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130億!高瓴資本“折戟”,又一筆投資大跌40%
時代的高瓴,困在“時代”里面。
一則裁員傳聞,再次將高瓴資本推至聚光燈下。6月1日,網傳一份高瓴內部人士的聊天記錄顯示,高瓴一級市場組正在進行大幅裁員。對于此消息,高瓴緊急回應稱是:造謠。
另外,昔日轟動A股的用友網絡53億定增項目,也令高瓴、高毅、葛衛(wèi)東等一眾明星機構、牛散巨虧。其中,高瓴最慘,賬面浮虧金額接近4億元,浮虧比例接近40%。
用友網絡的巨虧,或許只是高瓴資本“跌落神壇”的縮影。有數據預測,2022年初至今,高瓴資本在美股市場的投資虧損達35%;其在A股的投資也出現(xiàn)了更大的窟窿,重倉入股的格力電器,賬面浮虧已超130億元(未考慮分紅)。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互聯(lián)網的黃金時代已然過去,但高瓴似乎并沒有順利地穿越周期,未來時間能否成為他的朋友,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高瓴“折戟”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A股定增市場吹起來的泡沫,正在破滅,“頂流”機構也未能幸免。
隨著2022年的投資時鐘進入6月,A股即將迎來一波定增股解禁潮,多達77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機構配售股份將解禁上市,總解禁股份數量達105.5億股。
這一波解禁的定增項目,幾乎都是在2021年年末以及2022年1月,當時A股市場資金火熱,各大機構抱團股享受著牛市狂潮,股價迭創(chuàng)新高,定增發(fā)行價格幾乎都在高位。
而2022年上半年,抱團股遭遇土崩瓦解,科技股、消費股、賽道股集體重挫,部分個股股價甚至被腰斬,導致參與定增項目的機構均處于浮虧、被套的狀態(tài),面對解禁上市,進退兩難。

以曾經轟動一時的用友網絡(600588)定增項目為例,1月26日,用友網絡披露的定增結果顯示,非公開發(fā)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為52.98億元,發(fā)行價格為31.95元/股。
用友網絡的53億元定增份額,被高瓴資本、高毅資產、中金公司、易方達基金、萬家基金、葛衛(wèi)東、摩根大通等17家明星內外資機構、牛散“瘋搶”。其中,高瓴獲配股份最多,達到3129.89萬股,獲配金額近10億元。
萬萬沒想到,被一眾明星機構加持的用友網絡,也遭到了市場資金的瘋狂拋售,股價一路下行,由年初最高點的40.11元/股,最深跌至16.44元/股,最大跌幅接近60%,令一眾明星機構、牛散深度套牢。

盡管,近期用友網絡的股價有所回彈,但對于巨額的賬面虧損,可謂是杯水車薪。
以最新收盤價19.04元/股計算,截至6月1日,用友網絡的股價相比定增發(fā)行價格已累計跌去了40.4%,上述17家參與定增的機構和牛賽合計浮虧金額超21.2億元。其中,高瓴最慘,賬面浮虧金額達4億元,高毅浮虧約1.67億元。
美股的窟窿
用友網絡的巨虧,或許只是高瓴資本跌落神壇的縮影。
2022年以來,高瓴資本的投資表現(xiàn),的確不盡如人意。
3月中旬,甚至有傳言稱,高瓴投資美股虧損超300億美元,陷入被清算邊緣。
一度令高瓴資本的投資人非常緊張,高瓴緊急辟謠稱,其美股總持倉金額只有60億美元。
根據高瓴后續(xù)發(fā)的去年4季度持倉情況,確實如此。截止去年底,高瓴美股持有75只股票,持倉總市值約64.75億美元。
其最新披露13F 文件也證實了這一回應,截至一季度末,高瓴資本在美股市場共持有64只股票,持倉規(guī)模為47.8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9億元),環(huán)比下滑26%。
在“重倉中國”的大原則下,高瓴資本美股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有5只中概股,分別是百濟神州、京東、傳奇生物、唯品會、愛奇藝,年內跌幅分別達50%、21.5%、8.3%、-8.5%、12.7%,其他美股幾乎全錄得大跌。

另外,2022年1-3月期間,高瓴資本清倉的Boss 直聘、蔚來、拼多多、小鵬汽車等4中概股亦集體遭遇重挫,年內跌幅分別達46.6%、47.7%、17.2%、55.3%,割肉清倉的跡象明顯。
據價值大師的數據預估,2022年初至今,高瓴資本在美股市場的投資回報是-35%,虧損金額或超22億美元。
盡管高瓴資本在美股的虧損沒有傳聞那么夸張,但目前來看,其在美股的投資表現(xiàn)并不盡如人意。
A股也不相信“時間的朋友”
A股似乎并不相信“時間的朋友”。
高瓴資本在A股的投資也出現(xiàn)了更大的窟窿,截至5月26日,高瓴系共出現(xiàn)在14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相較于今年年初,減持了4只A股,并新進入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
復盤今年一季度的個股表現(xiàn),高瓴重倉的部分個股嚴重虧損,目前所持的股票不少已處于浮虧狀態(tài)。
其中,最大的窟窿無疑是,格力電器,最高浮虧一度接近125億元。其通過珠海明駿、HHLR中國基金持有格力電器。

高瓴資本入股格力始于2019年12月,格力集團以46.17元/股的價格,向珠海明駿轉讓9.02億股格力電器,自此,珠海明駿成為了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
此后,珠海明駿持倉格力電器的數量一直未動,截至6月1日收盤,格力電器股價報31.73元,如果不計分紅等因素,珠海明駿的浮虧金額已達到130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高瓴資本入股格力電器的417億資金中,超207億元是向7家銀行進行的質押融資,融資利率約為8.5%-9%。意味著,高瓴每年需要為該筆融資支付17.6-18.6億元利息,2年間已合計支付超過35億元的質押利息。
目前來看,高瓴資本的這筆投資成績非常糟糕。
另外,高瓴資本持有的廣聯(lián)達、廣電計量、海螺水泥、上海機電等個股的浮虧金額則均超過1億元。
不過,高瓴持有的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盡管遭遇了回撤,但因買入時間點較早,至今仍有一定的浮盈;另外,其在一級市場投資的公牛集團、良品鋪子、納微科技也有相對可觀的浮盈,但在2022年年內,跌幅分別達11.3%、40.5%、12.9%。

一系列投資案例之下,市場有聲音指出,這或許是高瓴資本邁入平庸的拐點。
回顧其過去的輝煌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高瓴踩準了中國互聯(lián)網崛起的巨大浪潮,在初期,敢于all in騰訊、重倉京東,成為了津津樂道的2筆傳奇投資。
每個時代的風口,都有起飛的人,張磊便是中國互聯(lián)網浪潮中成功者之一,享受到了中國互聯(lián)網爆發(fā)的紅利,時勢造英雄,或許便是如此。
然而,時代的變化來得太快,中國互聯(lián)網的黃金時代已然過去,但高瓴似乎并沒有順利地穿越周期,未來時間能否成為他的朋友,需要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