節(jié)到了,相傳在這一天,家人們團聚一堂展望著詩和遠方。人們暫時放下工作,眼中只有彼此和酒菜。就連吳剛也停止伐木,二郎神也睜著三只眼和哮天犬深情對視。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我想吟詩一首:
啊!
抽著黃鶴樓,明月幾時有。
離魂莫悵惆,喝著二鍋頭。
春夢笙歌里,旁邊擠一擠。
莫羨后庭優(yōu),應盡一風流。
愿各位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