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品牌?
在疫情期間,眾多國外的連鎖快時尚品牌在國內的專柜撤店,其中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旗下三個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均在天貓旗艦店發(fā)布閉店公告;GAP和h&m等品牌也減少了在華的門店。

一方面是疫情期間大家對服飾用品的購買力下降,直接導致了這些品牌的銷售額下滑;其實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這些品牌的衣服已經滿足不了大家個性化的需求,再加上眾多新式風格的出現,服飾品牌市場競爭越來越嚴重,自然會有一些品牌站不穩(wěn)腳跟。
Inditex雖然砍掉了三個子品牌,但是仍然留著ZARA這個最初的品牌,這也足以看出ZARA的能力。

在ZARA的巔峰時期,曾在全球的40多個國家擁有超千家門店,并且還以每周新開一家門店的速度擴張。ZARA進駐香港時,人們在凌晨就開始排隊,而上海的旗艦店更是要排30分鐘的隊才能使用試衣間……
相信大家的衣櫥里也會有ZARA的衣服,但是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品牌呢?可能很多人都還不了解。

1. 睡袍鑄就了ZARA
ZARA的標準讀音其實是“颯拉”,這也是其國內公司的中文名稱。因為這是一個西班牙的品牌,其西語發(fā)音就是颯拉。
ZARA的創(chuàng)始人是阿曼西奧,他也是一個貧窮人家的孩子。阿曼西奧出生在二戰(zhàn)前,他的父親是一個鐵路工人,母親在富豪家里做幫傭。除了父母之外,他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家中也因為人多花費也多,在他小時候就已經感覺到家中的窘迫。

在他12歲那年,阿曼西奧跟母親一起去買東西,但是在結賬時他卻聽到老板和他媽媽說“何塞法太太,真是對不起,我不能再賒賬給你了”。在那時候起,阿曼西奧的內心就已經燃起了對財富的渴望,也成了他心中的一根刺。
一段時間之后,阿曼西奧離開了學校,開始在鎮(zhèn)上的店鋪里打雜。他的工作態(tài)度也讓老板很滿意,隨后將他介紹到了一家成衣店做雜工。
聰明的阿曼西奧在成衣店的這些時間里,不僅從最初的跑腿成為了裁縫的助手,還對整個服裝生產和銷售流程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他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也知道這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yè)。

真正讓他決定做服裝的轉機還是一批睡袍。當時阿曼西奧工作的店里流行一種近似晨衣的睡袍,款式非常時髦,但是價格也很昂貴,只有少部分的貴婦才能消費得起。
他心中的那份尊嚴再次被點燃,為什么只有貴人才能穿這樣的衣服呢?我要讓平民百姓也穿上這樣的衣服!
在這樣的信念的驅使下,阿曼西奧做出了他生意場上的第一步——用較為廉價的布料做出一樣款式的睡袍,讓平民百姓也能擁有穿高檔款式衣服的權利。這種想法可能現在ZARA一直追尋的,因為ZARA很擅長復刻大牌的衣服。

于是,他開始用巴塞羅那出產的廉價布料,在簡陋的紙板模型上剪裁縫制,自己生產類似的睡袍款式,價格卻降低了一半。
初嘗甜頭的他終于進入了服裝生產環(huán)節(jié)。Confecciones Goa服裝廠成立,專門生產價廉物美的睡袍,并送到當地商店售賣,結果大受歡迎。他的服裝廠也在是十年的時間里從4個人成長到了500多人。
但是因為當時的石油危機,德國一個買家取消了一筆大訂單,走投無路的阿曼西奧只好自己開了一家門店出售這批睡袍,于是就成立了zorbas,這就是ZARA的前身。

后來zorbas的生意越來越好,銷售網絡開始延伸到西班牙的各個城市。在1985年,阿曼西奧成立了inditex持股公司,走出國門后,相繼成立了ZARA、assimo Dutti、Uterque等品牌。
2. 昔日光輝終成泡影
在2006年,ZARA在上海的南京西路開設了在內地的第一家門店,距今已經17年的時間了。這間店鋪有足足2000多平米,開業(yè)之初也是吸引了眾多顧客,被認為是時髦年輕人的購物圣地。

ZARA這么火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不是因為它的衣服質量好,而是因為ZARA的衣服既便宜又時尚,而且更新?lián)Q代周期很快。
據說,ZARA的生產模式很與眾不同,它們幾乎很少自主設計和研發(fā),而是召集大量的買手,飛往世界各地的時裝周,去收集當下最新的流行元素,然后再將這些信息送回總部,讓專業(yè)的設計團隊進行分類組合,然后包裝成自己的產品。


ZARA可以通過自身的技術在15 天內完成設計、生產并將商品配送至全球各門店,快速打樣生產的方式讓中端服裝逐漸平民化,用“唯快不破”的方式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眼球。
更新速度之快,以至于ZARA的衣服很少有打折的爆款,因為這些衣服基本只上架兩周,看中的衣服如果猶豫的話就會買不到了。
但是輝煌過后,ZARA也正剩下撤店了。

2017年,Zara關閉了中國區(qū)最大的旗艦店;
2019年,Zara又接連關閉了兩家北京核心商圈的門店;
2019年底,Zara突然關閉武漢所有門店;
2021年,Zara在全球范圍內關閉1200家門店,主要集中在亞洲和歐洲地區(qū);
2022年,Zara姊妹品牌全線退出中國市場
……

雖然ZARA門店的數量一直在減少,但是其利潤并沒有明顯下滑。在其去年的財報中,數據顯示營收約為67億歐元,凈利潤也達到了7.6億歐元,同比增幅高達80%。其母公司Inditex集團的銷售額也上漲了19%,凈利潤更是上漲了24%。
3. 為何收縮市場?
在ZARA的整體財報中來看,雖然在華門店驟減,但是這卻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凈利潤。不過,ZARA的快時尚發(fā)展之路,確實受到了阻礙。

從2021年4月30日到2022年4月30日,其旗下幾乎所有品牌的門店都呈收縮趨勢,集團總門店數量從6758家縮減至6423家,閉店達335家。而12月剛公布的2022年前9個月業(yè)績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0月底,集團門店數再次縮減116家,為6307家。
收縮市場也不是疫情的影響,而是ZARA母公司Inditex的運營計劃。

近幾年來,國內快時尚品牌也不斷發(fā)展,雖然領頭羊ZARA一直穩(wěn)居高位,但是近幾年也被國產品牌拍在了沙灘上。
根據去年天貓公布的618榜單來看,本土快時尚品牌UR已經超越ZARA和優(yōu)衣庫成為了排名第一的女裝銷售品牌。
ZARA和UR對比,最顯而易見的就是二者的質量。在同等價位的服裝上來看,ZARA的質量遠遠不如UR的質量。網友也調侃“沒有一件ZARA的衣服能完整走出洗衣機”,這一點小編也深有體會。

另一方面,ZARA關閉門店可能也是為了迎合數字化營銷,加大線上銷售渠道的分量。但是目前來看,國內線上渠道紛繁雜亂,ZARA的優(yōu)勢在線上也顯得捉襟見肘,比低價肯定比不過拼多多,比款式也有眾多新興的原創(chuàng)品牌頗受歡迎。
ZARA現在的日子雖不說道盡途窮,但也四處碰壁。
結語
ZARA之前營造的賣點現在都不再凸顯,但是好處是面對困境的ZARA還有母公司可以投靠,而且在這些年的行業(yè)積累來看,哪怕全線退出再重新創(chuàng)立新品牌也是可以的。
