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主播的路“走歪”了兩次
虛擬主播(VTuber)的路走歪了兩次:
第一次是資方主動走歪的,世界第一位虛擬偶像絆愛總在宣稱自己是人工智能,這也是大眾想象中“虛擬主播”應有的樣子,其實絆愛卻是由真人扮演的虛擬皮套,這和初音未來等虛擬歌手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第二次是由觀眾選擇“走歪”的,資方原本認定的虛擬主播就是這層虛擬皮套角色,中之人不過是該虛擬角色的配音演員,是可以更換的,而觀眾認定的虛擬主播是皮套和中之人這個“魂”的結合體。2019年的絆愛事件宣告了資方路線的失敗,這時候的虛擬主播實際上幾乎等于不露臉的真人主播。盡管資方確實還擁有虛擬角色形象的版權,但失去了原有中之人的虛擬皮套只能被迫“畢業(yè)”雪藏。中之人離開老東家另換新皮的情況被觀眾稱為“轉生”,資方原來所設想的虛擬主播形態(tài)則被重新命名為“角色主播(CTuber)”。
汪海林老師在評價A-soul事件時(BV1pL4y1F7UZ)覺得虛擬主播的一大優(yōu)點是可以24小時連軸轉工作,但這只有在虛擬主播真的是人工智能或者有多位演員在后面三班倒時才能實現(xiàn),如今“皮魂合一”的虛擬主播是無法做到的。
企業(yè)勢虛擬主播行業(yè)或許會慢慢退出歷史潮流,但個人勢虛擬主播則將會雖技術發(fā)展而壯大,變成每個人各自在網絡空間的專屬虛擬形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