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前50手天下無敵?聶衛(wèi)平棋圣的真實戰(zhàn)力是中盤戰(zhàn)斗無敵
一盤圍棋對弈分為布局、中盤、官子三個階段,一提起布局,很多圍棋愛好者就會想起一句名言:前50步天下無敵。一說起“前50步天下無敵”,大家第一印象想起來的就是中國的聶衛(wèi)平棋圣。

“前50步天下無敵”是形容棋手布局非常的好,最早說這句話的是日本媒體夸贊日本名譽棋圣藤澤秀行先生的,藤澤秀行先生以行棋華麗著稱,被稱之為華麗的秀行。除了布局華麗之外,藤澤秀行先生的中盤戰(zhàn)斗力也是非常的強大,曾經在棋圣衛(wèi)冕戰(zhàn)中,屠龍過有天煞星之稱的日本超一路棋手加藤正夫。
后來聶衛(wèi)平棋圣說自己前50步天下無敵的時候,由于聶棋圣的巨大影響力,“前50步天下無敵”這句話就逐漸變成聶棋圣的專屬語了。但是日本棋界很長一段時間都認為聶“布局感覺稍差,但中盤和中盤的戰(zhàn)斗力特強”,兩者的判斷出現了很大的出入,到底哪一方說得對呢?長期以來都是眾說紛紜。

在AI出現之前,對圍棋招數的優(yōu)劣尤其是布局的優(yōu)劣,是極難判斷和得出讓所有人信服的判斷結果的,每位棋手都有每位棋手的看法,大家普遍形成共識是很困難的事情。在AI出現后,情況就不一樣了,在AI的演示下,每一手棋都會有不同的勝率,根據勝率的高低就可以判斷出這一手棋的效率如何。
現在圍棋選手和愛好者普遍都使用AI去復盤以前的棋局來判斷優(yōu)劣。有好奇的圍棋愛好者也是聶衛(wèi)平棋圣的崇拜者,想弄清楚聶衛(wèi)平棋圣前50手到底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水平?
于是這位棋友就統(tǒng)計了聶棋圣從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起至96年第9屆富士通杯為止的主要世界大賽,對局對手均為日韓頂尖棋手,同時也統(tǒng)計了部分對馬曉春九段的國內對局。
這位棋友所用的分析軟件為KATA GO,統(tǒng)計指標為第50手勝率,考慮到96年之前的對局黑貼5目半,此時黑白初始勝率比為55:45。以初始勝率為基準,當第50手勝率高于初始勝率5個點,則認為布局成功,用紅色標注。若勝率與初始勝率的差別在5個點以內,則認為旗鼓相當。而勝率低于初始5個點,布局失敗,用綠色標注。同期應氏杯貼目為7目半,黑白初始勝率為41:59,因此應氏杯的統(tǒng)計標準將不同于其他的比賽。
以下為統(tǒng)計結果:


一共統(tǒng)計42局棋,聶衛(wèi)平九段勝24局,負18局,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上的表現堪稱光芒萬丈。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甚至大跌眼鏡的是,聶棋圣布局成功16局,布局失敗17局。布局成功被逆轉的只有6局,布局失敗成功逆轉的有9局?。?!特別是在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贏得三局都是布局落后,靠后半盤的實力追回來的。
對日本超一流棋手和藤澤秀行先生,聶棋圣布局成功4局,布局失敗9局。
對曹薰鉉九段,聶棋圣布局成功2局,布局失敗5局,可見韓國曹薰鉉九段不僅中盤戰(zhàn)斗能力了得,布局實際也是非常的強大。
對馬曉春九段,聶棋圣布局成功3局,布局失敗2局。
從對局統(tǒng)計上可以看出,聶棋圣對日本六超和曹薰鉉,在布局上是處于劣勢的,布局成功后被逆轉5盤,布局失敗后成功逆轉則有9盤。
聶棋圣一直認為自己贏棋靠的是卓越的大局觀,實際上,聶棋圣贏棋,還是基于自己后半盤的戰(zhàn)斗能力,也就是傳說中的翻盤術,這也是一個超一流的頂尖棋手,必備的戰(zhàn)斗能力。
資料顯示,眾所周知,聶衛(wèi)平棋圣的老師有很多位,在他少年的時候,曾將中國圍棋最經典的棋譜《當湖十局》記得滾瓜爛熟,《當湖十局》的兩位對弈者是范西屏和施襄夏,《當湖十局》中國古圍棋的巔峰之作兩位棋手在對弈中所體現出來的戰(zhàn)斗力和構思能力,令當今的職業(yè)棋手都嘆為觀止。在這樣的熏陶下,聶衛(wèi)平九段的中盤戰(zhàn)斗能力和棄子轉換能力是非常強大的。聶衛(wèi)平棋圣在后來的文章中還回憶過這段往事。
這樣一分析,聶衛(wèi)平棋圣后來的成績下滑也很容易理解了,棋手的中盤計算能力和年齡密切相關,年齡大了,精力自然下降了,再加上其他事分心,計算力自然會下降得厲害,贏棋自然就很難了。
大家都知道,AI出現后,圍棋的傳統(tǒng)理論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原來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下法都變得不成立了,很多定式都被放棄了,而很多以前認為不成立的下法,反而大行其道。例如開局點三三,這在以前的圍棋理論里面絕對是不被認可的惡手下法,但現在則是必然的一手。
AI對傳統(tǒng)圍棋理論沖擊最大的就是布局,2017年,聶衛(wèi)平棋圣曾經和master版的阿法狗對弈過一局。聶衛(wèi)平棋圣對自己布局的評價和后來根據AI復盤得出來的勝率,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聶衛(wèi)平:我很想考試一下mater的布局水平,經過我的測驗,mater布局水平不過關,后來我太過求穩(wěn),否則早就可以擊潰他了。
主持人:你覺得這一局你的前半盤占據優(yōu)勢?
聶衛(wèi)平:不是優(yōu)勢,是優(yōu)勢很大。
雙方對局截止到第50手,聶衛(wèi)平棋圣認為自己布局優(yōu)勢很大,但后來根據AI推演,此時聶棋圣的勝率僅有4%。為何會產生如此之大的判斷誤差?只能說圍棋實在是太復雜了,尤其是在布局階段,很難判斷優(yōu)劣。
例如日本超一流棋手被稱為宇宙流的武宮正樹九段,以前一直執(zhí)著的下三連星布局,武宮正樹九段如此執(zhí)著的下三連星布局,肯定是認為三連星布局不錯。但現在我們都知道了,三連星布局一開局,勝率就降低了很多,實際屬于布局失敗了。如果武宮正樹九段不執(zhí)著于下宇宙流這種大氣磅礴的高難度下法,那他的成績要比現在好很多。武宮正樹九段在布局失敗的的情況下還能取得現在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武宮正樹九段的中盤戰(zhàn)斗能力非常的強大,可以說在當時世界棋壇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通過AI分析,聶衛(wèi)平棋圣最強的地方,反而是50~100之間的布局后期,引入中盤作戰(zhàn)的構思,比他的對手大多數都要強不少。聶衛(wèi)平棋圣大多數都能以相對優(yōu)勢的局面進入中盤作戰(zhàn)。
聶衛(wèi)平棋圣的棋感極為出色,試應手和反擊意識要比同時代的棋手高不少,這可能就是聶棋圣的大局觀,復雜局面下的大局觀。
世界棋壇那些成績卓著的超一流棋手,像曹熏鉉、徐奉洙、李世石、柯潔等,都是翻盤術的高手。他們之所以能翻盤成功,根本在于他們的算路深遠,他們的算路超越了他們的對手,所以才能翻盤成功。大家印象當中,李昌鎬好像沒有什么翻盤術,因為李昌鎬是真正的從布局到官子都一如既往地強大,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別人要翻他的盤而翻不了,而很少有讓他表演翻盤術的機會。
圍棋最終比的是雙方的計算能力,中盤戰(zhàn)斗才是一盤棋核心中的核心,計算能力不強,無論怎么重視布局和官子也是沒有用的,在AI的時代尤其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